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顾祖成 索南才让

双月刊

1003-8388

xzmyxb@163.com

029-33755470

712082

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为该院教学、科研服务,刊登有关西藏藏族历史、藏族文学、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实践路径

    段妍崔科静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对党的自我革命展现新气象的创造性探索与战略性成果,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应当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上下功夫,为稳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实践路径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董慧王绪念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中,"民族自治地方"作为要点词汇,限定了社会治理的空间范围,成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有别于其他社会治理概念的显著标识.民族自治地方因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治理主体的民族性、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等多重特殊性,其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因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也应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和中国实践,彰显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因地制宜,不尽相同,其共性在于:坚持党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特质及其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

    张莉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普世价值"有着内在的逻辑超越性,体现为真理性超越和历史性超越.价值须以真理为基础,"普世价值"自身的真理缺失决定了其是一个伪命题,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基于全人类客观需求的价值共识,对"普世价值"有着真理性的超越.价值观念以历史实践为检验尺度,"普世价值"有着根深蒂固的资产阶级属性,在当代也背离着世界发展潮流,而全人类共同价值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潮流,对"普世价值"有着历史性的超越.内在的逻辑超越承载于全人类共同价值自身的理论特质,即道路选择的包容性、价值主体的共同性和多元价值的共赢性,这也决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必将得到人类社会的整体认同.

    全人类共同价值普世价值超越理论特质

    清末中央政府举办西藏地方教育述论

    张屹史建伟张誉心
    23-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朝中央政府20世纪初的教育施政,旨在巩固政权,延续濒临覆亡的统治,但客观上却开启了西藏地方近代教育进程,有利于当时的西藏地方教育发展.在"新政"的政策背景下,清政府有关西藏地方教育的具体发展思路,不仅具有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的实际效果,也包含教育史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西藏教育张荫棠联豫

    嘉庆朝英国入侵廓尔喀与清朝的对廓政策

    刘昊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1814-1816年,英国入侵廓尔喀.战争期间,嘉庆君臣多次拒绝援助廓尔喀,正是清朝对廓政策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体现.清朝对廓政策的形成与乾嘉两朝对廓尔喀的认知及属国身份的认同有关.对廓政策的施行,从短期目标来看,避免了西藏地方陷入外部战争;从长期战略来看,对清廓宗藩关系及西藏地方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

    廓尔喀求援清朝对廓政策宗藩关系

    清末博迪苏使喀尔喀宣慰十三世达赖史事探析

    孙琦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爆发后,十三世达赖被迫离藏出走,在多次辗转后,最终行抵喀尔喀蒙古,驻锡在赛音诺彦部的咱雅班第达地方.由于十三世达赖与俄国频繁接触,清廷担心他会北上投靠俄国,故特派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等人以"考察蒙古游牧事宜"为名,实则前往喀尔喀宣慰十三世达赖,并催令其尽快回藏.本文根据汉藏俄等语种史料,对此次清廷遣使宣慰十三世达赖之史事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述,认为清廷派遣博迪苏等出使喀尔喀,对于安抚十三世达赖、令其回藏及阻断俄国谋藏的野心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博迪苏十三世达赖喀尔喀德尔智宣慰

    敦煌藏经洞绢画Stein painting35.Ch.lvi.0034考

    赛本加于春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绢画Stein painting35.Ch.lvi.0034是一幅观无量寿净土经变图.绢画主尊两侧的胁侍菩萨是莲花手和金刚手菩萨,尊格与风格和其他同时期观经变图像中的胁侍菩萨不同,这种组合应该受到了吐蕃时期流行的大日如来与莲花手、金刚手菩萨图像的影响,与吐蕃时期密教题材绢画中的菩萨形象接近.绢画的右上角绘制的"未生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着吐蕃装,对比其他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绢画,推测该绢画时代为吐蕃赞普墀祖德赞执政期间(815-841),应为类似"白央"一样精通吐蕃和唐两种佛教艺术风格的画僧所绘.

    吐蕃观经变菩萨大日如来

    明代藏文综合体史书编纂中的"述而不作"与追求"信史"

    杨洁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藏文历史文献的编纂经过近千年的积淀与钩沉,并受中原汉文史学影响,史书编纂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得到极大提升,编纂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积累了丰厚的编纂史书、保存史书、运用史书的方法与经验,门类也越来越细.本文在查阅和运用汉藏文文献中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藏文综合体史书在明代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述而不作"与追求"信史"的编纂理念,分析了明代综合体史书"述而不作"的汉藏历史渊源,阐明了明代藏文综合体史书中汉藏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对于研究西藏历史、藏文历史文献编纂理论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藏文史书综合体史书历史编纂述而不作

    金城公主送婚地"百顷泊"小考

    胡晓兵次仁德吉
    55-5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历史文献、地志资料兼以实地走访,本文对金城公主送婚地——"百顷泊"进行了初步考察,得出此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所辖兴平市(县级市)马嵬街道办事处马嵬村境内的初步结论,同时提议建立金城公主"和亲亭"等纪念性建筑物,以期为挖掘、整理、宣传西藏与祖国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谱写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添砖加瓦.

    唐蕃关系金城公主百顷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医疗在祖国边疆治理中的作用——1950-1959年中国共产党西藏医疗工作的历史贡献

    徐百永徐荆慧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卫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式,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了解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增强其对新政权的认识和认同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西藏的历程中积极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培养民族医疗人才,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西藏各族群众的健康状况、就医环境和卫生习惯.借助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较大程度上消除了西藏人民的隔阂,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的认识和认同,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后续发展及实行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西藏医疗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