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研究

    杨秋兰袁俊蓉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合理展开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对比各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73.68%、89.47%、81.58%;C反应蛋白+脂肪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72.63%、89.47%、81.05%;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95%、97.89%、98.42%;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相较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脂肪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表现为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联合诊断,可显著提升诊断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确诊以及顺利治疗奠定基础.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急性胰腺炎

    重症脓毒症患者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杨帆倪逊丁婷婷
    45-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治疗的10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5).结论 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

    重症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重症医学科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分析及同源性研究

    戚丽敏陈建军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医学科产碳青霉烯酶-2(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状况并分析其同源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9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提取46株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菌株,进行药敏性试验、mCIM及eCIM联合试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法检测待测菌的耐药基因,实施序列检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实施同源性分析.结果 待测菌对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有敏感性;mCIM及eCIM试验结果显示46株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均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待测菌株携带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率达100.00%.结论 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是造成ICU分离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酶基因为KPC-2型,且本院重症医学科存在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的克隆传播.

    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耐药性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宋爱华苏艳张邵洁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尿毒症患者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予以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肾脏功能、炎症因子与血液净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10.99±4.19)mmol/L]、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327.09±64.71)μmol/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Scr)[(415.22±81.0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5、2.297、2.528,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β2 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该疗法不仅对肾功能和炎症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而且能很好地净化血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尿毒症肾功能

    改良仰卧位牵引架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熊昌文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仰卧位牵引架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5).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牵引床辅助下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改良仰卧位牵引架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50.26±7.91)min]短于对照组[(63.81±10.21)min],术中出血量[(75.91±12.57)mL]少于对照组[(125.64±15.2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4、18.578,P均<0.001).研究组住院时间[(10.52±2.61)d]短于对照组[(12.03±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45%)高于对照组(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仰卧位牵引架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并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同时安全性较高,有较高临床价值.

    仰卧位牵引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并发症

    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研究

    赵上龙宋省官胡长安
    60-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4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收治的187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94)和对照组(n=93).研究组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94%)高于对照组(9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9,P=0.016).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与对照组的5.3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0.720).研究组复发率为6.38%,与对照组的7.5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安全性较高.

    布地奈德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炎性因子临床疗效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行PCI疗效的影响

    宋新武海若李琼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需行PCI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能够提高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行PCI过程中的心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重组人尿激酶原硝普钠替罗非班高血栓负荷并发症出血率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吕庆涛任泽菊吕庆彬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给予静脉溶栓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薛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静脉溶栓)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且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肌损伤情况更小,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P=0.030).结论 静脉溶栓能够缓解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和临床准确率研究

    王盈盈殷宪青李娟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控制中实施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的90例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提供微量肉汤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 金标准最终诊断显示出13例阳性,微量肉汤检验的结果显示6例阳性,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显示12例阳性.微生物检验的敏感度(84.62%)、准确性(96.67%)、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97.44%)均高于微量肉汤检验(23.08%、85.56%、50.00%、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4、6.859、4.017、5.144,P均<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效能,在感染控制中较适用.

    感染控制微生物检验临床准确率微量肉汤检验

    重度烧伤患者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研究

    王淑雅张盼林子曦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两种方式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非休克期所用输血策略,将其分为观察组(限制性输血,n=42)与对照组(开放性输血,n=42).比较两组输血情况、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不良事件发生率.另对两组输血有效性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均完成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aematocrit,Hct)水平检测,计算每单位红细胞输注对应变化量△RBC、△Hb、△Hct.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用量为(11.67±4.23)U,低于对照组的(20.85±5.38)U;观察组血浆用量为(40.62±11.35)U,低于对照组的(68.05±13.2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3,10.180,P均<0.05).观察组△RBC、△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P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烧伤患者输血期间,限制性输血的总有效性较高,可降低红细胞、血浆用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重度烧伤输血治疗限制性输血输血量输血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