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疑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马智

月刊

1671-6450

ynbzz@163.com

0311-85901735

050035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疑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CSTPCD
查看更多>>《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miR-183-3p、miR-495-3p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毕昕牛中喜闫睿岳泓旭...
    769-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miR-183-3p、miR-495-3p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胸外科诊治食管癌患者105例作为食管癌组,随访3年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亚组80例和死亡亚组25例;另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取qRT-PCR 法检测血清 miR-183-3p、miR-495-3p 表达;绘制 Kaplan-Meier 曲线分析血清 miR-183-3p、miR-495-3p 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83-3p、miR-495-3p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食管癌组血清miR-183-3p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miR-495-3p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t/P=8.760/<0.001、4.054/<0.001);死亡亚组血清miR-183-3p表达高于存活亚组,血清miR-495-3p表达低于存活亚组(t/P=3.655/<0.001、4.210/<0.001);miR-183-3p高表达患者低分化程度、AJCC临床Ⅲ~Ⅳ期比例高于miR-183-3p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P=10.680/0.001、4.246/0.039);miR-495-3p高表达患者中高分化程度、AJCC临床Ⅰ~Ⅱ期比例高于miR-495-3p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P=5.341/0.021、9.320/0.002).miR-183-3p 高表达患者 3 年生存率(67.92%)低于 miR-183-3p 低表达患者(84.62%),miR-495-3p 低表达患者 3 年生存率(64.81%)低于 miR-495-3p 高表达患者(88.24%)(x2/P=5.279/0.022、9.351/0.002).血清miR-183-3p、miR-495-3p及二者联合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63、0.737、0.86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564/0.010、2.011/0.043).低分化、AJCC 临床分期 Ⅲ~Ⅳ期、miR-183-3p 高表达、miR-495-3p 低表达为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6.628(2.278~19.288)、5.803(2.261~14.897)、5.130(2.187~12.034)、6.152(1.951~19.401)].结论 食管癌患者血清 miR-183-3p 呈高表达,miR-495-3p 呈低表达,二者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和AJCC临床分期有关,且可作为预测预后的生物指标.

    食管癌微小RNA-183-3p微小RNA-495-3p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

    774页

    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刘文罗继文杨艳刚任杰...
    775-778,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对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8月-2023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诊治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支持治疗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研究组常规支持治疗及兰索拉唑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术后、治疗4周后消化功能相关指标(Gas、MTL、CGRP)及血清炎性相关指标(IL-4、IL-6、IL-17、IL-23)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Gas及MTL均高于对照组,CGRP低于对照组(t/P=9.550/<0.001,7.735/<0.001,12.398/<0.001);血清 IL-6、IL-17 及 IL-2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 高于对照组(t/P=13.039/<0.001,22.533/<0.001,7.635/<0.001,7.682/<0.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及雷贝拉唑均能显著缓解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其中兰索拉唑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消化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疗效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复发性食管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潘广鹏田嘉安刘燕张鑫...
    779-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复发性食管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腹放疗科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复发性食管癌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医院行单纯性IMRT的复发性食管癌患者33例纳入对照组.2组均治疗6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比较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3+)、CD4细胞(CD4+)、CD8细胞(CD8+)]、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录因子阴阳1(YY1)]、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7%vs.75.76%,x2/P=4.632/0.031);治疗6周后,2组CD3+、CD4+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低于对照组(t/P=4.598/<0.001,3.317/<0.001,4.664/<0.001);治疗 6 周后,2 组血清 VEGF、MMP-9、YY1、CA125、CEA、SCC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7.229/<0.001,6.388/<0.001,6.157/<0.001,5.322/<0.001,5.116/<0.001,2.479/0.016);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肿瘤增殖相关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复发性食管癌放疗卡瑞利珠单抗T淋巴细胞肿瘤标志物疗效

