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F-κB p65通过miR-150/TRPC6信号通路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庞磊李双宇马秋波马增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NF-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p65通过miR-150/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TRPC6)信号通路促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由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科学研究院购买的60只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体质量相似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实验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I/R实验组(n=10)、慢病毒实验组(n=40),其中慢病毒实验组分为miR-150-mimic组(n=10)、I/R+miR-150-mimic组(n=10)、NF-κB p65-si组(n=10)、I/R+NF-κB p65-si组(n=10).评估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炎性因子、miR-150、NF-κB p65、TRPC6的水平.结果 I/R实验组与Sham组比较,NF-κB p65、miR-150蛋白水平降低(0.26±0.02 vs 0.79±0.03、0.34±0.08 vs 1.46±0.12),TRPC6蛋白水平下降(0.35±0.04 vs.1.0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84、24.558、8.603,P均<0.05).与I/R实验组相比,I/R+miR-150-mimic组TRPC6水平升高,而炎症因子水平更低,I/R+NF-κB p65-si组miR-150水平更高,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F-κB p65通过调节miR-150/TRPC6信号通路影响肾功能及炎症,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NF-κBp65miR-150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同负压封闭引流压力与大鼠创面中厚皮片移植疗效的关系研究

    黄志明李自军骆丽赵俊延...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不同负压封闭引流压力与大鼠创面中厚皮片移植疗效的关系.方法 目的选取2022年8月—2023年 10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实验室购买的48只实验大鼠,均行创面中厚皮片移植术,根据负压值大小及治疗方案分为低负压组(负压值75 mmHg)、中负压组(负压值125 mmHg)、高负压组(负压值175 mmHg)及打包加压组,比较组间移植疗效.结果 术后7、14 d中负压组皮片存活率均高于低负压组、高负压组和打包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负压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低于低负压组、高负压组、打包加压组的 16.70%(2/12)、33.30%(4/12)、50.00%(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9,P<0.05).术后7、14 d中负压组微血管密度水平均高于低负压组、高负压组和打包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14 d中负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低负压组、高负压组和打包加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大鼠创面中厚皮片移植最佳的负压封闭引流压力为125 mmHg,能提高皮片存活率,促进VEGF、bFGF等生长因子表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中厚皮片移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不同负压大鼠

    川芎白芷药对对偏头痛小鼠行为学及血清NO、CGRP和IL-6含量的影响

    吴丽宁郭贤放谭雯雯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川芎白芷药对对偏头痛小鼠行为学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的影响,探讨川芎白芷药对对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购买的5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川芎白芷药对的指标性成分阿魏酸、欧前胡素为治疗药物,按处理方法不同将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魏酸组、欧前胡素组、阿魏酸+欧前胡素低剂量组和阿魏酸+欧前胡素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硝酸甘油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偏头痛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考察,并检测血清中的NO、CGRP和IL-6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偏头次数(9.25±2.77)次比较,0~30 min内模型组小鼠挠头次数(26.25±4.60)次增加,阳性对照组(13.25±3.23)次,欧前胡素组(19.13±3.89)次,阿魏酸组(18.75±2.77)次,阿魏酸+欧前胡素低剂量组(16.88±2.52)次,阿魏酸+欧前胡素高剂量组(12.38±2.18)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9,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中NO、CGRP和IL-6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给予阿魏酸、欧前胡素或低、高剂量的阿魏酸+欧前胡素联合治疗后均能减少受试小鼠的挠头次数,并降低小鼠血清中NO、CGRP和IL-6的含量,其中阿魏酸+欧前胡素高剂量组的降幅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阿魏酸配伍欧前胡素后可有效改善偏头痛小鼠的症状,提示川芎白芷药对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偏头痛小鼠血清NO、CGRP和IL-6水平含量有关.

