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动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动与健康
运动与健康

季刊

2097-2288

武汉市江岸区兴业路136号

运动与健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科康复中运动疗法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钱聪张寅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疗法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采用对照试验法,观察组接受基于运动疗法的康复方案,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康复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指标、疼痛缓解指标和生活质量提高指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该研究证实了运动疗法在骨科康复中的显著优势,为骨科康复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手段。

    骨科康复运动疗法临床价值

    有氧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研究

    杨帆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差均出现下降,且观察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有氧运动治疗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为我国Ⅱ型糖尿病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有氧运动治疗Ⅱ型糖尿病血糖

    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疗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黄洋陈诗颖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中轴骨骼,并可累及外周关节、肌腱韧带附着点及其他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疗法是重要的AS非药物治疗形式。本文对各种形式的运动疗法与管理形式进行分析,探究这些运动疗法对AS患者的影响。有效改善AS患者的运动疗法可分为有氧运动、拉伸锻炼和其他运动疗法。其他运动疗法包括全面姿势重塑、多模式运动计划、太极运动。运动疗法的局限性表现在AS患者运动依从性低,且各类形式AS运动疗法的最佳剂量尚未得知,由此建议加强太极运动运用于AS患者的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研究

    李智恒李晓欣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研究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从运动干预效果、类型、强度、时间与频率等方面,阐述运动疗法的特征。以"高强度运动""原发性高血压""有氧运动""阻力运动""联合运动"等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发现,适度的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项生理指标存在积极影响。运动疗法在非药物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但运动处方需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运动疗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原发性高血压

    血流限制训练对外周血管功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杜云菲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流限制结合低强度抗阻运动,为无法从事高强度抗阻运动的人群提供了一个更加适合且高效的选择。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通常是使用气动袖带应用于运动肢体的近端进行训练。它能够限制静脉回流,减少动脉流入,改变中枢和外周血流动力学,增加代谢压力。目前,血流限制训练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结合有氧运动或低强度抗阻运动,主要应用人群有普通健康人群、运动员、运动能力低下人群、老年人及卧床的患者。因此,研究清楚血流限制训练对外周血管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至关重要。然而,血流限制训练对外周血管功能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国内外就血流限制训练对外周血管功能的影响展开综述,旨在为血流限制训练的应用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血流限制训练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动脉顺应性

    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刘宇轩刘华筝朱树义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24年3月到6月某三甲医院85名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数据并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一般资料信息中仅合并症个数有显著差别(P<0。05);干预后患者的体力活动有显著变化(P<0。01);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变化(P<0。01),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患者的体力活动、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生活质量运动干预

    高校教职工脊柱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于淑月李昕玥段晓琴蔺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高校教职工潜在的脊柱健康问题,明确其危险因素,特招募120名吉林大学教职工,对其脊柱健康状况进行主观问卷与客观评估。调查发现,57%教职工静态姿势评估前面观、侧面观、后面观存在不同程度异常;29%的教职工前屈运动时脊柱双侧不对称;43%的教职工存在脊柱多节段前屈异常;颈椎向右旋转运动模式异常、棘突连线偏离中线(P<0。05)可作为前屈试验阳性的预测指标。由此可见,高校教职工普遍存在姿势不良,且与其脊柱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姿势评估高校教职工脊柱健康骨骼肌肉系统康复

    运动处方锻炼对肥胖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邵逸飞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超重大学生试验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BMI值的差异,探究运动处方训练对肥胖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指导学生科学减脂和改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内蒙古财经大学2022级在校肥胖大学生69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自我效能感调查。经过14周课程试验研究显示,69名受试者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P<0。05)。其中,男子中长跑这一运动学数据显著优于试验前(P<0。05),其他运动学指标,除女子立定跳远外均有所提高。

    运动处方大学生肥胖自我效能

    小学体育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法创新——以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中心小学为例

    周明军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体育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实践中存在教师理念不清、教学手段不足等问题。为此,可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丰富教学资源,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建立心理健康评估与辅导机制,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升,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管理能力。

    小学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新质生产力助推家庭体育发展路径分析

    王鑫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体育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新质生产力在助推家庭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助推家庭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家庭体育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质生产力助推下,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与家庭体育融合新模式,信息技术与家庭体育融合新业态,家庭体育产品与服务融合新产业,社交网络与家庭体育融合新领域等发展路径,推动家庭体育科学健康发展。

    新质生产力家庭体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