    血清sIL-2R、Eotaxin-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汝童王裕麟胡晓翠康雪兰...
    784-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嗜酸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表达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11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胃部良性病变患者107例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sIL-2R和Eotaxin-1水平;Hp检测仪检测Hp感染率;采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清sIL-2R、Eotaxin-1水平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sIL-2R和Eotaxin-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8.417、7.287,P均<0.001);在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以及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血清中sIL-2R和Eotaxin-1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以及TNM 分期为 Ⅰ+Ⅱ 期患者(sIL-2R:t/P=2.966/0.004、3.164/0.002、2.631/0.010;Eotaxin-1:t/P=2.232/0.028、2.509/0.013、2.613/0.010);研究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x2=16.069,P<0.001);伴有Hp感染的患者血清sIL-2R和 Eotaxin-1 水平均高于 Hp 阴性患者(t/P=2.111/0.037、5.994/<0.001);Hp 感染与血清 sIL-2R 和 Eotaxin-1 水平均呈正相关(r=0.405、0.515,P均<0.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sIL-2R、Eotaxin-1水平升高,两者与Hp感染存在正相关性.

    胃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嗜酸细胞趋化因子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血清CST1、JAM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预后价值

    梁凯孟铖张世荣蒋丹萍...
    788-79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ST1)、连接黏附分子2(JAM2)的表达及其对NSCL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SCLC患者112例作为NSCLC组,以肺良性疾病患者60例为非NSCLC组,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ST1、JAM2水平;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CST1、JAM2表达水平NSCLC患者的预后差异;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ST1、JAM2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NSCLC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NSCLC组患者血清CST1水平较高,而血清JAM2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1 154.772/<0.001,354.830/<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ST1较高、血清JAM2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8.842/<0.001,10.070/<0.001,18.243/<0.001,23.365/<0.001);CST1 高表达亚组及低表达亚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00%(30/60)、71.15%(37/52),2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x2=5.897,P=0.015);JAM2高表达亚组及低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40/55)、47.37%(27/57),2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x2=7.299,P=0.007).肿瘤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血清CST1高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JAM2 高是保护因素[HR(95%CI)=1.610(1.007~2.505),2.263(1.151~6.100),2.522(1.406~4.563),0.557(0.368~0.844)];血清 CST1、JAM2 及二者联合预测 NSCLC 预后的 AUC 分别为 0.816、0.862、0.924,二者联合大于血清CST1、JAM2各自单项的AUC(Z=5.123、4.012,P均<0.001).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ST1升高,JAM2降低,与不良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两者联合对NSCLC的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连接黏附分子2诊断预后

    宫颈癌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对癌肿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

    克热曼·牙库甫玛丽亚木古丽·克依木韩涛苏莱娅·胡赛音...
    79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对癌肿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根据治疗后1年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分为未复发组(n=86)和复发组(n=22).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宫颈癌疾病特征、自身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患者脉管癌栓及深肌层浸润比例高于未复发组(x2/P=4.923/0.027、4.284/0.038);复发组患者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均低于未复发组,全身免疫炎性指数(SII)水平高于未复发组(t/P=4.117/<0.001、2.680/0.009、3.709/<0.001);CA125 及 CA199 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t/P=2.040/0.044、2.586/0.011);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颈癌患者CD4+/CD8+比值高、NK细胞比例高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95%CI)=0.019(0.010~0.048)、0.621(0.453~0.852)],SII、CA125 水平高均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1.080(1.003~1.160)、1.042(1.009~1.076)];CD4+/CD8+比值、NK 细胞比例、SII、CA125 及四项指标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682、0.730、0.661、0.914,四项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234/<0.001、5.113/<0.001、4.512/<0.001、5.452/<0.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较差、肿瘤标志物水平较高均提示患者存在复发风险,持续监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及时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肿瘤复发,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宫颈癌癌肿根治术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复发

