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珠单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文美丹何小娟罗海燕郝晓辉...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雷珠单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相关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1+按需治疗(Prore Nata,PRN)组:雷珠单抗初始1针玻璃体腔注药后改为按需注药.3+RPN组:雷珠单抗璃体腔内初始3次注射,1次/月,连续3个月负荷治疗后改为按需注药.观察两组首次注射后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以及1年中两组平均注射次数及黄斑水肿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年内,1+PRN组的雷珠单抗平均注射次数明显少于3+PR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1年内,3+PRN组复发率略低于1+PR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1+PRN方案相比,3+PRN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功能结果或更低的治疗需求.

    雷珠单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芍药甘草合补阳还五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亏虚型)临床疗效分析

    李亚一张丁罗国旭戴嘉庆...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芍药甘草合补阳还五汤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e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肝肾亏虚型)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贵州省骨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PMOP(肝肾亏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抽签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予阿伦磷酸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芍药甘草合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疼痛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状况评分(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整体疼痛评估量表(Global Pain Scale,GPS)],以及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PI、VAS、G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芍药甘草合补阳还五汤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够有效改善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安全性有保障.

    芍药甘草合补阳还五汤阿仑膦酸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抗缪勒氏管激素与性激素水平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方闰谈王蓉匡宁蒋华春...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卵巢储备功能中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与性激素水平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8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卵巢储备功能的不同将患者分成3组,甲组33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乙组33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丙组34例(卵巢储备功能早衰),检测所有患者AM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雌二醇(Estradiol,E2)指标水平.对比3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水平、AMH分别和FSH、LH、E2联合检测的预估值.结果 甲组AMH、E2高于乙组、丙组,FSH、LH低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乙组AMH、E2高于丙组,FSH、LH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乙组和丙组患者进行检测,AMH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大于FSH、LH、E2;AMH+FSH、AMH+LH、AMH+E2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大于FSH、LH、E2.结论 AMH与性激素指标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后预估价值更高.

    抗缪勒氏管激素性激素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价值

    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淦勇陈艳何猛朱玉平...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的300例高龄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VP治疗.将其按照疗效的差异分为疗效欠佳组(n=41)及疗效良好组(n=259).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高龄OVCF患者行PVP治疗疗效欠佳的影响因素.结果 疗效欠佳组骨水泥分布不佳、骨水泥渗漏人数占比、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术前血清BALP、BGP水平均高于疗效良好组,疗效欠佳组术前25-(OH)D水平低于疗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龄OVCF患者行PVP治疗疗效欠佳的危险因素涵盖骨水泥分布不佳、骨水泥渗漏、术前VAS评分、术前BALP、术前BGP(OR=1.526、1.692、2.015、2.501、2.712,P均<0.05),而术前血清25-(OH)D为保护性因素(OR=0.615,P<0.05).结论 高龄OVCF患者行PVP治疗后的疗效受骨水泥分布不佳、骨水泥渗漏、术前VAS评分及术前血清25-(OH)D、BALP、BGP水平影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高龄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影响因素

    双歧杆菌联合光疗对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徐蕾田娟陈娟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联合光疗对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86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蓝光治疗法,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胆红素(123.12±26.47)μmol/L、间接胆红素(112.36±22.49)μmol/L、直接胆红素(8.56±2.17)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37、2.514、3.380,P均<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s,CD3+)、辅助T细胞(Helper T Cells,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CD8+)均高于对照组,且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对黄疸患儿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有助于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并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及心功能.

    双歧杆菌蓝光照射黄疸血清胆红素免疫功能心功能

    溴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对视功能、症状及体征的影响

    牟荣丽何利吴勇王春芳...
    21-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溴芬酸钠和人工泪液联合应用对干眼症患者视功能、症状及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4)采用单一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溴芬酸钠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73%vs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及体征、角膜荧光素染色、视觉功能评分均降低,泪液分泌量均增多,泪膜破裂时间均延长,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视觉相关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干眼症患者采用溴芬酸钠和人工泪液联合治疗,能够减少角膜损伤,促进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稳定性,提高视功能,缓解干眼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溴芬酸钠人工泪液干眼症视觉功能

    Hh信号通路分子TPX2对口腔鳞癌增殖的作用探讨

    张洪瑞苏本香庞艳孙月茹...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Hedgehog(Hh)信号通路分子TPX2对口腔鳞癌增殖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教研室培养的6株CAL-27人口腔鳞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转染Lv-pc3.0 vector的3株CAL-27人口腔鳞癌细胞株作为对照组,将转染Lv-pc3.0-shTPX2的3株CAL-27人口腔鳞癌细胞株作为Lv-shTPX2组,对比两组CAL-27人口腔鳞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与目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24、48 h,Lv-shTPX2组的TPX2 mRNA[(5.44±0.17)、(5.18±0.47)]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2.01±0.23)、(1.33±0.16)]低于对照组的TPX2 mRNA[(24.59±0.33)、(24.58±2.76)]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0.47±0.16)、(7.4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52,12.002,52.299,29.045,P均<0.05);Lv-shTPX2组的细胞增殖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Lv-shTPX2组的G2+M期细胞相对比例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相对比例低于对照组,GLI2、FOXM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抑制Hh信号通路分子TPX2的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也可抑制GLI2、FOXM1蛋白表达,还可调节细胞周期状况,可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提供新的途径.

    Hh信号通路TPX2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FOXM1

    中药坐浴熏洗配合红光治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及肛缘水肿的影响

    周祝兰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坐浴熏洗配合红光治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影响,并观察创面愈合及肛缘水肿的程度.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完成肛门镜检等相关诊断措施,并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红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采用红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坐浴熏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一周肛缘水肿和疼痛程度,肛门失禁评分和排便控制评分,疼痛、水肿评分、创面愈合、肛门下坠和便血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3、7 d后,观察组肛缘水肿(1.12±0.13)分、(1.01±0.11)分和疼痛程度(6.74±0.41)分、(4.48±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21)分、(1.08±0.17)分、(7.05±0.51)分、(5.65±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2.267、3.106、18.408,P均<0.05).治疗3、7 d后,观察组肛门失禁评分、排便控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下坠时间、便血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中,采用中药坐浴熏洗联合红光治疗效果强于单一使用红光治疗,其不仅能加快创面愈合的恢复速度,还能明显减轻肛缘水肿等不适状况.

    中药坐浴熏洗红光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创面愈合肛缘水肿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中的价值

    戴新刚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用于临床检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溧阳市中医医院呼吸科收治的70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mNGS检测及痰培养,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NGS检测及痰培养的病原体检出率.结果 经细菌培养结果显示,70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中,50例确诊肺部感染疾病,20例未感染,mNGS灵敏度(100.00%)、特异度(95.00%)及准确度(98.57%)明显高于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000、8.167、52.071,P均<0.05).经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总计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8例、肺炎链球菌12例、曲霉菌8例、结核分歧杆菌6例、非结核分歧杆菌6例,经mNGS检出病原体概率为高于痰培养检出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GS技术可有效规避传统痰培养的假阴性问题,以此诊断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体种类准确率高.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价值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及术后反应分析

    张雨李永成王永利
    38-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3年8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观察组手术、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对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有利.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