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建华

双月刊

1009-4482

xuebao@hnust.edu.cn

0732-8290354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属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双月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反映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目的论观照下晚清维新派的翻译行为探微

    胡东平刘惬文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主义在当代翻译研究领域中的影响日益加强,根据功能主义的翻译观,翻译被看作是一种目的性行为,重在强调翻译所要达到的功能.作为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以此为标准,晚清维新派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目的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实践,成功地为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输入了国外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学术思想.其翻译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实现了翻译的社会功能,因而是成功的翻译.

    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维新派翻译行为

    论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对翻译的启示

    李政文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意义的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语言哲学家.其早期作品"逻辑哲学论"及后期作品"哲学研究"已成为语言哲学的经典之作.他提出的"图像论", "语言游戏""意义即使用",等学说对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目的旨在粗略梳理维氏前后期的语言哲学观 ,以前期理论为铺垫进而重点探讨后期理论对翻译的启示作用.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翻译启示

    翻译过程中"系列核心句"的分析——以叶子南译"以史为镜,避免愚行"为例

    罗琼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句的分析是语法分析的一个重要过程.不同语言在核心结构上的一致性大于在表层结构上的一致性.核心句的分析过程是从表层结构--核心结构--表层结构(接近译入语)的过程,也是逆向转换和顺向转换的过程.核心句的分析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核心句逆向转换顺向转换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亲属称谓翻译

    何佩兰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属称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反映人们的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称谓.因中西文化差异大导致其亲属称谓差异大,所以翻译亲属称谓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要找到可让读者接受的合适且对等的亲属称谓译文,译者就不得不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如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寻求合适的亲属称谓翻译方法,笔者认为下列三种方法比较可行:直译法、释译法或转换法.

    亲属称谓翻译接受理论

    从翻译伦理的角度重释诺德的"忠诚" 原则

    周宣丰李茂莉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构主义翻译观通过消解原文和源语作者的中心地位,认为"作者已死""作品之死"来提高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赋予译者中心地位.在缺乏协同性的狭隘和专断,以作者死亡为代价无限扩大译者能动性的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指导下,译者必定会为违背翻译职业道德伦理寻找借口.深受解构主义翻译观影响下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前期代表有"泛功能"的倾向,为了纠正和弥补其极端化,诺德在功能原则的基石上建立了忠诚原则.本文从翻译伦理的角度重新阐释其"忠诚"原则,这对正确界定译者主观能动性,维护1翻译伦理, 规范翻译市场,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解构主义翻译观翻译伦理功能翻译理论忠诚

    从文化误译看译者的再创造——解读霍克思译《红楼梦》

    周晓寒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原语中心论的影响下,追求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的传统思想长期占据翻译理论的中心位置.因此,误译常常被斥为"劣译".随着国内翻译研究范式的逐渐转变,译者的创造意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误译,特别是文化误译也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哲学阐释学等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误译的不可避免性,并以霍克思译<红楼梦>出现的部分文化误译为例证,阐明了文化误译与译者的再创造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文化误译再创造霍克思《红楼梦》

    《圣经》典故的翻译与教学

    胡灿辉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典故大量来源于<圣经>,由于宗教信仰所带来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这类典故的理解与翻译显得更加困难.本文通过教材及其他读物中的典型例子介绍几种常用的典故翻译方法,希望对大家在教学中遇到这类典故的翻译有所帮助.

    《圣经》典故翻译方法文化教学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初步认识

    赵立无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的逐步大融合,人类交流的大同化.翻译工作在这全球化的大坏境中越显重要.这是新形势,也是发展未来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手段,因此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不仅有助于翻译本身的发展,重要的是能让翻译更广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介于此,作者试图在本文中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本质以及其准确性,翻译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初步认识

    语用适应论视角下翻译选材的动态适应性

    谢孝兰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适应论观点审视近现代中国文学翻译选材现象及其本质;为了使翻译在认知、社会、政治和文化中发挥功能,选材往往适应于动态的社会文化语境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与译者的社会心智有关,并随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性.翻译是一种不同意识程度下适应文化语境中交际需要而不断选择的过程,对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适应论社会文化语境翻译选材动态适应性

    归化翻译策略与英文歌曲的汉译

    姚丽文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首先阐述了归化翻译策略的定义,指出由于歌曲受众的特点,归化策略适合于英文歌曲的汉译,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其在英文歌曲汉译中的实际运用.

    归化翻译英文歌曲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