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数字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内涵与研究范畴的探讨

    许晓东邝岩张毅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政府办公自动化为起点,经历了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等不同发展阶段,公共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由此催生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二级学科:数字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内涵是否清晰、研究范畴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本文试图对数字公共治理的内涵及研究范畴进行梳理,提出数字公共治理是以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和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其研究范畴主要包含数字公共治理的理论构建、实践应用、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

    数字治理公共管理学科内涵研究范畴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价: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马亮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有必要对其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价需要基于合适的理论框架,本文提出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价的"三高"理论框架,建议从人民高品质生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高效能治理三个方面,对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进行评估.本文认为应关注数字政府建设成效的测度模型与评价理论,以及应用机制与改进策略,并评估数字政府建设如何影响政府、企业和公民.围绕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测度与评价,本文提出需要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研究展望

    "循数智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数字科技赋能

    谭海波吴高鹏
    26-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模糊性是国家治理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如何实现对模糊社会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剧社会模糊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传统危机治理模式制约政府效能,触发应急治理需求,亟需创新治理工具,提升国家危机治理能力.数字科技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医疗救助、智能监测、云端办公、辅助出行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满足疫情治理的迫切需求.数字科技通过数据采集高效化、数据共享协同化、数据分析智能化、数据应用普惠化,全面赋能国家治理破除疫情伴生的社会模糊性,实现"循数智治"以有效应对模糊难题.在积极推动数字科技赋能的同时,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沉溺于技术快感落入技术陷阱.

    数字科技循数智治模糊治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监督信息化的发展——基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分析

    朱国伟王菁昱
    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以历史主动精神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推进党内监督主导的监督体系的信息化.从应用互联网新媒体实现监督上网,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监督的平台化,从以大数据技术为主的技术融合推动各类监督融合贯通,到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推进监督业务融入与监督下沉,党的监督信息化经历了互联网监督、"互联网+"监督、大数据监督和数智监督四个阶段.党的监督信息化呈现出党内监督信息化引导推动的特征,体现出了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把握历史主动的勇气和自觉.

    互联网监督"互联网+"监督大数据监督数智监督监督信息化

    中国情境下党建引领如何推动基层有效治理:关键行动者与多重因素驱动

    李倩
    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基本方向.探寻中国情境下党建引领如何推动基层有效治理,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为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构建情境-结构-机制三重分析框架,分析影响基层治理的多重因素;结合调研案例,研究发现,党组织和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精英通过愿景塑造、组织嵌入和情感治理激活情境性因素,通过构建协商平台、权威共享与资源整合联结结构性因素,通过路径匹配、激励优化与项目制运作调用机制性因素,多重因素由此互相适配,发挥乘数效应,推进基层有效治理.

    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中国情境关键行动者

    健康信息传播研究的历史演进与融媒时代议题

    刘俊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信息传播是一个重要的跨学科议题,其研究发端于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末引入中国,目前健康信息传播研究盛于全球,其在我国的研究也逐渐热络.健康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基于其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结合.媒介融合时代为健康信息传播研究提出了挑战,探析融媒时代健康信息传播的传播信度、传播艺术、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传播价值是未来需要注意的研究议题.

    媒介融合新媒体健康信息传播医疗传播医学人文

    社会融入与情感补丁:老年群体短视频使用模式研究

    宋美杰林晗晗
    68-7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无障碍改造的推进,探讨老年群体如何借助媒介技术融入社会成为关注焦点.本研究立足于老年群体的短视频实践,分析个体差异、平台技术、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老年用户数字融入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硬件终端、网络接入)的缩小和适老化(界面设计、内容生态)的普及使得多数老年人得以接触短视频.影响老年人短视频使用的关键因素包括个体身体素质与媒介技能、榜样示范与同辈影响、不服老的心态与自我呈现的意愿以及平台的成瘾设计(自动播放、算法推荐、激励机制).老年群体在使用短视频时形成了有目的地工具性使用与不受控地习惯性两种不同模式.此外,短视频充当了陪伴媒介、社交媒介、记忆媒介的角色,成为老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补丁.

    短视频平台技术赋权情感依赖适老化

    政府信息公开对公众参与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检验——以我国地方政务微博平台为例

    凌双刘颖刘小舟
    7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逐渐成为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及其与公众沟通的新渠道,探究政府微博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利于为"倒逼式"推动数字时代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精准性提供经验证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地方政务微博的信息公开实践,借鉴满意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府信息公开对公众参与的影响效应及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政府信息公开会显著影响政务微博信息传播中公众的浏览、转发以及评论行为;公众对政务微博信息的满意度在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其中公众满意度在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评论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粉丝质量在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微博信息传播中公众的转发和评论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满意度政务微博

    "大数据画像":反腐利器抑或其他?——基于十八大以来纪委监委海外追逃实践的反思

    董娟程晓宇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引爆"大数据画像"反腐,也成为我国海外追逃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助力工具."大数据画像"通过对外逃腐败分子的个人信息、涉案情况、逃亡轨迹、藏匿地点、经济活动等海量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形成关于追逃对象的精准定位和有效追踪.其中,数据收集是"大数据画像"的基础,并需要利用国内外公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移动通信和定位技术、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等平台工具.因此,看到"大数据画像"技术在我国海外追逃实践中凸显的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战略化策略化等利器优势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其存在或潜在的数据隐私安全、文化语言障碍和监督权的边界与控制等问题,应理性应对.

    "大数据画像"海外追逃腐败治理

    数据管理机构何以改善政府开放的数据质量——来自103个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

    孙涛陈雪强
    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善政府数据开放的数据质量是促进数据价值生成和数据红利释放的抓手,但如何发挥数据管理机构的职能以提高数据质量还有待研究.本研究采用赋权增能理论建构结构-制度-资源分析框架,通过NCA和QCA方法分析 103 个城市成立数据管理机构何以提高政府开放数据质量.研究发现:(1)单个赋权增能因素不是形成高数据质量政府数据开放的必要条件,但是数据管理机构运行时间和数据管理经验有更强的普适作用,上级公共数据规章条例发挥了必要作用.(2)3 类赋权增能组态可以产生高数据质量的政府数据开放,包括结构赋权链接增能-制度赋权规范增能型、结构赋权链接增能-资源赋权整合增能型、制度赋权规范增能-资源赋权整合增能型,彼此殊途同归.据此,政府要注重数据管理经验的积累,从结构、制度、资源三方面协同发力进一步改善政府开放数据质量,达到释放数据红利、促进数据价值生成目的.

    数据管理机构赋权增能政府数据开放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