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晏筱梅

月刊

1006-284X

xxjxyj@qq.com;xxjxyj_zhb@163.com

0791-86705770

330008

江西省南昌市抚河北路291号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Journal 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为我社在2010年全新打造刊物,主要展示小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介绍学校管理实践经验,名家们的教育研究、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以及名校的治校理念。主要栏目:教材解读、名师在线、专题研究、名校访谈、治校方略、班级兵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惜"以为常,"俭"以养德——"惜物养德"项目的实践探索

    陶雯沈芸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立足时代要求和校情,深挖厚掘学校文化基因,以"惜物"为核心,尝试围绕"惜物养德"项目进行实践探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惜物养德品格课程实践探索

    "阅读关怀"视角下学生数学阅读的障碍剖析及其对策

    胥传翠
    30-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关怀理论",从"榜样、对话、实践、认可"等角度剖析学生数学阅读的障碍,并提出构建绿色生态"阅读场"、加强数学阅读"微指导"和完善数学阅读"评价系"的对策,以期改善学生的数学阅读现状,提高数学阅读质量.

    数学阅读障碍剖析改善对策

    构建教科研共同体,助力教师成长

    徐旭王涛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互联网+"加速到来.信息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方式,也改变着教科研方式."互联网+"环境下的"教科研共同体"研修模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有助于学校校本教科研的生态转型,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教师成长的发展之道.

    教师成长教科研共同体信息技术

    打开大地之书让"未来"住进来——吴绫实验小学耕读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校本实践初探

    杨玲丽
    35-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绫实验小学耕读课程基地建设,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在多元、智化、立体的多维实践中,重塑了学习空间,重构了课程体系,重建了教学秩序,以其丰富的课程文化和开阔的精神视野,给学生以自由选择和努力生长的环境,全面助力其健康发展.

    耕读课程基地课程育人综合素养

    "一人一策":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课程调适的校本研究

    陆聪霞葛榴红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需要决定了他们无法完全适应普通学校课程的安排.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班就读学生无法跟上普通课程,学习中无法融入班集体,随之也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随班就读研究小组展开研究,基于科学评估,制订"一人一策",并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几个方面进行随班就读的课程调适,做到"一人一表",进行课程扩展和替代,引入专业机构,开展综合团辅课程,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发展.

    一人一策随班就读课程调适

    跟着语文教材学党史,为乡村儿童培根铸魂

    宋文俭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堂是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文化的主阵地之一.统编版语文教材融入了党史和红色教育题材的内容,具有坚定学生政治立场、引领学生知史学史和爱党爱国、提高育人效果的价值.通过语文课堂、阅读课程、语文实践活动等,学生在学党史中知荣辱,在学科融合中明方向,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争做明天奋斗的时代新人,树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雄心壮志.

    党史学习乡村儿童培根铸魂

    模型思想视域下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探究——从一道"阶梯计费"习题说开去

    王欢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问题、活动要求这两个核心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课型的不同,开发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组织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建立数学模型过程,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模型思维,促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与实践提出问题初建模型完善模型感悟模型

    "三向"发力精准施策落实劳动教育

    李桃辉王栋昌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落实劳动教育有多个突破口,学校主要从倡导学科渗透、策划校园劳动和开展家庭劳动等三个方向发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交集,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具有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因此,学校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渗透劳动教育.学校与家庭在学生劳动教育方面要密切配合、主动作为,设计主题、项目,开展校园劳动、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学科渗透校园劳动家庭劳动

    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孔令郑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有关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缺少在数学常态课教学中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指导和可行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次研究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第二学段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利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小先生制"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积极作用;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深度学习"模型.该研究成果在池州、六安、肥东、巢湖等地进行经验分享和成果推广,得到一线教师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具有积极的利用价值.

    信息技术深度学习数学学习模型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改革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黄婷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的巨大浪潮给语文教学注入了发展活力,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语文作业改革的更多关注与反思.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作业模式并没有发生积极改变.面临这样的难题,教师需要尝试突破传统作业模式的框架,合理控制作业布置量,精心选择作业内容,改善和优化作业设计、评价系统,体现语文作业的有效价值.

    语文作业改革突破方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