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效失败"任务:自读课教学价值新探

    侯敏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自读课教学中过度保护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学生迁移与运用能力不足.可通过巧设"有效失败"自读任务,深化"失败分析"教学环节,以及构建"失败改进"评价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从迁移向创新的跨越.

    自读课有效失败迁移能力创新能力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课》教学实录

    赵月
    66-68页

    文化自信视域下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资源的渗透路径——以《游山西村》为例

    卢重艳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如何通过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篇目的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展开研究,得出可以此类文本中蕴涵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以《游山西村》为例,可以通过挖掘关键字词、依托古籍经典以及聚焦特色符号等路径实施具有社日传统文化意味的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民风民俗的深厚魅力,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进而增进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古诗歌阅读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游山西村》

    初中语文诗化小说特质解读及教学策略研究

    刘冰亚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社戏》《故乡》《孤独之旅》三篇诗化小说进行研究,指出其诗化特质表现为意境的纯化与情感的节制两个方面.提出基于诗化小说的特质,运用"涵泳品味"为核心阅读策略展开阅读的思路方法,旨在解决教师如何教出诗化小说"这一篇"乃至"这一类"的独特价值的问题.

    诗化小说诗化特质涵泳教学策略

    走多远才能抵达哲理的彼岸——《一棵小桃树》教学思考

    许必华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观照下理解《一棵小桃树》"这一篇"的哲理及哲理的达成,"筑梦-追梦-圆梦"是通常的逻辑,然而"圆梦"之后却未必圆满.无论是文本本身还是课堂教学,《一棵小桃树》及其教学应基于常规思维又有所超越,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启智增慧.

    哲理梦想自强不息《一棵小桃树》

    《阿长与<山海经>》之"错位美"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黄雪琼刘春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错位美"文本解读法在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鲜少施用.通过文本分析法,以经典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援引该理念进行前期教材分析,指出教师可结合适宜文本,选择以"真善美错位"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一起深读文本,聚焦关键,申发拓展,探寻文本的审美价值,以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能力.

    真善美错位文本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鲁庄公"何以战"——基于文化语境对《曹刿论战》的解读

    张思桦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传统篇目中蕴涵的文化历史价值,以语境视角作为基础,揭示《曹刿论战》的深层文化内涵:首先,疏通上下文语境,理解文本表层意思;其次,注意情景语境,从曹刿"乡人"身份感受对话的独特性;最后,还原历史社会语境,发掘"衣食所安""小信未孚""忠之属也""小大之狱"等所折射出的"敬天保命"观和民本思想.

    文言文阅读语境视角民本思想《曹刿论战》

    明-合-融-规:语文跨学科试题命制的优化策略

    张芳艳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考对于"跨学科学习"的突出考查有着充足的教育政策与课程依据.从"跨"的界度和"融"的方式聚焦近年中考语文跨学科试题的问题表征,并以原创试题"古人学技之旅"的具体优化过程为例,探索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跨学科试题,以"明命题目标""合多科素材""融做事思维""规语文本位"为优化策略呈现语文跨学科试题命制的实践新样态.

    初中语文跨学科试题情境问题解决

    "标点符号"在学业质量测评中的新动向

    李杰明陶然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点符号虽然只是书面语言的辅助工具,却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蕴.从2023年中、高考真题入手对标点符号考查的新动向进行研究,得出从语法和修辞两个角度编制题目的思路:标点的规范使用,标记行文的逻辑层次,体现语法功用;标点的非常规使用,往往有极强的修辞功能.从这个思路编制题目,既避免了标点符号的考查大多集中在正确使用上的单一现象,又和新课标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理念相一致.

    标点符号语法学业质量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