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邢台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邢台学院学报
邢台学院学报

高庆刚

季刊

1672-4658

xtsf@chinajournal.net.cn

0319-3650772

054001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师专街3号

邢台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反映学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学风和文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致力于学术交流,促进教育改革,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府引导基金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

    丁昭涵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动能、新赛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对新质生产力创新具有较为明显的直接推动作用,也会通过社会资本的杠杆效应对新质生产力创新产生推动作用.地方财政、税收与补贴、产权差异等变量对"政府引导基金-新质生产力创新"关系发挥着调节效应,市场化管理、引导基金等级、地区经济水平等变量对"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关系发挥着调节效应.为保障政府引导基金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应聚焦新质生产力创新投资需求,优化政府引导基金顶层设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共同支持产业集群建设;坚持"政府+市场"运作原则,把握政策端和市场端平衡.

    政府引导基金新质生产力创新

    庄子思想对北宋文学家苏舜钦的影响

    鄢为顺唐建兵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舜钦,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舜钦短暂的一生,由进奏院事件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前半生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多,渴望求取功名,建功立业;后半生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隐居乡里,避客作文.无论哪个阶段,苏舜钦的人生都清晰地体现出庄子思想的烙印.从苏舜钦的志向、性格、文风以及晚年的人生态度等角度,阐释庄子思想对苏舜钦为人为官为文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庄子鲲鹏精神苏舜钦性格文风

    奈何日微逐,索米老长安——明清易变杨思圣心态嬗变研究

    王天彤陈玉佳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易代之际,众多文人面临着守节与出仕的两难选择.杨思圣是河朔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是明末清初畿辅地区的著名诗人.明末中举的经历令他在出仕清廷后始终怀有身仕二主的内惭心理,但在山林之思以及佛禅的慰藉下,他秉持着儒家的入世情怀将黎元之忧担在肩头.杨思圣关心民瘼的心境与杜甫心忧天下众生的情怀不谋而合,为他接受杜甫诗学提供了重要诱因;他身上的山林情结以及他对佛禅的接受,则是其诗歌清俊深远风格的根柢.此外,杨思圣的经历及其仕清后的心路历程,与明清鼎革之际绝大部分遭夺志遗民的身心际遇有所重合.在相似遭际之影响下,这一失节仕清群体诗风宗尚趋于同质化,成为清初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思圣明遗民贰臣心态嬗变

    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笺注特点考论——以《秋兴八首》为中心

    李牧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初顾宸所著《辟疆园杜诗注解》借鉴钱谦益诗史互证的诠释方法,在钩沉史事进行诠释的同时,亦注重立足诗歌文本进行诠释,善于剖析诗作章法结构,于诗情、诗意能在时代大背景下结合杜甫的经历、心境作设身处地的分析与阐发.以《秋兴八首》为中心考察《辟疆园杜诗注解》的笺注特点,从以史证诗、注重章法和以情作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其对钱谦益诗史互证方法的继承与运用,能够发掘顾宸笺注杜诗之优长,认识其不足,从而对这一杜诗注本的笺注方法与特点有更为具体深入的认知.

    《辟疆园杜诗注解》《秋兴八首》顾宸杜诗注本笺注特点

    地方院校师范生乡土情怀培育: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马晓红李伟仝磊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是发展高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地方院校是培养乡村教师的主力军.乡土情怀是师范生融入乡村文化的情感基础,扎根乡村教育的动力源泉,也是悦纳乡村生活的情感依托.在乡土情怀培育上,公众对乡村社会和乡村教师的低评价、师范生招生对象的过于宽泛、成长中的"离土"现象以及师范生培养中"乡土性"的缺失是其困境.培育师范生乡土情怀需要理性看待城乡教育的差别,发现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价值,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声望,优化师范生招生机制,同时将乡土性贯穿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

    地方院校师范生乡土情怀乡村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评价研究——基于新一轮审核评估思考

    徐夏静王晓敏
    13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以助力"十四五"期间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青年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力军,亦是这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指标.文章构建PMC指数模型,评估安徽省7 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效果,对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有借鉴意义.结果表明:7 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6.58 分,处于可接受级别,无不良级政策,说明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比较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政策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各评价指标均值分化较严重,整体明显呈三梯队分布,三级梯队之间均值水平差距逐级缩小;各应用型本科高校PMC得分极差为 2.44 分,校际差异较为明显.7 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政策得分具体排名为 P6>P3>P5>P1>P2>P7>P4,呈现"强省会,弱邻近"的趋势,兼具趋同性和趋异性,政策工具、师德师风、培养途径、政策阶段方面趋同程度高,但在政策目标、政策对象、政策内容、政策引用方面趋异程度较大.

    新一轮审核评估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政策评价PMC指数模型

    幼儿教师TPACK对技术压力的影响研究——以福州市508份问卷调查为例

    吴霞张云舒林思婷
    14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幼儿教师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水平对技术压力的影响,采用TPACK问卷和技术压力问卷,对 508 位福州市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福州市幼儿教师TPACK整体水平较高,且存在一定的技术压力;幼儿教师TPACK水平在编制情况、年龄、教龄及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TPACK与技术压力呈显著负相关,TPACK及其各个维度对技术压力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为此提出建议:关注非编教师专业发展,以发展前景调动工作热情;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合作分享促进优势互补;提高幼儿教师入职门槛,以信息素养保障未来发展.

    教育信息化教师技术压力TPACK

    协同治理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推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探索

    朱飞李兴国李振良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区域之"市"与地方本科院校之"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然而,由于不同主体发展理念、利益诉求与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制约着彼此之间深度融合治理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因而,地方本科院校市校合作关系要实现从表层融入向深度融合转化,需要协同相关主体的价值观与利益点,凝聚政产学研不同主体力量与资源,从理念革新、规划设计、路径优化等方面持续优化协同治理结构,增强各主体行动自觉与融合实效.

    协同治理市校深度融合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困境路径

    大思政课视域下优秀乡土文化助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冯瑞霞王钊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视域下充分利用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聚焦立德树人,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强,人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逐渐对乡土文化产生了"疏离感",成为优秀乡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优秀乡土文化的内涵价值,顺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师资保障、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乡土文化有机融合,探索优秀乡土文化育人的多元路径,从而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使命.

    乡土文化高校育人创新人才培养

    论邢襄文化有效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杨计芳安英红程乔乔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需要整合各类资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支持.邢襄文化是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有效融入到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开展质效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邢襄文化如何有效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首先,分析了邢襄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思政教学价值;其次,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了邢襄文化有效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从而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邢襄文化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