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薛家宝

双月刊

1003-6873

ycsz@chinajournal.net.cn

0515-88233090 88233092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0号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内涵意蕴、演进逻辑和实践路向

    韩雅丽丁三青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好生活是一代代中国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美好生活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内涵意蕴表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多元创新发展是其中介变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根本旨归,从经济富足、精神丰富、生态文明、社会平等等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美好生活.在中国式美好生活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生成的演进逻辑基础上,从党的领导的主体维度、"五位一体"系统推进的内涵维度和劳动奋斗的方法维度去探寻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向.

    中国式美好生活内涵意蕴演进逻辑实践路向

    唯物史观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和实践自觉

    孔巧晨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历史进程的呈现,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能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其生成逻辑和内涵意蕴.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普遍富裕思想的深刻预见,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实现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进程.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也有赖于社会主体本身自由全面发展本质的逐步实现.在实践路径上,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力维度、人民群众的主体维度、社会组成要素合理化的结构维度与规律性、目的性相统一的方法论维度提升其实践自觉,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达成.

    唯物史观共同富裕内涵意蕴动力社会结构方法论

    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外市场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申俊喜房琪
    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综合利用2016-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及省域数据测算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内外需综合指数,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市场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国内外市场的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作用.实证检验发现,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内需的作用明显大于外需,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外需市场耦合协调水平不断取得进步,从勉强协调逐步过渡为初级协调,表明未来一定会达到两个市场同频共振、和谐共生的局面;内外需市场的互动效应有利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十四五"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大力发展国内市场、坚持"内主外次"的有偏性发展策略,也要把握适度原则,协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平衡发展.

    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需综合指数外需综合指数

    新中国75年零售业发展:演进历程与创新变革

    包振山黄利秀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零售业经历了统购统销、试点开放、全面开放、电商发展、新零售发展、数字化发展等阶段,实现了从与全球零售业"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跃迁.但也面临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与消费提质扩容间存在差距、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未能有效满足消费需求、现代零售体系的构建与供应链等环节衔接不通畅、物流数字化发展服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零售业创新仍需强化错位竞合发展等现实难题.为推动我国零售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零售数字化转型,助推消费提质扩容;促进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构建供应链生态圈,服务现代零售体系建设;加强物流数字化发展,服务零售业转型升级;加速零售业创新发展,发挥服务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职能.

    新中国75年零售业演进历程基本经验创新变革

    新四军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贯彻

    耿东旭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四军承继了红军善于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早在成立初期,新四军一些人员便已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工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新四军不仅完善了调查研究机构,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形成了许多调查报告.新四军的调查研究以改善民生为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新四军不仅明白了群众的各项诉求,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了改善民生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检测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保证民众生活能够得到切实改善.新四军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了一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干部队伍.

    抗战时期新四军调查研究工作作风

    从赖传珠日记看新四军的精兵简政

    柴玉振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实行的重要策略.赖传珠日记中的连贯记录展现出新四军当时面临的军需物资紧缺、财政经费困难、活动空间缩小等实际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四军高层结合中央指示和自身特有情况,以"定编定人"为基本依据,对部队进行缩编、裁员和重新编组,部队的结构和层次呈现主力地方化的特征.同时,赖传珠日记也有部队精简后人员处理的相关文字记录,如组织善后委员会等具体措施,在干部疏解过程中的细节和案例等.赖传珠日记为还原和体现新四军开展精兵简政的背景、过程、方式等提供了一条特殊通道,值得去挖掘和总结.

    赖传珠日记新四军精兵简政

    "大思政课"视角下多元主体交互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汪广荣王国庆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以主动式教育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大思政课"育人要围绕人才创新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社会实践导师为社会主体,以多元主体间信息交互、空间交互、项目交互推进现代思政"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建设,以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课程协同、思政专业与各专业的学科协同推进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教育现代化培育创新性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大思政课"多元主体交互协同

    提示策略应用于学前孤独症儿童社会规则习得的案例研究

    秦奕林晓雯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规则习得对学前孤独症儿童适应性行为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成人发起且有计划实施的提示策略能够补偿障碍对儿童社会认知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孤独症儿童班级的三名康复教师为研究对象,聚焦儿童在园集体活动、区域游戏和个别化训练三种教育情境,观察教师如何借助口语、视觉和动作三种提示策略帮助儿童习得社会规则,分析了提示策略的实施要点和背后的理论支持.建议重视基于个体差异实施不同提示策略,关注园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家园协同促进社会规则学习迁移.

    孤独症儿童规则习得社会适应提示策略

    《海国四说》借词研究

    王祖霞孙欣然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料笔记《海国四说》是清人梁廷枏阐述"筹海防夷"思想的代表作,书中不乏记录异域概念的汉语借词.与源词对比,这些汉语借词的语音出现了一些规律性变化.就词形来看,增加长度、增"口"为饰使得部分借词形式具有明显的异质色彩;择取用字、增加语素又使得部分借词的本土色彩渐浓,其中,择取用字是利用可视化特点去构建词形与词义的关系,增加语素则旨在强调语义、凸显类别.异域概念一义多形现象较为普遍,这与书写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书写者的用字习惯、语音感知等有关.这些或为清代笔记词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海国四说》借词异质一义多形

    再议"名动包含"理论存在的逻辑问题

    常康杰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名动包含"理论是否存在逻辑问题这一论题,从东西方逻辑学传统比较、逻辑三段论推导、形式语法学句式分析、句法分布特征分析等角度分析,指出"名动包含"理论存在逻辑问题.进而提出现有争论并未涉及动词作主宾语所需的关键条件,在探讨动词名物化过程的同时,需要重点关注汉语中哪些类型的动词允许其他动词做其主宾语,由此为汉语词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名动包含理论甲乙分立东西方逻辑逻辑三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