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

    员建中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方案的临床效能及对患者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诊治的8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行甲巯咪唑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水平较低,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骨代谢数据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用于甲亢治疗中具有较佳效能,可促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表达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甲亢普萘洛尔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骨代谢

    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与莫西沙星联合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中的效果分析

    刘贵学
    120-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纤维支气管镜(Brancho Fiberoscope,BF)药物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菏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MDR-TB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60例)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应用BF药物灌注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TB患者采用BF药物灌注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可以增强临床疗效,抑制机体炎症因子,安全性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莫西沙星耐多药肺结核

    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刘燕平夏荣梅卢淑霞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商河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2例由耳内前庭功能障碍引发的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助前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和眩晕残障程度.结果 观察组偏头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平均发作(3.14±0.28)次,每次持续(4.08±0.28)min,均小于对照组的(4.25±0.65)次和(5.62±0.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眩晕残障(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辅助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促进脑活动恢复,降低其眩晕残障程度,改善患者情感及躯体功能,综合疗效优异.

    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治疗效果眩晕程度

    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黄林郭敏刘明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矿山医院收治的7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00,P=0.040);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疗效好,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氨溴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凡小蕾赵梓光于文素
    130-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则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血浆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

    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在直肠癌患者腹膜外造口联合盆底腹膜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邹健军庄晓波林海欧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直肠癌患者腹膜外造口联合盆底腹膜重建中,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收治的58例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9例.开放组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腹腔镜组以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LAPR)治疗,对比各组中患者的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开放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会阴部并发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6.90%、3.45%)低于开放组(27.59%、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4.061,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造口联合盆底腹膜重建对患者造成损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切口裂开以及切口感染率低,较开放手术更具有价值.

    直肠癌腹膜外造口盆底腹膜重建并发症

    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肝细胞肝癌切除手术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的改善分析

    唐雪飞曹川袁俊峰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肝细胞肝癌切除手术对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宜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分别实施传统腹腔镜手术、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P、ALB、ALT和TBIL分别为(55.21±3.54)g/L、(36.54±3.24)g/L、(41.02±1.03)g/L、(8.24±1.35)µ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50.35±2.97)g/L、(33.35±2.78)g/L、(43.25±1.24)g/L、(10.64±1.05)µ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6、4.160、7.702、14.975,P均<0.001).研究组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在改善肝功能及炎症因子方面效果更好.

    肝癌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邵明华李娜张汉臣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予以整形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就诊于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的7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5例,常规外科+整形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4.590,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手部关节功能利用总主动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予以整形治疗效果突出,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外观满意度,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手部关节功能恢复,利于生活质量改善.

    瘢痕挛缩畸形手部烧伤整形治疗预后

    血清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胡剑苏凡包丽丽吴萍...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n=26)和非RMPP组(n=17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方法配对出25对患儿,校正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热、喘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等特征(大叶性/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结果RMPP组的IL-6[18.220(7.088,40.412)pg/mL]、IL-10[7.335(4.838,11.690)pg/mL]、INF-γ[6.450(3.488,15.488)pg/mL]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 426.000、1 176.000、1 438.000,P均<0.05).匹配后RMPP组IL-10[7.840(4.755,11.690)pg/mL]仍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500,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RMPP组的IL-10显著上升,提示IL-10可能在RMPP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白介素-10白介素-6干扰素-γ儿童

    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王焕玲程伟韦艳芹王于斌...
    149-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50)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n=50)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慢性荨麻疹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分别为(92.24±7.93)U/mL、(25.36±2.94)ng/L、(20.26±3.67)ng/L,低于参照组的(115.95±13.68)IU/mL、(30.98±3.81)ng/L、(26.45±4.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3、8.258、7.330,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观察组CU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较参照组的22.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观察组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且风团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CU,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发作次数及风团持续时间.

    慢性荨麻疹氯雷他定片枸地氯雷他定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