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右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右江医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右江医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黄照权

双月刊

1003-1383

youjiangyixue@163.com

0776-2825575

533000

广西百色市中山二路18号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内

右江医学/Journal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右江医学》杂志创刊于1972年,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题写刊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主办。刊号:ISSN 1003-1383,CN 45-1126/R,刊物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栏目有论著与临床报道、文献综述、预防医学、祖国医学、卫生管理、医学教育、经验介绍、病案讨论、误诊分析、病例报告、临床护理等,以面向基层人员、报道地方医药、突出实用技术为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SLC9A3-AS1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蒲俊霞史俊豪单杰邓益斌...
    385-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lncRNA SLC9A3-AS1 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意义和其参与HCC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37 例HCC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以及HCC细胞RNA,利用qRT-PCR检测lncRNA SLC9A3-AS1 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lncRNA SLC9A3-AS1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HCC的诊断效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lncRNA SLC9A3-AS1 结合的RNA结合蛋白,并绘制韦恩图,分析lncRNA SLC9A3-AS1 与结合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蛋白表达与HCC病理分期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lncRNA SLC9A3-AS1 在HC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相关(P<0.05).lncRNA SLC9A3-AS1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9(95% CI:0.796~0.886).韦恩图显示 5 个与 lncRNA SLC9A3-AS1 潜在结合的蛋白:hnRNPA1、YTHDC1、RBM4、NONO 和 RBMx,其表达与 lncRNA SLC9A3-AS1 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随着HCC分期的进展,不同分期的RNA结合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M4、NONO和 RBMx低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lncRNA SLC9A3-AS1 在HCC中下调,有望作为HC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并且可能通过与RNA结合蛋白互作调控HCC进展.

    lncRNASLC9A3-AS1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RNA结合蛋白

    老年人胫腓骨骨折特征及就医经济负担研究

    黄承夸赵彤廖正文陆文德...
    39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百色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经济负担.方法 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百色市人民医院 2021 年老年人胫腓骨骨折住院患者,通过病因分析了解老年人胫腓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测算其住院医疗成本和结构,为预防老年人胫腓骨骨折、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 98 例,其中男性 57 例(占 58.2%),女性 41 例(占 41.8%),性别比为 1.39∶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 岁,最大年龄为 88 岁.伤害事故特征为:道路交通事故(占 46.94%)、跌倒(占 31.63%)和坠落(占 16.33%)是前三位致伤原因,约占总病例数的 95%,一年之中春冬两季伤害发生率最高(62.24%).骨折临床特征: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分别占 11.22%和 88.78%,胫腓骨远端骨折(30.61%)、胫骨骨干骨折(26.53%)、胫骨平台骨折(22.45%)是前三位主要损伤类型.胫腓骨骨折总医疗成本为 292.7 万元,人均住院费用为 29 871 元,其中医保参与支付仅54 例占55.10%,实际报销比例平均为55.6%,报销比例最高为92.49%.因老年人胫腓骨骨折陪护造成的损失约为 23.5 万元,人均照护成本 2398 元.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跌倒和坠落是老年人胫腓骨骨折入院的前三位致伤原因,应提高老年人驾驶两轮车辆及日常劳作的自我安全意识,加强健康预警和教育;医药费用自付比例高且医保实际报销不高,家人照护负担较重,应增强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险的缴费意愿,呼吁社会多方渠道减轻老年人的医疗经济负担.

    老年人胫腓骨骨折经济负担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CARDS TX、HMGB1、TLR2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玉琴王喆丁莹储矗...
    399-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 TX)、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Toll样受体 2(TLR2)表达,探讨其在MP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5 例MPP病例组及 20 例对照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ARDS TX、HMGB1、TLR2、TLR4、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表达,体外检测不同浓度CARDS TX刺激下HMGB1、TLR2 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PP 组LYM绝对值计数、PA、CD3+、CD3+CD4+、CD3+CD8+、CD3-CD19+、NK cell、CD19+CD23+明显下降,CRP、LDH、D-二聚体、IgA、IgG、IgM、CARDS TX、HMGB1、TLR2、MyD88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0.001).CARDS TX刺激后HMGB1、TLR2 的表达升高,且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ARDS TX可能通过HMGB1-TLR2-MyD88 途径参与肺炎支原体(MP)的致病.

    肺炎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

    36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分析

    易雪丽陈晓颖滕元姬罗斌...
    405-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2020-2022 年分离自临床的 36 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为医院感染防控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的 36 株CRKP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性,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常见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使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种类.结果 36 株CRKP对除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之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超过 90%,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为 33.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 63.9%,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 61.1%.blaKPC 携带率为 63.89%,blaNDM 携带率为19.44%,blaTEM 携带率为75.00%,blaCTX-m 携带率为16.67%,blaSHV 携带率为91.67%,blaAmpc 携带率为 5.56%,未检出携带blaOXA-48 的菌株.表型检测显示有 34 株菌产碳青霉烯酶,其中 23 株单产A类酶,10 株单产B类酶,1 株同时产A类酶和B类酶.结论 通过对常见CRKP耐药性及基因表型进行调查可以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沈宗欢姚志斌王瑢
    4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 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8月—2022 年 8 月行传统救治模式的 96 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前组);再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 年 9 月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 96 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救治效果[从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方面评估]、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反应用时、院内急诊用时、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于救治前后,比较损伤严重程度[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与实施前组比较,实施后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更低,家属满意度更高(P<0.05);实施后组院前急救反应用时、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且院内急诊用时长于实施前组(P<0.001);实施后组患者ISS评分低于实施前组(P<0.001).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具有高效、快速等优势,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

