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加工
有色金属加工

曹增富

双月刊

1671-6795

ZY2521@sohu.com

0379-64872521;64872513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号

有色金属加工/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查看更多>>本刊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铝、铜、稀有金属加工技术及发展方向、有色金属加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有色金属加工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改进有色金属加工工艺和设备性能的试验研究报告或技术论文、生产技术经验、国内外有色金属加工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材制造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现状

    郭克星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综述了增材制造钛合金在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从组织和性能的研究、不同方式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两个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增材制造钛合金显微组织合金化热处理

    浅谈有色金属工程设计数字化交付的总体思路

    王友鹏刘为超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建设背景、发展现状、建设思路、项目应用案例以及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等方面,对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工程设计数字化交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数字化交付建设思路重难点问题

    铸轧速度对液-固铸轧1070A/2024铝合金复合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

    田双永刘浩玮张丁丁徐振...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立式双辊铸轧机制备了铸轧速度分别为 14 m/min、12 m/min、10 m/min、8 m/min的液-固铸轧 1070A/2024铝合金复合板,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硬度计和剪切实验等检测手段,研究了铸轧速度对液-固铸轧 1070A/2024 铝合金复合板材界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轧速度的降低,复合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复合界面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铸轧速度为10 m/min时达到最高值129.5HV0.1;剪切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再次升高的波浪状变化规律,铸轧速度为 12 m/min时到达最大值 80.7 MPa.

    铸轧速度1070A/2024铝合金复合板剪切强度

    TC21钛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绝热剪切行为

    马志远宗胜杰袁宝国
    19-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TC21 钛合金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分析了其动态力学性能,并观察了其动态压缩后的组织,重点研究了绝热剪切带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TC21 钛合金在动态压缩的过程中,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塑性变形阶段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微孔洞及微裂纹沿着绝热剪切带形成并且扩展长大,最终形成裂纹,导致剪切破坏.TC21钛合金在动态压缩中的变形过程主要以滑移的方式进行,所以在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中整体表现为硬化现象.TC21钛合金的绝热剪切带在宏观上呈一条明显的白色亮带,在微观组织上绝热剪切带内具有明显的流线状组织.

    TC21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绝热剪切带

    炉冷温度对TA10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张明玉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TA10 钛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随炉冷却处理,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炉冷温度对TA10 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冷温度会影响组织中初生α相与次生α相的含量,随着炉冷温度不断升高,初生α相含量降低,次生α相含量升高,同时合金强度随之升高,但塑性随着炉冷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炉冷温度为两相区时,拉伸断口微观形貌由大量的等轴状韧窝组成,炉冷温度为单相区时,断口形貌以岩石状为主,在炉冷温度升高过程中,断口形貌中微裂纹数量增加,且有撕裂棱出现.

    TA10钛合金微观组织拉伸性能断口微观形貌

    不同切削加工量和时效方式对ZTC4钛合金残余应力的影响

    潘浩郭林通杜宇邹磊...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测量不同切削量加工、不同时效方式处理后的ZTC4 钛合金板块残余应力,比对分析切削量及不同时效方式对ZTC4 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切削加工引入残余应力数值与切削量呈正相关,随着切削量的增加引入应力增长幅度小;试验条件下振动时效及热时效对ZTC4 钛合金的去应力效果相当;对于振动时效及热时效,时效前残余应力数值越大,时效所能去除的应力越多,应力去除率越高.

    残余应力振动时效热时效ZTC4钛合金

    《有色金属加工》2024年第5期广告索引

    32页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7050铝合金厚板预时效多目标工艺优化

    曲明
    33-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7050 合金板材制品热处理工艺摸索试错成本高、性能偏差大等问题,采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法对影响7050 铝合金 80 mm厚板预时效的工艺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结合生产实际条件对最佳工艺进行修正(预时效温度 120℃、保温时间24 h、升温速率1℃/min),采用修正工艺预时效后板材硬度为189.2HV、电导率30.83%IACS,满足目标要求.

    响应曲面法显著性预时效维氏硬度电导率

    钛合金弯管的冲蚀模拟及其仿生优化设计

    席凯凯葛鹏赵亮杨一鸣...
    38-4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冲蚀磨损及腐蚀导致的弯管刺漏、破裂等问题,文章以钛合金弯管为例,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了弯曲角度、曲率半径、流体速度、粒径和质量流量对弯管最大冲蚀速率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弯管易冲蚀磨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弯头的内壁面外侧区域,且随着弯曲角度的增加,易冲蚀区域的位置逐渐向出口靠近;最大冲蚀速率整体随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冲蚀速率的变化对低速流体的流速更敏感;粒径对最大冲蚀速率的影响是由砂粒质量和砂粒数量两者共同决定的,且粒径的变化不会改变易冲蚀区域的位置;最大冲蚀速率随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平缓.最后从仿生学角度出发,以自然界的沙漠红柳树皮为仿生原型,对易冲蚀磨损部位进行结构优化,以期延长钛合金弯管的使用寿命.

    钛合金弯管腐蚀磨损最大冲蚀速率仿生

    钛焊管焊接夹杂缺陷原因分析及控制

    唐爽梁国栋曾宪山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焊道变化缺陷组织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焊缝纵向上可以观察到夹杂缺陷,缺陷区域内有碳、氧、钨等杂质元素分布.该类型缺陷产生原因为钨针尖表面附着物累积到一定量以后,掉落到焊缝熔池中,引起电弧波动而形成缺陷.通过提高钛带表面清洁度,增加修磨钨针尖频次,提高焊枪氩气流量等措施,可减少该类型缺陷的产生.

    钛焊管焊接缺陷夹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