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为中心"课堂的发展、内涵与新建构

    王德鹏郝翡翠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必须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重建课程的育人方式,确保教学过程真正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不仅限于"改课"和"改材",而且要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课堂模式.目前,以展示观摩为目的的课堂能有效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会阻碍新理念的实施,导致新课程理念难以落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对"学为中心"理念的认同上,还需真正构建新型课堂模式.文章从"学为中心"课堂的发展、内涵及新建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既归还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责任,又实现教与学的平衡,推动"学为中心"理念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

    学为中心课堂核心素养

    有效实施"互动问学",提升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以"认识小数"教学为例

    郝翡翠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优化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创造"互动问学"的课堂环境,优化课堂提问,可以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提问和交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质疑精神,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积累学习经验,延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小数"的教学为例,分析学生针对核心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期通过"互动问学"提升学生自主提问意识.

    互动问学自主提问认识小数

    学为中心:多感官参与,促进数据分析观念发展——"折线统计图"教学实践与思考

    高子缘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折线统计图"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三大统计图之一,是学生对数据分析从低年级的"懵懂感知"向高年级的"据证说理"实现大跨越的关键点,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将从"描述数量多少"正式转向"预测与决策".学生只有多感官参与,才能在多元表征基础上实现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实施"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提问来促进学习和启发思维,使学生在"亲近"数据的过程中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从而达到运用、分析、判断和预测数据的目的.

    学为中心数据分析观念折线统计图

    让传统对话教学焕发时代光彩——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三度对话"教学模式研究

    黄鹂
    15-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在深度学习的理论下重新审视传统对话教学,用单元大概念统领师本对话教学,用问题引领师生对话教学,围绕数学表达进行生本对话教学,开展任务驱动下的生生对话教学,以及元认知下的自我对话教学五大策略.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其他学科,打造有宽度的对话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走向思维的学习,由具体策略转向一般思维策略,由客体指导学习过渡到自主学习,以打造有深度的对话教学,使学生在丰富的对话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在师生"双主体"作用下共同推动对话教学活动的开展,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三度对话"的教学模式,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对话教学三度对话双主体深度学习

    巧用生生对话 助力深度学习

    王利利黄鹂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结合深度学习理论与生生对话教学理念,探索了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生生对话教学策略,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对话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迈向深度学习.

    生生对话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先谋于局,后谋于略——大单元视角下师本对话的案例研究

    黄鹂倪珂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视角下的师本对话致力于转变教师的备课观念,让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变成以发展核心素养为重心的课堂.在大单元视角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铺篇布局,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聚焦核心概念设计驱动型学习任务,抓住对象的本质属性并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引领学生走进深度学习.

    大单元视角师本对话类比迁移

    任务驱动:推动运算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

    贾钗钗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算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规范化解决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通过设置主动性任务、挑战性任务、开放性任务,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发展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动性任务挑战性任务开放性任务

    基于数感培养的自然数概念教学素材思考与实践——以"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例

    林多多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数概念素材的选择与应用对数感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先对比分析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厘清素材的不同类别,然后分解自然数概念和数感内涵,确定每个数感内涵的层级目标,最后挑选出与之对应的教学素材,设计不同层级的学习任务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素材数感自然数概念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沈静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课堂观察法和准实验研究法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课程内容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其次根据对学生的分析与课程内容,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利用准实验研究法进行验证.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访谈及量化分析发现,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设计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巧"撤"学习支架 助力量感发展——以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为例

    马华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小学生量感的培养需要通过操作、推理和估测等学习方式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更要适时逐步"撤"学习支架,助力学生的量感从感性认识发展到自主内化与思维提升.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为例,着眼于学习支架的灵活转换,从"度量工具的'巧撤离',进一步明确量的属性;度量单位的'巧撤换',逐渐厘清量的标准统一;度量方法的'巧撤并',深思考调整量的结果"这三个方面促使学生经历深刻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感学习支架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