    严重创伤传统救治一体化救治救治效果救治时间

    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关系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

    李堂潘正故刘敏万光阳...
    417-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中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 年 1 月 1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诊断有糖尿病、泌尿系结石及同期在体检中心常规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分别设为糖尿病组、结石组、对照组(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和非结石健康对照组),记录各组的性别、年龄、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血脂异常、是否有肾功能异常、是否有泌尿系结石等指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基线水平后,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的结石发生率,结石组与非结石健康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生率,探究临床真实世界中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结果 经过校正组间性别、年龄、血脂水平、肾功能水平的差异后,糖尿病组患者的泌尿系结石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11.63% VS 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61,P<0.001);结石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高于非结石健康对照组(15.70% VS 1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1,P<0.001).结论 临床真实世界中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发病存在密切的关系,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有效干预可能有利于泌尿系结石的预防.

    糖尿病泌尿系结石倾向性评分匹配真实世界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丽娇陆柳雪黄小梅邓惠英...
    423-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寻找对策,为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2 月对百色市某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 193 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结果 COPD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程度排名前三位依次为COPD急性加重期预防(93.78%)、用药护理(89.64%)、功能锻炼指导(89.12%).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居住地、医保类型、患病时长、住院次数、自理能力、有无人工气道是 COPD 患者"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COPD患者对"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程度高,在制订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和服务项目时,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COPD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让其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肺康复

    髂静脉支架术后血栓预防策略比较

    索飞飞庞宏永田珂
    430-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髂静脉支架置入后不同药物方案预防支架内血栓的疗效及出血风险,探讨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栓的药物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2021 年 6 月就诊的 97 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置入支架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抗凝组为利伐沙班 20 mg组(组 1,31 例),抗凝+抗板组为利伐沙班10mg+阿司匹林组(组2,37 例),抗板组为单纯阿司匹林组(组3,29 例).术后用药疗程12 个月,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24 个月)随访三组彩超或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判断髂静脉支架内血栓情况.同时,比较三组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97 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24 个月时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抗板组(组 3)为 27.59%,抗凝组(组 1)为 9.68%,抗凝+抗板组(组 2)为 2.70%,三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板组(组 3)总出血率为 10.34%,抗凝组(组 1)为 29.03%,抗凝+抗板组(组 2)为 32.43%,三组总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 1+组 2 总出血率为 30.88%,高于组 3 的 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 1、组 2、组 3 三组轻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25.81%、27.03%和 6.90%(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23%、5.41%和 3.45%(P>0.05).结论 利伐沙班 10 mg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髂静脉支架内血栓疗效更好,能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提高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且出血风险未明显增加,在预防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利伐沙班阿司匹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支架内血栓

    动静脉序贯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余巧燕魏孟丽刘俊中王妮妮...
    435-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静脉序贯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月至 2022 年 2 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 134 例超溶栓时间窗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非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5~16 分的患者共 80 例,分为观察组(经动脉导管超选择性灌注替罗非班后序贯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即动静脉序贯应用替罗非班)44 例和对照组(直接静脉泵入替罗非班)36 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 7 d、14 d时的NIHSS评分、有效率、出血率及病死率,并分析 90d良好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7 d、14 d时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1% vs 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0,P=0.038).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死亡事件发生,无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90 d预后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良好预后与动静脉序贯应用替罗非班[比值比(OR)=3.082,95% 置信区间(CI)为(1.025,9.263),χ2=4.017,P=0.045]、基线NIHSS评分[OR=1.230,95% CI(1.027,1.475),χ2=5.036,P=0.025]相关.结论 在超溶栓时间窗的非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且基线NIHSS评分 5~16 分患者,动静脉序贯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替罗非班动脉灌注序贯治疗

    基于MRI征象、免疫组化及免疫炎症指标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黄振东李瑞雄杨莹钟春燕...
    440-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RI征象、免疫组化及免疫炎症指标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 57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淋巴结活检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简称转移组)及非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简称非转移组),分别对比两组术前MRI征象、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炎症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术前MRI征象、病理免疫组化及免疫炎症指标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总共收集57 例患者,其中转移组 24 例,非转移组 33 例,转移组的年龄、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肿瘤长径、肿瘤强化方式、Ki-67的表达、NLR、PLR与非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0.01),相关分析显示,淋巴结短径、肿瘤长径、肿瘤强化方式及Ki-67 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分别为 0.515、0545、0.377、0.484,P<0.05),长短径比与腋窝淋巴转移呈负相关(r=-0.69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肿瘤长径、肿瘤强化方式、Ki-67、NLR、PL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540、0.801、0.908、0.818、0.680、0.741、0.590、0.605.结论 MRI征象、免疫组化及免疫炎症指标对判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证据.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磁共振成像免疫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