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林
园林

毛炎

月刊

1000-0283

garden899@163.com

021-54353667

200232

上海市龙吴路899号

园林/Journal Garden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商贸城市景观地方性感知研究

    张琳朱莉梅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商贸城市因其商业繁荣促使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景观日新月异,挖掘地方商贸文化传统、发挥现代商贸产业特色、塑造城市景观独特性,并由此巩固居民与城市的情感联系、激发人的能动性、传承发展景观地方性是迫切需要探讨的命题.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中国义乌为案例,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踏勘对义乌商贸景观地方性感知进行提炼,利用调查问卷与SPSS、ArcGIS探析地方商贸景观对居民感知的影响以及各类居民群体对义乌商贸景观地方性的感知特征.结果表明:(1)居民对义乌地方性的感知和认同有利于景观地方性的传承和发展;(2)义乌商贸地方性构建过程的生活化与参与性增强了居民感知韧性;(3)商贸景观地方性传承发展具有多元潜力;(4)义乌商贸景观地方性感知由于感知主体的差异呈现出情感多样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明确定义感知节点、塑造地方商贸景观品牌、引导商贸景观地方性自驱发展,建构义乌商贸景观感知整体格局的适应性规划策略.旨在为现代商贸城市景观地方性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景观地方性商贸城市景观景观感知规划策略义乌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昆明市老城区公园可达性分析与口袋公园规划策略研究

    杨腾宇车震宇游智明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袋公园作为公园绿地的有效补充,能够改善高密度城区绿地供给不足的情况,提升居民享受绿地服务的机会.以昆明市口袋公园建设为例,采用土地调查中的公园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定位现状公园,将交通连接及POI大数据引入社区生活圈划定和可达性测度.利用改进后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现状公园绿地的供需比和可达性进行测算,并分析不同层级社区生活圈的公园绿地供给情况.结果表明:(1)昆明市老城区内15 min社区生活圈的面积在1.53~3.13 km2,人口规模在48 636~95 737人;5~10 min社区生活圈的面积在0.31~1.81 km2,人口规模在10 000~34 390人.(2)各层级社区生活圈内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匹配.在15 min层级,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好的社区生活圈占比28.57%;在5~10 min层级,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好的社区生活圈仅占21.64%.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生活圈,结合口袋公园的选址位置,从15 min和5~10 min两个层面提出新增公共绿地布局、精准有效补偿,消除服务盲区、注重人口差异,提升公园品质和服务质量等策略,以期为昆明市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口袋公园规划提供参考.

    社区生活圈口袋公园可达性规划策略昆明市老城区

    江西衙署园林之流变

    徐颖吴斌生程瑞钰刘纯青...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三山一水"的地理优势孕育江右才子的同时,也成为官员外放、文士贬逐的特殊区域.基于地方志与中华基本古籍库,运用古籍考释法、归纳法、词频分析法,对各阶段衙署园林信息进行细致梳理和阐述,以揭示江西衙署园林发展流变的全过程.结果共发现82处衙署园林,遗存13处,多为文人官员所拥有,因此风格既有文人园林的特征,又受到官员志趣的影响,形成区域衙署园林的三大特征:(1)审美文人化:选址于山水之间,建筑花木成为官员们寄情于物的审美载体,因意而借,"春"频繁出现于植物与诗词之中;(2)空间适应化:理学文化造就官员"随缘自足"的"适"人生观,衙署园林体现政治适用性,办公生产类的园林生活增加,园林空间具有政治服务性;(3)植物纪念化:观赏植物以本土植物竹、莲为主,造景崇尚"甘棠遗爱",讲究生态,师法自然.从园林的视角深入剖析江西地域文化的独特特征,了解江西衙署园林的整体情况,并能够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江西衙署园林地域文化官员场所特征造园意匠

    图式语言视角下的巩义市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解析

    毕秋月杨智皓刘保国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洛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其所蕴含的河洛文化更是被称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以巩义市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景观空间进行识别与解构.结果表明:(1)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可划分为居住空间、连接空间、附属空间和复合空间,提取出"字""词""词组"共121种图式语汇,构建了河洛镇乡村景观的图式原型库.(2)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的语法反映了一种复杂而又有序的拼接嵌套逻辑,反映了人们在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营建智慧,构筑了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独特的语法系统.(3)在不同语境类型下,河洛镇乡村景观空间不仅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还具有相当多的个性差异.不同村落在单体建筑空间和院落布局等基本空间单元上存在着相似特征,却也通过建筑组团、生产空间布局等复杂空间单元,展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差异.

