首页期刊导航|学前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

冯晓霞

月刊

1007-8169

xqjyyj3@163.com

0731-84036168

410100

湖南长沙星沙特立路9号

学前教育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及时反映国内外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我国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期刊,全国惟一一本幼教理论刊物。读者和作者群主要是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幼儿园园长以及广大的幼儿园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的逻辑遵循、困境检视与立法保障

    洪秀敏王梅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不明、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低、五险一金缴纳不足、城乡地区待遇水平差距大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队伍稳定性与职业吸引力,亟待立法破解.为此,完善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的法律体系应进一步凸显幼儿园教师具有公共性的专业人员定位,制定、完善工资定价制度并明确最低工资标准,明确五险一金足额足项缴纳的立法规定与法律责任,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立法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

    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基于OECD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框架

    范明丽经文潇常璐瑶潘世琦...
    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为落实学前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应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建设.OECD《强势开端Ⅶ:在数字时代为儿童赋权》报告首次提出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框架,从教育教学、管理与领导、知识开发与专业参与三个维度分析了幼儿园教师的数字能力.本研究基于OECD国家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框架,梳理了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数字能力及其在不同维度、不同水平的具体表现.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探析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提出要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字基础能力;通过打造高效合作、个性化辅导的数字教育模式来增强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数字专家队伍,协同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加快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数字化变革和创新.

    幼儿园教师数字能力《强势开端Ⅶ》OECD

    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黎大志刘军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长领导力是决定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由学校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领导力、保育教育领导力和行政管理领导力四个维度组成的园长领导力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设计了幼儿园园长领导力调查问卷.在使用SPSS 26.0 对2 177 份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我国幼儿园园长自我感知的领导力总体水平较高,但是领导力各个维度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园长个体的领导力差异较大.城乡幼儿园园长总体领导力以及领导力各维度和各指标上均呈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城镇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园长.职务、年龄、教龄、职称,任职幼儿园的性质、等级、所在位置、规模,以及园长年培训次数均能预测园长的领导力水平.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城乡园长领导力的改进对策:盯紧"关键少数",为城乡园长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加强城乡互动,构建城乡园长领导能力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园长主观能动作用,全面提升自身领导能力.

    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城乡差异

    以"否定性"为支点:儿童哲学的存在论辩护

    韦恩远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哲学的存在论问题是儿童何以哲学的逻辑前提.既有论证方式难以建构有效辩护,继而造成了儿童哲学的身份疑案,主要表现为:理论构建和教育应用在立论前提下的定位模糊,一般儿童与个别儿童在研究对象上的层次混淆,权宜之计和普遍兼容在价值旨趣上的两副面孔.通过以否定性为存在论支点,揭示否定性奠定了儿童在"问题分叉"中的生成性,阐明否定性是开启儿童可能性的"众妙之门",诠释否定性标识了儿童让"事情发生"的及物性,澄清了哲学是儿童个体成人的自发态势和固有动力.否定性的转化是儿童哲学生效的教育立场,这要求我们重视儿童身体价值,超越理性主义的认知方式;避免儿童角色固化,提供多重体验的做事承担;厚植儿童生命力量,寻求自然与人为的相对平衡.

    否定性儿童儿童哲学存在论教育

    家长数学教育观念与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关系:亲子数学活动的中介作用

    李娟邓雪纯王舒琦张依婷...
    4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长数学教育观念与亲子数学活动对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讨论家长数学教育观念、亲子数学活动、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浙江省W市 3 所幼儿园抽取 280 名大班幼儿及父母作为被试,采用家长数学教育观念量表、亲子数学活动问卷和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检核表来考察家长数学教育观念和亲子数学活动对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亲子数学活动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家长数学教育观念、亲子数学活动和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家长数学教育观念、亲子数学活动和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家长数学教育观念和亲子数学活动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亲子数学活动在家长数学教育观念与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示范式教导对幼儿数学推理与验证能力以及数学关联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对话式教导对幼儿数学关联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游戏式教导对幼儿数学推理与验证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对数学关联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直接式教导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家长可从树立建构型教育观念、提高亲子活动水平、采用不同亲子活动方式、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来发展幼儿的数学过程性能力.

    家长数学教育观念数学过程性能力亲子数学活动

    走向统整:对"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关系的再认识

    樊亚博杨雄雷吉红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寻求我国幼儿园教育及其课程现代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中,"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是在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基础上的对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有机统整和创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相辅相成、互嵌发展,而一旦将课程与游戏对峙起来,无疑是对其背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的人为撕裂.因而,在完整理解和把握"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时,在认识上应实现从"工具论""阶段论""静态论"向"活动论""需求论""动态论"的转变.为此,应首先确证完整儿童立场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具有内在生命旨趣的本土化幼儿园课程理论体系,加强理论指导的适宜性以及自觉创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价值统整—理论统整—实践统整"的协同推进来持续深化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统整化发展.

    课程游戏化游戏课程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高质量幼儿园区域活动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张晓辉唐锋马媛邹晓慧...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幼儿园区域活动是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重要保障.促进儿童更高水平发展是高质量幼儿园区域活动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具体体现在对儿童发展全面性、全体性和时代性的把握上;系统关联是高质量幼儿园区域活动体系构建的核心逻辑,关键在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幼儿园教育要素、幼儿园活动构成、幼儿园课程要素构成进行构建;个性塑造是高质量幼儿园区域活动体系构建的生动实践,主要呈现出差异化、地域化、特质化等基本特征.

    高质量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儿童发展系统关联个性塑造

    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魏晓刘亭杨丹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丰富儿童的认知经验,充盈儿童的心灵.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有特殊的实践情境,在面对课程内容成人化、音乐教育内涵理解窄化以及课程开发不系统等问题时,教师应坚持基于儿童立场的音乐教育观、坚持联系视角的音乐课程观和整合方法的音乐教学观,促进儿童在艺术、情感、认知、思维和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音乐课程

    农村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的基本策略

    张少雅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提升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践要回归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在地文化为切入点,设置儿童友好的时间制度,让儿童成为活动时间的掌控者;创设儿童友好的空间,让儿童成为游戏环境创设的在场者;复归游戏童年,保障儿童对游戏的选择和决策权;营造邻里友好的共治场域,强化家园社对儿童发展的全面支持.

    农村幼儿园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儿童主体

    以文化人:"蒙爱"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理路

    李晓林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走向内生和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建构应体现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并尊重自身的办园历史."蒙爱"园本课程聚焦"蒙以养正,爱润生命"的课程理念,通过挖掘幼儿园办园历史过程中的课程要素、提炼幼儿园的育人文化、持续深挖潜在的课程资源来启蒙幼儿关于爱的情感,并通过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凝聚"儿童—教师—课程"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课程文化以及构建"家—园—校—社"融合的课程建设共同体来保障课程的实施.

    园本课程以文化人课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