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习题讲解员"岗位晋升的实践研究

    陈鉴栋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堂习题讲解环节,如果教师一讲到底,势必会导致学生错失讲解习题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小学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习题讲解员"岗位晋升的机制.这个机制通过设置合理的机制架构和岗位层次,并设置合理的晋升路径,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成为习题讲解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观察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习题讲解员数学习题第二段学段小学数学

    游戏闯关制:创新小学数学低年段口算练习的实践研究

    卢晓芳
    45-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的口算是最基础的运算,是估算和笔算正确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以"游戏闯关制"进行口算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爱玩的天性,文章从游戏化开发、闯关制推进、及时化反馈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融入口算练习中,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峰值体验,提升口算的速度.

    游戏教学口算练习低年段

    关注尺规作图 发展核心素养

    陈文胜杨娜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章简称《课程标准》)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增加了尺规作图的内容.然而,部分教师对尺规作图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够,只重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画法,忽视了其育人价值.教师关注《课程标准》中对尺规作图的教学要求,研究其蕴含的育人价值,对实现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尺规作图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以三年级"探索年、月、日的秘密"为例

    徐英飞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文章以"探索年、月、日的秘密"为例展开了实践与研究,总结梳理出"基于学生,收集问题""基于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成果,分享交流"三步走的经验,该实践经验能对一线教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

    借助数学史养分,培养推理意识——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

    李玉颖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学史中寻找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从整体上把握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将知识的演变进程作为学生的认知过程的重要参照,形成结构化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多维度思考和探索,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操作验证到推理验证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和推理能力,凸显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数学史三角形的内角和推理意识

    优化结构呈现 丰厚过程体验——关于"乘加乘减"一课的思考与设计

    郑英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在结构比较隐秘,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知识体系,才能建构一个富有逻辑的知识结构.文章以"乘加乘减"一课为例,在深入研究学情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精心组织实施知识结构化,以引导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

    结构化乘加乘减

    关注生活热点,解决实际问题——对特级教师张齐华教学"旧小区安装电梯的秘密"的赏析

    刘晓敏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级教师张齐华教学"旧小区安装电梯的秘密"一课,引导学生围绕"一楼不愿装"与"如何分配"等实际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让学生关注热点、组内探讨、质疑深化,以此引出生活话题、分享思考成果、深入解决问题,从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魅力.

    安装电梯解决问题项目学习

    迁移建联,让知识结构化生长——"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片段与思考

    姚媛媛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如何建立联系,将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需要合理探究.整数的乘法运算是小学阶段运算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则总结了乘法的共性.同时,学生在课中通过迁移运用形成数学思想、构建知识结构,经历知识结构从融通到完善的过程.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结构

    立足多元探究活动,助力良好数感培育——由"倍的认识"教学引发的思考

    陈少宇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感是学生对数的感知,是基于大量经验形成的思维直觉,是一种潜在的智能.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当成核心的教学目标来落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引入趣味情境,让学生在"看思"中形成数感;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摆思"中建立数感;设计互助活动,让学生在"做思"中加强数感;依托问题探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展数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梳理中积累数感.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引导学生投入多角度、多层级的学习中,助力学生构建良好的数感基础,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感倍的认识多元探究活动

    数字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以"平移"为例

    陈婉婷
    73-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平移"一课备授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闯关赢门票"活动贯穿全课,同时灵活整合数字资源,应用数字技术,组织开展辩答环节,让学生在导入、辩答、闯关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获得直观感知,思考并理解平移相关知识点.

    平移数字技术多媒体教学"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