    河洛镇乡村景观图式语言乡土文化乡村景观特征

    城市自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以陕西杨凌城区为例

    陈炳榕王飓风黄培璐李仓拴...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型城市的野生原真性自然区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其自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可以指导未来自生群落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采用典型样地记录法,选取中国典型小城市杨凌城区内124个自生植物群落样地进行调查,共记录到自生植物198种,隶属于50科152属,结果显示:(1)研究区域内的自生群落平均每平方米有优势种1种、伴生种2种、偶见种7种,优势物种以多年生的乡土草本植物为主;(2)严重入侵物种更多作为优势物种存在,而3-7级入侵物种则多作为伴生种出现且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3)不同生境下群落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农田、湿地和草坪生境的自生群落对于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有较高潜力.结果表明,小型城市中的自生植物群落对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价值,通过合理管理和应用,自生群落将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自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小型城市城市生境

    校园植物季相景观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研究

    肖燕芝韩旭郭韦辰蔡宜静...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人际及学术期望等多方面挑战,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压力容易导致负面情绪.校园绿地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自然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但鲜有研究涉及景观时序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研究区域,校园植物季相景观为视觉刺激,选取60名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生物反馈测量法和心理测评法,测试了在观看不同季节植物景观前后生理指标(血压、脉搏、皮肤电导值、心率变异性)和心理指标(焦虑度)的变化值,探究校园植物景观在不同季节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性别对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春季景观对被试舒张压、脉搏、皮肤电导率、心率变异性LF/HF值、焦虑度等指标恢复作用最显著,秋季次之,夏季恢复作用最小.其次在各项指标中仅LF/HF值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实验前后男女各项指标均差值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理指标中男性优于女性,在心理指标中女性优于男性.研究可为校园植物季相景观营造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以推动校园恢复性环境建设.

    校园植物季相景观身心健康恢复效益生物反馈测量法心理测评法

    不同系列园艺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研究

    李嘉伟沈玉朋王兆行丁宁...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园艺活动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效益,设计了迷迭香系列活动和不同色系插花活动,测定活动前后的生理指标(血压、心率、指尖脉搏)和心理指标(简明心境状态量表).结果表明:迷迭香香氛圈手工制作显著降低大学生血压、心率,对紧张、抑郁和愤怒等情绪的改善效果最好,单方精油吸嗅能够显著降低指尖脉搏;不同色系插花活动可有效提升积极情绪,其中黄色与白色系效果最优;用活体植物进行园艺疗法优于植物精油,并且在园艺活动中加入艺术创作可增强疗愈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校园园艺活动和恢复性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迷迭香插花园艺疗法健康效益大学生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粤中四大名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邓鑫坤徐瑾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客的感知评价对于古典园林的活化利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网络文本在旅行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具有获取成本低、数据量大且直观真实等显著优势.以粤中四大名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八爪鱼采集器收集大众点评网、携程旅行网和去哪儿网的游客评价文本,结合内容分析法、Python jieba库和ROST CM6.0等,从评价差异、特征感知和形象变化三个方面对四大园林旅游形象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岭南古典园林活化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影响游客评价的积极因素主要集中在岭南特色、园林景观和惠民措施三个方面,消极因素集中在服务态度、预约提示、商业氛围和停车设施四个方面;(2)亲子群体占据旅游人群中重要比例,且出游时间集中在节假日;(3)近年来游客关注点从园林景点逐渐转向娱乐活动,包括拍照和汉服穿戴体验等.基于以上结果,从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增强联动、挖掘特色提出岭南古典园林的整改与发展策略.

    岭南古典园林粤中四大名园旅游形象感知网络文本分析古典园林活化

    基于社交媒体评论的广州市中心区综合公园游客感知

    任娴赵冠伟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之一,获取游客对公园的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优化公园配置提供依据.使用2006-2022年的大众点评网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游客对广州市中心区10个综合公园的感知特征.结果发现:珠江公园的游客评分最高,东风公园最低;春、夏季的游客评论量更大,春、冬季的满意度最高;水体、植物、健身设施、古迹建筑、游乐设施、休憩场所类的景点更易被游客感知,而雕塑或科普类的景点感知较少;区位交通、门票、空气质量、内部设施及活动等是游客赋予公园积极评价的主要因素.建议采取完善园内服务配套设施、严格把关环境卫生、加大园内景点宣传、加强园区日常管理等措施,以提升公园空间品质.研究结果对广州市综合公园优化设施配置和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公园社交媒体评论情感分析游客公园感知自然语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