    动脉与静脉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研究

    赵辉何玥朱丽荣王益勤...
    798-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与静脉2种给药途径的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共7家北京地区三甲医院入院接受NACT联合宫颈癌根治术(RH)治疗的Ⅰ B2/ⅡA2期(FIGO2009)宫颈癌患者17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按不同化疗方案分为动脉给药组104例和静脉给药组7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及临床结局差异,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的差异.结果 动脉给药组化疗后总有效率与静脉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率低于静脉给药组(x2/P=6.311/0.010).动脉给药组化疗后血红蛋白低于静脉给药组,骨髓抑制程度轻于静脉给药组(t/x2=2.864、2.299,P=0.005、0.022).动脉给药组根治术后仍需补充放疗的比例低于静脉给药组(x2=8.029,P=0.003).结论 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动脉化疗在减少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及术后补充放疗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给药途径同步放化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KCNQ10T1、miR-192-5p与白蛋白尿短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王秀秀杨颖任通许爱梅...
    803-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KCNQ1反向链/反义转录物1(LncRNA KCNQ1OT1)、微小核糖核酸-192-5p(miR-192-5p)与白蛋白尿短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收治的DN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根据2次检测(间隔6个月)24 h尿白蛋白及SCr水平分为未进展亚组(n=78)和进展亚组(n=24),根据随访1年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84)和预后不良亚组(n=18),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5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血清 LncRNA KCNQ1OT1、miR-192-5p 相对表达量;Pearson 法分析 LncRNA KCNQ1OT1 与 miR-192-5p 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KCNQ1OT1,miR-192-5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LncRNA KCNQ1OT1水平升高,miR-192-5p水平降低(t/P=17.619/<0.001、16.120/<0.001);与未进展亚组比较,进展亚组血清LncRNA KCNQ1OT1水平升高,miR-192-5p水平降低(t/P=7.698/<0.001、9.485/<0.001);与未进展亚组比较,进展亚组患高血压比例降低及FPG、HbA1c、BUN、SC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P=9.835/0.002,t/P=2.593/0.011、2.356/0.020、4.582/<0.001、3.139/0.002);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血清LncRNA KCNQ1OT1水平升高,miR-192-5p 水平降低(t/P=7.602/<0.001,9.380/<0.001);LncRNA KCNQ1OT1 与 miR-192-5p 呈负相关(r/P=-0.452/<0.001);高血压、血清LncRNA KCNQ10T1水平升高为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危险因素[OR(95%CI)=1.532(1.058~2.219)、1.638(1.100~2.438)],miR-192-5p水平升高为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保护因素[OR(95%CI)=0.671(0.517~0.871)];LncRNA KCNQ1OT1、miR-192-5p 以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 AUC 分别为 0.808、0.822、0.896,联合预测显著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P=2.030/0.042、2.116/0.034).结论 DN患者血清LncRNA KCNQ1OT1水平升高,miR-192-5p水平降低,两者均为DN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影响因素,且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

    糖尿病肾病长链非编码RNAKCNQ1反向链/反义转录物1微小核糖核酸-192-5p白蛋白尿短期进展预后

    LncRNA ZEB1-AS1和LncRNA SOX2OT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何德娇凌娜李正翔乔玲...
    809-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反义链1(LncRNA ZEB1-AS1)和长链非编码RNA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重叠转录本(LncRNA SOX2OT)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2021年11月-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DN患者106例为DN组,并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亚组43例(<30 mg)、微量蛋白尿亚组39例(30~<300 mg)、大量蛋白尿亚组24例(≥300 mg),另选取同期医院单纯糖尿病患者106例作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水平;Pearson法分析LncRNA ZEB1-AS1和LncRNA SOX2OT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影响DN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因素.结果 DN组血清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水平低于对照组(t=11.471、10.257,P均<0.001).血清LncRNA ZEB1-AS 1、LncRNA SOX2OT比较,正常尿蛋白亚组>微量尿蛋白亚组>大量尿蛋白亚组(F=58.720、117.722,P均<0.001),BUN、SCr、UA水平比较,正常尿蛋白亚组<微量尿蛋白亚组<大量尿蛋白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493、595.589、53.178,P 均<0.001);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分别与 BUN、SCr、UA 呈负相关(r=-0.487、-0.498、-0.521,-0.527、-0.515、-0.534,P 均<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及高BUN、SCr、UA水平是影响DN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OR(95%CI)=1.672(1.128~2.479)、2.839(1.534~5.253)、2.754(1.512~5.017)、2.693(1.464~4.954)],高 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 是保护因素[OR(95%CI)=0.875(0.798~0.959)、0.898(0.832~0.969)].结论 血清 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水平与DN患者肾功能有关,可能是评估DN患者肾功能的潜在指标.

    糖尿病肾病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反义链1长链非编码RNA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重叠转录本肾功能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