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匡镜明

月刊

1001-960X

adge@bit.edu.cn

010-68912292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5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ournal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刊物。贯彻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方针,围绕研究生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与探讨,交流各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术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中美比较与思考——基于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视角

    张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对于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尽管博士的称谓和专业教育的历史都很悠久,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也已实施 200 多年,但现代意义的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出现较晚,对此的认识也还不一致,且中国与美国的相关定义与分类、规模与结构均有所不同.加快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应坚定"四个"自信和坚持中国特色,深入推进分类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立德树人和完善培养过程,提升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定义与分类规模与结构中美比较

    博士学位制度起源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

    董维春姜璐刘晓光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需要厘清学位制度起源与模式演变.博士学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以巴黎大学为代表,早期仅授予医学、法学和神学三科,以辩论为主,是最高智力能力的标志.科学革命后,哲学博士学位逐步取得合法地位,以柏林大学为代表,通过研讨班、研究所和书面论文等制度设计,形成了洪堡模式,是对学位获得者独立开展学术研究能力的认可.美国通过研究生院制度,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规模化和多样化,形成了美国模式.为适应产业革命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欧洲创办了专门学院,美国形成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不同模式的学位制度有其历史背景与社会属性,在健全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哲学博士专业学位学位制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文凭机制的底层逻辑与改革

    黄晓磊王晓宁赵晶晶邓友超...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文凭从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逐渐演变成为强化教育功利化倾向的文化资本,经历了三次价值转变,即证明的价值、交换的价值和筛选的价值.高等教育普及化,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文凭数量的累积效应促使文凭成为一种社会机制,影响着教育、人才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特殊发展阶段产生的文凭溢价效应固化了人们"文凭至上"的文化心理;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剧了"唯文凭"的用人导向;教育系统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供给不完全适配助推了文凭机制的扩张.立足强国建设需要,深化文凭机制改革迫在眉睫,从根本上改革学制,改变"重普轻职"的普遍认知,实现从文凭社会转向技能社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补偿市场机制依赖造成的公平与效率失衡;改进人才选拔模式,构建人才精准匹配使用机制.

    文凭价值文凭社会文凭机制唯文凭底层逻辑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学历能否提升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简历的大数据分析

    尹璐胡英刘进黄洁...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简历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测量了研究生学历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趋势审视,企业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的学历水平与企业绩效呈明显正相关.从异质性维度审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股权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董事长和高管团队的学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现差异化.因此,高学历高管数量应与企业实况相匹配,区分并重视企业异质性对学历的影响与需求,同时应创新高校现有就业指导政策中的常规做法.

    研究生学历企业绩效学历水平企业异质性

    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的分析

    谢鑫许丹东沈文钦陈洪捷...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22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对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面貌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整体上,跨学科选题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更高,但仅 14.5%的博士生表示自己为跨学科选题,理、工、农、医博士生中学位论文选题跨学科的比例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第二,外在读博动机弱、硕博阶段就读学科不同的博士生更有可能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相比单一导师指导,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下博士生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概率更大,而单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下的概率更小.在论文发表要求的压力下,博士生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的概率将下降.第三,理工农医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质量保障需依赖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为促进我国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院校应积极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及兴趣的博士生,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创设更宽松的学术评价环境.

    跨学科研究博士生学位论文学科差异科研训练

    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陈林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扎根理论的分析范式,详细揭示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深层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个人学术投入"与"学术发表期望"是触发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前置条件和转化动力;"学术组织规训"与"导师指导策略"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硬要求"和"软约束";"职业发展规则"与"论文发表市场"的现实博弈是作用于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刺激"因素与"反馈"机制;且个人"投入"与"获得"效益的"非对称性"体验、"导师策略"与"制度规训"的"二律背反"矛盾以及"刺激因素"与"结果反馈"的"不稳定性"结构,共同构成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在"主体—组织—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彼此影响下塑造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机理".为激励博士生坚持"以学术为志业",必须在主体、组织与环境层面合力共为,通过端正读博动机与学术发表意识、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认知态度,优化博士生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和谐导学关系的组织构建,纠偏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氛围和优化学术期刊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等,从而为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博士生教育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扎根理论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常见问题及其破解

    王俊程胡红霞普宏伟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形式、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即"文不对题,逻辑混乱,语病多发,理论梳理和文献综述不扎实,调查不实、研究不深入,论证不充分,行文空洞,摘要不出彩、结语展望立意不高,抄袭、剽窃、代写常见"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锤提纲、抠字眼,确定主题、理清脉络,多学勤记、精雕细刻,深刻认识理论和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并掌握梳理技巧,实化调查、开展内涵研究,强化训练、实化观点,注重实习实训、力争有理有据,精修摘要、升华结语展望,强化学术诚信教育、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等破解之道.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教育写作技巧

    金融硕士生的实践培养:痛点问题、思路策略与现实案例

    郭利华李俊海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为金融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存在"校内培养滞后实践发展""专硕培养学硕化"等问题.指出了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四个痛点问题:培养方案与招聘现状不契合、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不匹配、考核要求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实践培养与实践需求不对等.基于此,提出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环境的思路和策略,并以中央民族大学金融硕士生教育教学改革为现实案例,总结出强化金融硕士生实践培养的经验,即深化"嵌入式"培养思路,构建适应金融发展趋势的"多维培养""交叉前沿"课程体系,推广"模块化"教学与"共同体"教学模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与"贯通培养"的培育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金融硕士实践培养

    "需求牵引、专业定制":MBA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黄晓霞郑超杨仁树汪婧晗...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专硕培养模式中存在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够、教师资源匹配度不高、培养环节实践性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合作,创建了"需求牵引、专业定制"的对外投资合作方向 MBA 培养模式,进而提出构建以人才供需匹配为目标、以"一生双师"为培养路径、以建立学校和商会合作战略联盟为可持续保障机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并积累了实践经验,可供复制和推广.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教育学研究生学习的多样化通道与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孙雪荧朱德全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强国建设、"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建设的多重背景下,培养具有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教育学研究生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更加注重方式的多样性和系统性,通过"读、听、讲、看、做、写"这样多样化的学习通道与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来提升研究生科研素养.即,通过"读"拓展学识,通过"听"活跃思想,通过"讲"提高水平,通过"看"提升境界,通过"做"培育能力,通过"写"产出成果.

    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通道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