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烟台大学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烟台大学

郭善利

季刊

1004-8820

xuebao@ytu.edu.cn

0535-6904913 6902699

264005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烟台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88年创刊。烟台大学副校长张瑞丰教授任主编。我刊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国家级重要文摘刊物累期转摘,并已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和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文摘》四家权威检索机构的检索期刊。我刊199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解析Bergman空间上的Toeplitz算子

    余白瑞张波胡健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 2-解析Bergman空间上的Toeplitz算子,借助Mellin变换,得到一个Toeplitz算子是拟齐次Toeplitz算子的充要条件.借助Toeplitz算子系数矩阵的性质,分别给出拟齐次Toeplitz算子以及径向Toeplitz算子半交换的充要条件.

    2-解析Bergman空间Toeplitz算子半交换子Mellin变换

    基于LSTM-LightGBM模型的烟草存销比层次化预测方法

    李家蕊杨旻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LSTM和LightGBM算法,结合零售商的地理位置和档位信息,构建了 一个层次化模型,用于准确预测烟草产品的存销比.该模型首先利用LSTM网络对不同地区和档位的整体存销比进行预测.随后,将得到的整体存销比作为LightGBM的辅助输入,用于预测个体零售商销售的每一类卷烟的存销比.本模型逐步融合数据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对某地烟草实际销售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LSTM-LightGBM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烟草存销比LSTMLightGBM层次化模型

    具有未知参数的拉格朗日系统的安全跟踪控制

    李佳音张会
    262-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未知参数的拉格朗日系统,研究了安全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采用back-stepping 方法,设计跟踪控制器用于解决系统的轨迹跟踪问题.其次构造了自适应控制障碍函数,通过该函数得到的安全控制器确保系统状态远离安全集的边界.然后结合所提出的跟踪控制器以及自适应控制障碍函数约束产生了二次规划,基于二次规划设计安全跟踪控制器,使得系统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地跟踪到参考信号.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拉格朗日系统控制障碍函数:二次规划安全跟踪控制

    藜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CqAPX)家族生物信息学与表达模式分析

    刘文莉陈方军郭善利陈世华...
    273-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藜麦APX(CqAPX)基因结构和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公共数据库对CqAPX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基因结构和顺式元件以及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qAPX具有较高的进化保守性,可划分为4个类群.此外,CqAPX基因的启动子含有丰富的与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CqAPX基因在根、叶、花序和种子中组织特异性表达.干旱、盐和热胁迫处理能够显著改变CqAPX基因的表达.

    藜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非生物胁迫基因家族

    结合态PC645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性质

    王宇涵任靖文陈敏
    28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蓝隐藻(Ghroomonas placoidea)中分离得到了含有结合态藻蓝蛋白PC645的Chl-蛋白条带Band Ⅲ;硫酸铵分级沉淀显示,50%硫酸铵可最有效去除其中大部分Chl-蛋白且有效避免PC645的损失.光谱和多肽分析表明,含量最丰富的Band Ⅰ的亚基主要为β1型,说明PC645占主导的α1α2β1β2异二聚体形式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类囊体腔中;而Band Ⅲ中富含的β2型亚基参与形成的异二聚体很可能为α1α2β1β2,其疏水性更强,更易于被盐析沉淀.硫酸铵分级沉淀后的Band Ⅲ经疏水层析得到的疏水程度较低的组分1同时含有PC645和Chl a-蛋白;疏水程度最高的组分4,为基本不含叶绿素的、充分纯化的PC645,且很可能是BandⅢ中与Chl-蛋白处于结合态的PC645组分.结果为今后隐藻两套捕光系统结构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蓝隐藻PC645-Chl-蛋白复合物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硫酸铵分级沉淀疏水层析

    栉孔扇贝Tssk2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邢妍王春雨罗冬艳刘晓玲...
    293-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睾丸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基因Tssk2的序列和表达模式,利用荧光定量PCR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各组织表达和性腺周期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CDS为723 bp,编码240个氨基酸;进化树显示,栉孔扇贝Tssk2蛋白的进化地位与生物学分类地位一致;栉孔扇贝Tssk2具有Tssk家族的S_TKc保守结构域,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区域(Ⅵb区域)和ATP结合区,但ATP结合区域缺少Ⅰ子域.Tssk2在栉孔扇贝各组织和性腺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显示,精巢是Tssk2表达量最高的组织,尤其是成熟期精巢中表达量最高,推测Tssk2在成熟精巢中发挥重要作用,或与精子的成熟相关.

