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孟卫东

季刊

1009-2692

xbskb@ysu.edu.cn

0335-8047985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学报哲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燕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哲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文化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和学术评论,尤其欢迎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的争鸣文章,欢迎对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思潮、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本刊立足燕山大学,面向全国。热忱欢迎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动者-结构"行政体制变迁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影响研究

    戴斌殷英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和民生导向的改革,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基于结构化理论构建了"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大众消费者等行动主体视角,重点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和旅游领域行政体制结构与多元主体的互动、互构及其演化进程.行政主体从具体领导、宏观管理到发展促进,供给主体从单一到多元、从自发成长到规范创新,消费主体从少数到大众,将文化和旅游建成了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党领导下的多轮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文旅融合体制改革结构化理论

    文旅深度融合下市场主体融通创新战略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李彬毕媛媛张阳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需要重视和发挥文旅市场主体的创新驱动作用.文章提出文旅市场主体采用融通创新战略是推动文旅融合走向深入的重要战略,基于融合创新视角,构建了市场主体融通创新战略及价值共创和数智化赋能两条实施路径的理论框架,进而分析旅游演艺市场中三个典型案例实践.

    文旅融合融通创新市场主体价值共创数智化

    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机理与发展路径

    宋昌耀霍蕙苓康泽华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高质量文旅融合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解析文化软实力的结构维度,提出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保障力,并进一步总结文旅资源融合增强文化凝聚力、文旅业态融合提升文化创新力、文旅市场融合扩大文化辐射力、文旅交流融合加强文化传播力、文旅服务融合夯实文化保障力等主要机制;其次,剖析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问题,指出文旅融合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效用不显著、文旅融合品牌特色优势不突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入境旅游不景气、文旅融合体制机制边界不清晰,这些关键问题制约文化软实力发展.在提炼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发展建议,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参考.

    文旅融合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高质量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王庆喜胡安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构建数字经济评价体系测度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进规律,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2011-2018 年间我国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地区间发展差异逐步缩小.数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提高、研发创新、对外开放度提高和城镇化建设均有助于促进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时空演进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基于TOE理论的数实经济深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张春玲王鸿斌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TOE理论框架建立数实经济深度融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ISM-ANP-MICMAC模型对数实经济融合影响因素的网络层级、优先级、驱动力及依赖性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数实经济深度融合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复杂的关联关系,影响因素网络层级结构中包含表层直接、中层过渡、深层关键及根层决定四个层次,优先级排序中数字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属于核心关键因素,数据要素、网络安全、国际合作、营商环境、数字化产业、数字经济治理属于次要因素,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因素驱动力较弱,但依赖性极强.基于此对数实经济融合提出短中长期发展对策,及时疏通融合路径中的急、难、重点,为推动数实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数实经济TOE理论解释结构模型网络层次分析法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射雌矢亡,终以誉命——《论语》"色斯举矣"章再诠

    宋立林孔维钊
    43-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乡党》"色斯举矣"一章迄无定解,自汉代以来,学者对其解释层出不穷又莫衷一是.欲求正解,或可先从"色斯举矣"一句主语入手,以"时""共"和"嗅"字为讨论核心,结合故事背景、人物性格、雉鸟习性等方面求其文意.此章实言孔子途中绝粮,欲捕食雌雉,而子路射雉未中的故事.主旨为宣扬孔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实现"仁"与"礼"的和谐统一,从而塑造出一个以自身生命去践履学问的孔子形象.

    《论语》孔子色斯举矣诠释

    孟子"乐"与"射"的双重隐喻

    魏忠强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乐喻中,金声玉振并非完全对应于奏乐的始终;"终条理"亦可理解为"已条理""既条理"."金石以动之",如同战场之号令,金石之音皆可看作是乐曲的起始,起到节度各音的作用.从我国古代乐器实际演奏过程考虑,后世所理解的"以玉声振扬金声"的观点并不恰当;古人始终在尽量避免镈钟类乐器产生混响,又何需玉音振扬金声.赵岐、俞樾等所认为的"振扬玉音终始如一"、以玉声振扬金声,并非乐师演奏时所追求的和谐之境,仅为经师诠释经典时的意义建构.由于金石的稳定性,孟子乐喻还涉及金石之品质,为众音之准则.金声玉振不仅隐喻孔子兼具圣人之全德,还隐喻孔子为后世之法则.孟子乐、射二喻中,不应将智、圣二分看待.《五行》篇与孟子的不同处,还在于孟子以金玉喻始终条理,兼具圣智;而《五行》篇以金玉喻内外,又强调君子集大成,最终达到合内外的思想旨趣.

    孟子金声玉振五行隐喻

    实茂成秋,华繁荣春——20世纪以来的朱筠研究综述

    王天彤郭美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清一代,文化繁荣,思想潮流起伏交叠,诗人群体星罗棋布,而朱筠作为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地方诗人群体的中心人物,在清代学术史与清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值得我们进行系统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对于朱筠的研究日渐深入,其特色为:由单一趋向多元、由粗简趋于深化,呈现出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家世生平、幕府交游、诗文著述、学术功绩.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研究视角受限、理论研究未全面等问题,通过对学界现有的朱筠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与反思,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考证的研究范畴.

    朱筠家世生平幕府交游诗文著述贡献影响

    宇文所安译介《桃花扇》的动机、理念与策略

    魏远东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宇文所安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他的中国古典文学译介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但他的中国戏曲译介,尤其是《桃花扇》译介,尚未受到学者的充分关注.因此,研究试图从翻译动机、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系统考察宇文所安的《桃花扇》译介,以期全面展现宇文所安《桃花扇》译介的整体面貌.

    宇文所安《桃花扇》译介

    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高端研讨会述评

    汪宝荣谭震林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的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趋热,成果较丰富,但有待加强和推进.对近期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上的重要论文进行述评,由此管窥、分析本领域研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发现当前研究聚焦于理论建构、中华典籍和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与传播、受众接受等,但研究取向上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普遍重翻译,轻传播;重传播结果,轻传播过程;讨论传播效果却缺乏可靠的接受研究.进而探讨社会学、传播学和综合路径应用于本领域研究的潜力,指出社会学路径和传播学路径较为成熟,但拓展和改进的空间还很大,综合路径尚有待探索,有望取得重要突破.

    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社会学路径传播学路径综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