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伊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军

季刊

2097-0522

xb@ylsy.edu.cn

0999-8120432

835000

新疆伊宁市解放西路448号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l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百”、“两为”方针,立足本院,面向全国,突出边疆、多民族和师范院校的特点,及时反映我院各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读者对象包括大学、中小学教师、科研人员及其他专业和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周期间歇控制下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

    吴奥美陈展衡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矩阵分析和Lyapunov稳定性分析理论,降低了间歇通信的周期性,给出了非周期间歇控制策略,得出非周期间歇控制下二阶多智能体系统领导-跟随一致性问题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间歇控制

    一类潜伏期和染病期具有不同传染率的SEIQR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

    卜令杰马培兰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一类潜伏期具有饱和传染率且染病期具有双线性传染率的SEIQR流行病模型,求得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并证明了当R0<1时,模型存在唯一的无病平衡点P0且P0全局渐近稳定;当R0>1时,模型存在两个平衡点,无病平衡点P0 不稳定,且当2Aβ1<md时,地方病平衡点P∗全局渐近稳定.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并讨论了隔离对传染病模型的影响.

    潜伏期传染期隔离基本再生数

    基于Lingo下的连铸切割的在线优化

    徐芹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割是连铸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切割损失的大小以及成品钢坯长度与用户目标值的接近度,是切割工艺优劣的重要指标.根据实际生产的切割工艺参数,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连铸切割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求解,得出损失最小的切割方案,实现了连铸切割的设计与优化.

    连铸切割切割损失数学模型Lingo优化

    伊犁师范大学获批2024年度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又有新突破!

    伊犁师范大学科研处
    24页

    椭圆形中空软颗粒堆积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陈巧悦麦兴鸿丁明明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椭圆形中空软颗粒自由下落过程形成的堆积结构进行模拟和数值分析,采用3个重要参数来描述软颗粒堆积结构,即填充率ρ、径向分布函数g(r)、配位数n.结果表明,堆积结构的填充率ρ与长径比η是非线性关系,填充率ρ与弹性模量E有单调递减关系,径向分布函数g(r)的尖锐峰表现出随着长径比η的增加而向左平移的特性,长径比η=1.0的圆形软颗粒取向是无序的,而长径比η ≠ 1.0的椭圆形软颗粒取向是有序的,大部分软颗粒的长半轴都倾向于水平方向.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细胞等软物质堆积结构的几何和拓扑性质的理解,为分析软球壳等活组织和材料提供了计算依据.

    椭圆软颗粒堆积结构有限元分析长径比η弹性模量E

    模型化研究YAP与Notch信号间的串扰动力学

    张菁菁苏瑞赵新军郭秀珍...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相对完整的理论模型,研究YAP(Yes-Associated Protein)与Notch信号间的串扰动力学.研究发现,YAP激活可诱导Notch信号表达提升,增强的Notch信号会间接导致YAP表达减弱,揭示了YAP与Notch调控信号间的串扰相互作用.基于本文模型结果可以预测,当YAP与Notch信号串扰存在时,YAP会诱发Notch信号异常;同理,Notch信号异常也会致使YAP信号通路受到影响,在正常细胞反应过程中,YAP与Notch信号动态协同调节细胞进程,这一结果可用于预测存在YAP与Notch信号异常激发的病变.本文所得理论结果符合实验观测,进一步深刻揭示了YAP与Notch信号间串扰动力学的物理机制,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YAP与Notch信号串扰调控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YAPNotch调控串扰动力学

    Y0.97Zr1-xTixO2:Eu0.0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

    姚庆华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吐尔逊·艾迪力比克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Y0.97Zr1-xTixO2:Eu0.03(x=0.2,04,0.6,0.8,1).并且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荧光粉进行了物相分析,确定了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在室温下研究了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荧光粉在394 nm近紫外光激发条件下产生了3个强发射峰,峰值全部位于580~620 nm范围内.通过在611 nm监测条件下获得的激发光谱,可以知道荧光粉在280~330 nm范围内以及394 nm和467 nm处具有很强的激发强度,与近紫外白光LED激发范围匹配.研究表明,该荧光粉可用作近紫外白光LED的红色荧光材料,在防伪、太阳能发电及照明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红色荧光粉激发光谱白光LED紫外激发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薰鲁香挥发油抗炎机制

    项文田赵志强田雪王俊龙...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并结合细胞实验探究薰鲁香挥发油治疗炎症的关键靶点和作用机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和查阅文献获取薰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关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薰鲁香挥发油抗炎的潜在靶点和通路,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部分薰鲁香挥发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预测上述化合物为抗炎的物质基础.综合运用柱色谱及现代波谱技术,从薰鲁香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2个量丰的单萜化合物6,6-dimethyl-4-methylidenebicyclo[3.1.1]heptane-2α,3β-diol和6,6-dimethyl-4-hydroxy[3.1.1]hept-2-ene-2-carboxylic acid,在LPS刺激细胞炎症模型中表现出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相当的活性.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薰鲁香挥发油单萜

    改性生物炭对于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研究进展

    董润泽李志刚李咨萱王凯玲...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水中污染物吸附材料.该文对现有的生物炭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去除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对生物炭的改性方法,生物炭对磺胺类抗生素去除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应对水环境中多种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筛选出最合适吸附材料.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产业流程化尽早应用于环境污染整治问题中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改性生物炭磺胺类抗生素吸附

    融合支持向量内积与模糊搜索算法的区块链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杨光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支持区块链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密文搜索功能,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内积与模糊搜索算法的搜索方案,并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和倒排索引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分析数据显示,该方法相比于去中心化联合关键字搜索方案和多权限属性的加密关键词搜索方案,密文生成时间分别减少了95%和73%,查询时间分别减少了0.05 ms和0.06 ms.结果表明,融合支持向量内积与模糊搜索算法的区块链安全管理方法在时间消耗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并且能够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搜索结果,对于提高搜索效率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持向量内积模糊搜索区块链安全管理对称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