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动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动与健康
运动与健康

季刊

2097-2288

武汉市江岸区兴业路136号

运动与健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在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陶燕刘改成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正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为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为体育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机遇。游泳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耐力素养具有很高的要求,人工智能在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训练中具有巨大潜力。本文从人工智能在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训练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入手分析,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游泳训练中的具体应用途径,进而通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验检测人工智能在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辅助训练有效促进了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提升,运动员对人工智能辅助训练表现出较高的认可度。

    人工智能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训练

    游泳运动在心理压力缓解中的作用研究

    王彬鑫廖顺利桑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压力是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威胁时所产生的自然反应,长期的累积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乃至心血管疾病等生理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游泳作为一种高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手段,如何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详细分析了游泳在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影响个体的内在机制。文中还讨论了游泳在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个性化的游泳方案、结构化的游泳课程设计、团体游泳活动的组织及水中治疗。同时还强调了在开展游泳干预时必须考虑的安全性、循序渐进、个体差异、情绪管理、综合干预等问题,并建议将游泳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综合这些措施,游泳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还能促进整体的幸福感。

    游泳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激活后增强效应在不同时间点对游泳蹲踞式出发离台阶段的影响研究

    吕嘉仪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简称PAP)是当今热身准备及体能训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通过下肢85%1RM杠铃深蹲抗阻训练诱导PAP对游泳出发的影响,探索PAP在不同时间点对游泳蹲踞式出发的影响,同时探索游泳运动员赛前激活、热身方式。研究发现,85%1RM杠铃深蹲不同时间点的PAP对游泳蹲踞式出发离台阶段有不同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85%1RM杠铃深蹲诱导6min后测及9min后测优于3min后测和12min后测。同时发现实验组在85%1RM杠铃深蹲的诱导下,离台阶段垂直力峰值以及后蹬板力峰值较水平力峰值增强对比更为显著。

    游泳游泳出发激活后增强效应

    运动生物力学在长跑人群下肢运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左晨旭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探讨了长跑人群中下肢运动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应用。通过收集和分析长跑者的运动数据,结合生物力学原理,深入研究了长跑过程中下肢的运动模式、力量分布和损伤风险。研究发现,长跑人群下肢损伤的发生与多种生物力学因素有关,如足部着地方式、跑步速度、跑步路面等。这些因素在长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运动员的损伤风险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通过改变训练方法和选择合适的运动鞋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长跑人群下肢损伤的风险。

    长跑运动下肢运动损伤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江聂成刘一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在长期高血糖影响下使周围神经病变或坏死,出现麻木或感觉异常的临床表现(如针刺感),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疼痛、足部溃疡、坏疽以致截肢,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运动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具有低成本、高疗效,综合促进身体健康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运动与DPN的文献,从不同运动方式对DPN患者的影响效果出发,对当前运动在DP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运动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脑卒中足内翻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研究

    何显峰王继硕刘西森张冬...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脑卒中疾病的现状,为了提高我国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行走能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对其发展需求和改进之处进行总结,发现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方式治疗。希望该研究成果能为我国脑卒中足内翻疾病治疗提供较为理想的方法。

    脑卒中康复训练针刺足内翻

    运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张欣怡李婉玲施吴涵宗张楠...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死因,有研究表明,运动对于慢性心衰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被彻底发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以"运动改善心衰"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exercise improves heart failure"为关键词在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经筛选、质量评定后,进行系统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本文总结了运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慢性心衰患者可用的运动方式、运动对心脏的潜在有害影响,目的是为给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制订科学的运动方式提供依据,为慢性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运动模拟因子。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疗法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状态中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探究

    严巍胡春霞马璐瑶王晨...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颈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代大学生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以防治为主,一般比较保守,有多种方式。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颈椎病运动康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运动训练在防治颈椎病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改善大学生颈椎健康状况提供借鉴。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运动康复

    孕妇步态变化对下肢关节负荷的影响及运动干预策略研究

    周雅轩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孕期的进展,孕妇的体重和身体重心发生变化,导致孕妇步态发生适应性调整,以维持身体平衡和减少能量消耗。然而,这些调整同时也增加了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负荷,会对孕妇的下肢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减轻关节负荷,预防关节疼痛和损伤,应对孕妇步态变化加强监测和管理。通过运动干预孕妇步态,不仅能够增强孕妇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还能有效减轻下肢关节的负荷,对于预防下肢关节损伤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孕妇步态下肢关节负荷影响因素运动干预

    趣味性有氧运动结合健康膳食对小学生肥胖的干预效果及体脂代谢的影响研究

    张明轩高刚马路遥郭宗承...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趣味性有氧运动结合健康膳食对小学生肥胖的干预效果及体脂代谢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9月—2023年8月某校107名肥胖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趣味性有氧运动结合健康膳食干预。比较两组微循环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体脂代谢、满意度。研究发现,观察组微循环功能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与体脂代谢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趣味性有氧运动结合健康膳食干预能改善肥胖小学生体脂代谢,缓解其机体微炎症状态,并提高其微循环功能,具有较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趣味性有氧运动健康膳食小学生肥胖体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