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为"学"而教,以"思"促学

    王世发
    1页

    继承与创新·引领与服务·思考与践行——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对话

    贾玲鹿丁联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研员的教育教学与实践,应聚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扎根一线、聚焦课堂、提升质量,引领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理念,践行课标,研究教材,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课题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积淀成著.整体推进区域师生阅读,用阅读照亮青少年成长的道路,建构起整本书阅读"一线双向五维"的教研体系,用教学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利用杂志专栏等多种渠道,为师生阅读写作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创意开展教学实践.

    语文教研专业引领核心素养整体推进整本书阅读创意读写实践

    俯仰无愧叶圣陶——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30周年

    顾之川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是"语文三老"之一叶圣陶先生诞辰13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文章结合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文学创作、编辑出版等领域的卓越贡献,着重追述了他是怎样对待自己、对待朋友和对待工作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在为人处事及行文上的主要性格特点,展现了他自己所概括的"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的人格魅力.

    叶圣陶俯仰无愧诚朴敦厚严谨认真

    依"文"变"形",设计最熨帖的任务

    戴启江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帮助教师在创设情境任务时祛除观念沉疴,可以借助"情境认知"理论,立足教学实际,挖掘文本价值,发挥创造潜力,做到既关注单元所属任务群的教学内容、价值与导向,又能立足认知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在语言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中,获得深刻的思维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熏陶,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催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在实实在在的课堂学习中建构意义、解决问题、提升语文素养.

    情境任务审美思维文化言语实践

    语文辩证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教学实施

    李维民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都对语文思维及相关下位概念有一定的描述,但尚缺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这也为语文思维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文章力图从活动载体、实践方式、哲学基础、价值导向四个维度来界定语文辩证思维的基本概念.同时,建立以质疑唤醒、研读入境、精思辩论、分享交流为基本流程的课堂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对有思辨性价值问题的探究,形成全面、深入、系统和辩证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逐步走向思维的理性和清明.

    语文辩证思维概念内涵教学实践

    以"语言建构"实现"审美鉴赏"——以《玩偶之家(节选)》教学为例

    张兰寇永升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学习,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择性必修上册和中册里都安排了相关的单元进行学习.对这些单元中节选的外国文学名著的学习,笔者认为无必要、亦无可能一概进行整本书(整部剧)阅读.应在了解全书(全剧)梗概的基础上,立足课文,注重语言建构,瞄准审美鉴赏,提升人文素养;即使拓展阅读,亦应注重教材篇目的横向拓展,而不是盲目纵向阅读整本书(整部剧).笔者的《玩偶之家(节选)》的教学,以"语言建构"实现"审美鉴赏",关联教材中其他典型女性形象,联系当下社会生活,驱动学生深度思考,比阅读整部剧实际效果更佳.

    《玩偶之家(节选)》语言建构审美鉴赏人文素养

    依托生态课堂,激发自主赋能——以《芣苢》教学为例

    赵光义陈晓涵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愈来愈"内敛",教师抛出的问题常常"石沉大海",课堂上活跃的永远是"那几个".如果说,小学生只需要几朵"小红花"便能"跃跃欲试",那么唤起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则需要一个系统的课堂教学机制.文章以《芣苢》一课的教学实录为例,探究在"易加生态课堂"模式中如何创设情境、自主赋能、创生思维,着力改变课堂中"石沉大海"的静默,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易加生态课堂""三环六步"生态情境自主赋能

    《阿Q正传》"创意课堂"教学实录

    张永飞周康平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Q正传》"创意课堂",就是两位老师合作上课,用70分钟的时间,模拟茶馆式的真实情境,围绕《阿Q正传》这篇小说,聚焦阿Q这一典型人物,探究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根源及其引申出的社会现象,进而体会作者对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看似轻松、自由、开放的课堂,背后却是指向文本、重在思维、着力探究的深度学习.这是一种真正体现"学为主体"的以开放性、体验性、实践性为特征的课堂样态.

    《阿Q正传》茶馆式创意课堂深度学习

    情境为基,能力为纲,文化为魂——以《荷花淀》课堂教学为例

    臧文淑董衍萍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以情境为基,为学生铺设研习的平台;需要以能力为纲,重视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需要从文化立意,着眼于立德树人.

    创设情境高阶思维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成长在语文课堂——程翔《诗经·卫风·氓》教学观课三得

    李茂琼郑逸农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翔老师的展示课,具有学生意识、教师意识和学科意识.有学生意识,就能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获得;有教师意识,就能不做"讲师",做回"教师";有学科意识,就能贴着文本走,走在语文中.

    展示课学生意识教师意识学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