    川芎白芷阿魏酸欧前胡素偏头痛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VEGF、Ang-1和神经指标的影响

    刘相和宋承明姜久宁
    14-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非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3年5月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分成超早期组(n=45)、早期组(n=45).两组患者均采取小骨窗微创术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6~12 h实施手术,超早期组患者在发病6 h内实施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超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早期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24).超早期组术后3 d的VEGF、Ang-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低于早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早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HICH的效果满意,降低血清VEGF、Ang-1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神经功能指标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秀霞李俊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高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00例疑似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查、DNA测序技术检查,以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技术的诊断情况.结果 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显示100例疑似患儿中有73例确诊.实时荧光PCR技术诊断效能灵敏度97.26%(71/73)、特异度88.89%(24/27)、准确度95.00%(95/100)、阳性预测值95.95%(71/74)、阴性预测值92.31%(24/26)明显高于DNA测序技术的72.60%(53/73)、55.56%(15/27)、68.00%(68/100)、81.54%(53/65)、42.86%(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0、7.477、24.175、7.462、15.821,P均<0.05).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病毒亚型检出率高于DNA测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检测中,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应用价值高于DNA测序技术,更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实时荧光PCR技术手足口病DNA测序技术临床诊断诊断效能

    血府逐瘀汤结合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血管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王嵩朱吉安司玉臻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结合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介入的治疗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11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9例.分别实施西药治疗、血府逐瘀汤+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指标(vWF、ET-1).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57/59),高于对照组的81.36%(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2,P<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vWF、ET-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为患者使用血府逐瘀汤结合通心络胶囊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清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

    血府逐瘀汤通心络胶囊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心功能血清vWFET-1水平

    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干预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事件相关电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刘旭东
    25-2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干预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事件相关电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目的选取新疆石河子绿洲医院于2019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经颅磁刺激处理,分析两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8.00%(147/150)优于对照组84.00%(126/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9,P<0.05).观察组治疗后完成分类数较对照组高,其余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靶潜伏期P3及N2较对照组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经颅磁刺激与药物联合指导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自身认知功能.

    经颅磁刺激药物干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事件相关电位认知功能

    不同透析方式对MHD尿毒症患者毒素清除、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蔡芳芳张优创邓志雄杨云峰...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低通量透析膜透析、高通量透析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毒素清除、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透析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低通量透析膜透析,研究组予以高通量透析膜透析.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液毒素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与氧化应激状态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毒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毒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状态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HD尿毒症患者接受高通量透析膜透析的治疗效果优于低通量透析膜透析,可提升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

    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毒素清除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状态

    石蒜碱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侵袭迁移作用的研究

    周欣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石蒜碱对宫颈癌Caski细胞侵袭迁移作用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3年6-12月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培养的宫颈癌Caski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皿中,贴壁2 h后更换无血清1640培养液,将无处理Caski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加入2、4、8 ug/mL石蒜碱的Caski细胞作为低浓度实验组、中浓度实验组和高浓度实验组,每组设置5个复孔.在培育12、24、48 h后,检测不同浓度石蒜碱对Caski细胞增值抑制作用,及对Caski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RT-PCR检测c-Myc、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及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石蒜碱明显抑制了Caski细胞增殖,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对照组Caski细胞侵袭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10.20±36.63)个、(220.00±22.26)个,高于实验组的(367.60±28.14)个、(60.40±9.6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4、14.709,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β-catenin、c-Myc、Cyclin D1的mRNA、蛋白表达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石蒜碱可能通过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Caski细胞增值,进而抑制宫颈癌迁移和侵袭.

    石蒜碱Wnt/β-cateninCaski细胞侵袭迁移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效能的对比

    王芹王淑英潘昌波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将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qPCR)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及两种方法的血清学指标阳性率.结果 qPCR检测133例为阳性,87例为阴性.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学发光免疫法的HBsAg阳性率为97.74%(130/133)、HBeAg阳性率为96.99%(129/133)及HBeAb阳性率为97.74%(130/133),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78.95%(105/133)、78.95%(105/133)、91.95%(109/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21、20.462、18.179,P均<0.05).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灵敏度、特异度和自动化程度方面通常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检测和高通量实验室.

    乙型肝炎血清学检验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