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动精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动精品
运动精品

吴数德

月刊

1004-2644

ydjp12@sina.cn

18977182992

530031

广西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运动精品/Journal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查看更多>>《运动精品》(学术版)是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主要内容是刊载反映体育学术研究、运动竞赛训练、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大众体育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办刊宗旨:刊登体育科学论文;评介体育科研成果;传播民族体育特色;宣传体育训练成就;开展体育学术探讨;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报道教育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校园"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足球运动的发展

    华正春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足球运动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关注的焦点。"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足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足球精神和竞技意识,为校园足球注入新的活力。然而,从当前小学校园的现状来看"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足球运动实践,依旧面临着很多困境,为此对小学校园"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足球运动发展的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结合小学校园"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足球运动开展的实践,概括了其所面临的困境,分别从重视对校园足球场地设施进行完善;强化足球运动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创设,促进学生足球意识的提高;创新足球教学模式,促进足球教学和训练效果的提高;强化家校合作,促进足球共同体的形成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校园"一校一品"特色体育足球运动开展优化的策略。

    "一校一品"足球运动困境优化策略

    "五育融合"视域下研究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潘志昌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构建研究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体育素养由体育品德、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行为和体育认知 5 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 31 个三级指标构成。通过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发现在研究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体育品德对指标体系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行为和体育认知是研究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五育融合体育素养研究生评价体系

    过度保护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多重影响

    茹祥李旭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当代中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过度保护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从体育课程中过度保护现象的种类,过度保护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父母、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体育课程过度保护现象提出建议,帮助中小学体育课程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

    体育课程过度保护策略中小学生

    新文科建设背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藩篱与推进路径

    罗丹王世强杨鄂赖雨...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是助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为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指明新的方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重要环节,更应顺应新文科理念,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研究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存在思政育人目标模糊不清,目标重心有失偏颇;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难以融合,思政教育应用浅显且嵌入碎片化等现实藩篱。鉴于此,本研究依据新文科建设背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提出:坚定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勇担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使命;坚持融合创新发展,凝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合新动力;以新文科教育价值为导向,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等实践路径,力求在文科建设背景下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新文科课程思政高校体育教学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内涵、构成元素及培育路径研究

    马圆黄开放
    16-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高校体育事业持续繁荣的征途中,锻造一支卓越而专深的体育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元素及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得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由道德品质高尚、思政水平高超、理论知识丰富、运动技能卓越、科研能力突出、自我反思能力较强、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等七个方面所构成。并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培育路径:(1)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2)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3)丰富体育教师教学培训形式;(4)强化高校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5)注重高校体育教师多种能力的培养;(6)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新时期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构成元素培育路径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内江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张凤娟袁心雨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江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大学生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也备受关注。内江市有大学4 所,为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人数近 4 万人,大学生群体体育文化习惯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更为突出。因此,以内江市在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内江市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探究其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内江市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得出以下结论:内江市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和推广;学校体育环境、社会支持、个人兴趣和爱好、家庭环境和健康知识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和行为。

    体育强国建设内江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研究

    谭正坤张慈军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是一个永恒性的话题,安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具身认知视域下体育运动项目的心理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即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具身认知高校体育教学安全教育路径研究

    新课标指导下体育教学分层走班制路径分析

    曾庆为
    25-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体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探索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满足时代需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分层走班制教学特点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适切性加以分析,发现分层走班制教学满足实践背景要求,其以能力为划分标准、以兴趣为选择依据、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特点与体育教学要求、组织实践特点相吻合,并提出以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实现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目标、促进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的发展路径。

    新课标体育教学分层走班制义务教育

    高校智慧体育建设:动力要素、设计思路与模式选择

    周玺
    28-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高校智慧体育建设动力要素、设计思路和模式选择,旨在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创新与信息化管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方法研究高校智能体育建设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目前高校智慧体育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高校智慧体育建设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宏观发展环境、决策者行为、政府支持三体系。高校智慧体育建设总体规划设计要遵循总体思路和具体思路,选择智慧增长、智慧需求、一体化治理、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结论:高校智慧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精细化管理方式,时刻关注相关要素发展动态,了解高校智慧体育建设发展趋势及动力要素变化,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和改变高校智慧体育发展模式,提升高校生体质健康,推动高校体育智能化建设。

    高校智慧体育智能化建设模式健康

    《体育心理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张丽萍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课堂面授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深度参与性及创新性的培养。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作为《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分析混合式学习内涵的基础上,阐述混合教学模式对该课程的意义,从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线下课堂教授、课后线上拓展学习三个环节构建该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并以该课程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运用归因"为案例,分析混合教学的实施方法。旨在解决如何进行《体育心理学》课程混合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实现有效应用的问题。

    体育心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