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辛烯-1醇聚氧乙烯醚制备及其合成减水剂研究

    张志勇周栋梁杨勇舒鑫...
    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7-辛烯-1 醇(OEA)与环氧乙烷(EO)在氢化钠(NaH)催化下发生开环反应制得聚醚大单体,再将大单体与丙烯酸(AA)共聚制得新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结果表明,采用占大单体质量0.05%的NaH催化剂,聚醚的有效含量最高达到97%左右.随着聚醚重均分子质量增大,分散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聚醚重均分子质量为 4000 时,得到的减水剂性能最优,合适的反应条件为:酸醚比[n(AA)∶n(OEA4000)]=7、引发剂(维生素C)、双氧水和链转移剂(巯基乙醇)用量分别为单体总物质的量的0.6%、2.4%、4.0%.合成的减水剂减水和保坍性能与常规甲基烯丙醇聚醚(HPEG)合成的减水剂相当,但引气及稳泡性能明显增强,能较好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OEA合成聚羧酸减水剂降黏和易性

    单组份环保型环氧树脂压浆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许丽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E-51环氧树脂、甲基异丁基酮和间苯二甲胺为原料研制了单组份环氧树脂胶结料,并制备了单组份环保型环氧树脂压浆料,分别考察了单组份环氧树脂胶结料掺量对压浆料可操作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黏结耐久性的影响,养护条件对单组份环氧树脂压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锚固长度下单组份环氧树脂压浆料的黏结力.研究表明:当单组份环氧树脂胶结料掺量为10%、单组份环氧树脂压浆料锚固长度为2.5 m,温度33~42℃,相对湿度55%~90%养护14d时,预应力钢绞线与单组份环氧树脂压浆料粘结体系的极限抗张拉拔力达到1839 kN,高于设计要求的1723 kN.

    单组份环氧树脂压浆料可操作时间黏结力

    SBS掺量及结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分析

    李恩泽靳昕东樊淋阳买买提江·依米提...
    10-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90#基质沥青及 3 种不同结构的SBS共聚物混合制备SBS改性沥青,并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黏度、荧光显微和流变性能测试.通过30~80℃温度扫描实验,分析了SBS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结果表明,SBS空间网络结构在SBS掺量较少时无法体现出来,增加SBS的掺量和SBS的分子质量,可以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拉性、黏性、抗车辙性,降低温度敏感性;SBS的掺量增加至5%时,SBS在沥青中的结构更为密集,分布更为均匀.

    改性沥青SBS结构SBS含量流变特性

    回收料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张雄熊腾飞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0%、30%、50%三个回收料掺量制备AC-16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试验测试其稳定度、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冻融劈裂强度比、汉堡车辙剥落点等高温、低温、水稳、抗老化等路用性能,并与相同级配全新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回收料掺量条件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回收料掺量增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逐渐提高,低温性能逐渐降低,水稳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在保证良好路用性能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因素和环保效益,推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最佳掺量为30%左右.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回收料掺量路用性能试验

    混杂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池静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EACRM)的使用性能,选用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P)作为混杂纤维进行配比设计,并基于一系列室内试验针对混杂纤维EACRM的力学、路用、抗松散及耐久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EACRM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掺入合理配比及掺量的混杂纤维均能有效提高EACRM的力学性能;与未掺、单掺纤维相比,混杂纤维对EACRM路用性能、抗松散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优;m(BF)∶m(PP)=7∶3、总掺量为 0.4%的混杂纤维可显著增强EACRM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其服役质量及使用性能.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纤维力学性能路用性能

    匀质微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组成优化及产品试制

    王武祥王爱军刁桂芝张磊蕾...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水泥、矿物超细粉、聚苯乙烯(EPS)颗粒、泡沫为主要原材料制备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PFC),利用泡沫调整PFC表观密度,研究了干表观密度、EPS颗粒体积掺量、矿物超细粉型号对PFC性能的影响,介绍了PFC的推荐配合比和相应技术性能,以及以PFC为轻质保温基材制备匀质微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UPCIB)的技术性能与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干表观密度的增加,PFC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显著提高.当干表观密度由 500 kg/m3 增加至 600、700 kg/m3 时,28 d抗压强度平均增幅分别大于 50%和100%.当PFC干表观密度相同时,随着EPS颗粒体积掺量的增加,以干表观密度为≤530 kg/m3、≤630 kg/m3 和≤730 kg/m3 的PFC为轻质微孔基材,可制备强度等级为A3.5和A5.0的实心UPCIB和强度等级为MU3.5和MU5.0的夹芯复合UPCIB.

    匀质微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组成优化抗压强度导热系数

    生态烧结料制备免烧砖试验研究

    杜孟威朱延臣张广義吴学谦...
    28-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态烧结料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免烧砖,研究了成型压力、原料配比等对免烧砖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免烧砖制备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成型压力20 MPa时,在m(生态烧结料)∶m(水泥)∶m(炉渣)∶m(废砖石)=45∶15∶15∶25条件下,免烧砖的7、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12.98、16.04 MPa;按照优化的原料配比,工业化试验制备的免烧砖性能符合JC/T 422-2007《非烧结垃圾尾矿砖》中MU15要求,试样表面无凹凸、裂缝、破损和分层等现象.凝胶物质与生态烧结料中矿物以及其他物质相互交织,将胶凝材料体系中的颗粒紧密包裹,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免烧砖的抗压强度.

    生态烧结料免烧砖抗压强度综合利用

    装配式ALC砌块轻质隔墙专用粘结砂浆性能研究与应用

    胡晨宇朱伟明柴宠舂刘岩...
    32-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基粘结砂浆用于工厂快速砌筑装配式ALC砌块轻质隔墙,通过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中碱含量对粘结砂浆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增粘组分对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保水组分对粘结砂浆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含量在5%以上时,6 h、1 d、28 d抗压强度均能满足设定指标要求,增粘组分掺量在1.2%时6h和14d拉伸粘结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59、0.62 MPa.考虑到砂浆性能、施工时间及材料成本,胶凝材料中碱含量应控制在5%~6%,增粘组分掺量为0.8%,保水组分掺量为0.3%.

    装配式低碳砌筑砂浆早期强度高

    复杂地质条件下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研究

    张瑞云刘云浩李腾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某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砖混结构住宅楼进行加固,为防止加固时住宅楼产生二次变形,采用微型钢管桩加固条形基础、再新增筏板、最后对地基土进行注浆的加固方法.在现场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采用ABAQUS对加固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加固后的建筑物进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静载荷试验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加固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明显减少,桩顶反力分布呈现出中间小四周大的特点;微型钢管桩承担的荷载占19.43%.实际现场监测最后100 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 mm/d,地基的变形符合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该加固方案可行.

    既有建筑加固不均匀沉降加固方案有限元分析加固效果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对生土材料性能的影响

    刘宇周理安周文娟刘洋...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开挖土和拆除类建筑垃圾是现阶段存有量和产生量均巨大的废弃物,面临着拓展应用范围的实际需要.采用SEM、超景深图像分析、导热系数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配合比下废砖再生粗、细骨料(RBG、RBA),废混凝土再生粗、细骨料(RCG、RCA)对生土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掺加有利于提高生土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当掺加 10%RCA与 30%RCG时,生土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和28d抗压强度分别较未掺时提高了12.7%和33.0%.掺加再生骨料可以优化生土材料的孔隙结构,改善其耐水性能,且不影响其导热性能.

    生土材料再生骨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