    栉孔扇贝Tssk2序列特征表达

    连翘半日花烷型二萜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抗病毒活性

    孙丽彤李伟赵琳戴胜军...
    299-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连翘抗炎、抗病毒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通过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色谱等方法对连翘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对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连翘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9个半日花烷型二萜和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9个半日花烷型二萜分别为:19-hydroxy-ent-labda-8(17),13E-dien-15-oic acid(1);ent-labda-8(17),13Z-dien-15,19-dioic acid(2);ent-labda-8(17),13E-dien-15,19-dioic acid(3);3β-hydroxy-8(17),13E-labdadien-15-oic acid(4);enantio-labda-8(20),13E-dien-15,18-dioic acid(5);Forsy-shiyanin A(6);Forsyshiyanin B(7);18-hydroxy-7-oxolabda-8(9),13 E-diene-15-oic acid(8);3-hydroxy-8(17),13E-labdadien-15-oic acid(9).6 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Forsy-shiyanine A(10);(7R)-6,7-dihydro-7-methyl-5H-cyclopenta[c]pyridine(11);Forsyshiya-nine B(12);(-)-bicuculline(13);(-)-egenine(14);(-)-7'-O-methylegenine(15).其中化合物10、12为首次从连翘中发现,也是首次从连翘属植物中发现.MTT结果显示,化合物1、2、10、12对于H1N1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连翘半日花烷型二萜生物碱抗病毒活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李灿阳淑芳杨晓丽刘荣霞...
    308-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网络药理学探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并用分子对接与细胞实验进行验证.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花椒叶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对花椒叶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筛选;利用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索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的靶点;绘制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一步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用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验证关键成分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得到花椒叶活性成分168个,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131个,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得到的关键靶点有TNF、IL6、AKT等,KEGG富集显示参与的信号通路有AGE-RAGE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性.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花椒叶关键成分可以有效抑制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NO的产生.为花椒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花椒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探索.

    花椒叶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LPM6690061改善普拉克索致PD小鼠躁狂

    张红尹智聪郭春敏于昕...
    317-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LPM6690061对普拉克索引起的帕金森病(PD)躁狂小鼠的症状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小鼠PD模型,同时腹腔注射PPX建立小鼠PD躁狂模型,后灌胃给予2.0,6.0,18.0 mg/kg LPM6690061进行治疗.转棒、爬杆实验检测PD小鼠的运动障碍;悬尾、强迫游泳实验检测PD躁狂小鼠的情绪障碍;旷场实验检测PD躁狂小鼠的过度活动;Y迷宫实验检测PD躁狂小鼠的空间记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海马体齿状回(DG)区细胞的损伤;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体糖原合酶激酶3 β(GSK-3 β)、磷酸化GSK-3 β(P-GSK-3 β)、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CREB(P-CREB)的表达.结果表明,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LPM6690061可改善普拉克索引起的PD小鼠的躁狂症状,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降低海马体P-GSK-3β、P-Akt蛋白的表达;增强Erk/CREB通路,增加海马体P-Erk和P-CREB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PD躁狂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减轻海马体DG区的颗粒细胞损伤.

    帕金森病普拉克索躁狂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

    基于COMSOL的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时间及正向电压对氧化膜层的影响

    柴永生闫俊鹏张龙王守丽...
    326-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微弧氧化时间及正向电压对7075铝合金膜层厚度以及生长趋势的影响.以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tiphysics的帮助下建立铝合金成膜过程中的物理模型,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求解出了微弧氧化成膜过程中的膜层厚度变化.仿真得到特定时间或者特定电压下的膜层厚度分布图,根据仿真结果绘制了电压-膜层厚度曲线、时间-膜层厚度曲线.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正向电压分别为350、400、450 V时,膜层的最大厚度分别为38.804、50.150、61.496 μm;当微弧氧化时间分别为 15、25、35、45 min 时,膜层的最大厚度分别为 25.075、41.792、58.508、75.225 μm,且膜层厚度均呈现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的现象.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正向电压的升高,膜层厚度增大;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膜层的厚度也增加.在膜层厚度分布上,越靠近阴极的位置膜层越厚,远离阴极的位置膜层比较薄,且不同参数下膜层的最厚点与最薄点出现的位置不变.

    微弧氧化COMSOL正向电压氧化时间7075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