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课的价值与魅力

    周曼云
    1页

    国学功底·西学视野·现实问题·远景价值——杨道麟博士"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之管窥

    洪镇涛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名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集中地体现在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伦理学、语文教育美学之中,以推动语文学科有效地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基本要求与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为宗旨.这是学界至今很少问津的"洪荒域"、亟待填补的"空白点"、尚需开垦的"处女地".他悉心创构、精心打造、倾心经营的这一"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对语文中一直错乱的智育的"真"、德育的"善"、美育的"美"的关系进行"梳理",充分地彰显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开阔的西学视野、前沿的现实问题、极大的远景价值.

    语文教育真善美融合国学功底西学视野现实问题远景价值

    "质疑—批判":语文课程文化史脉的当代建构——我的语文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二次报告

    陈军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语文课程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提出了"文化史脉的当代建构"这一新的语文学科命题;结合长期改革实践,介绍了以"质疑—批判"这一中华文化创新精神作为语文课程文化史脉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例证,并就现有教材篇目作了具体的以"质疑—批判"为主线的内容梳理,以利教学借鉴.

    语文课程文化史脉质疑—批判理论分析篇目梳理

    依据文本特征,推进《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

    杨大忠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晓、熟悉《水浒传》的情节,是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了解文本特征,是深化《水浒传》教学内容的依据.《水浒传》的文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魔幻+现实"——贯穿《水浒传》情节的一条主轴;情节错讹——特殊成书过程导致的必然结果;人物评价——毫不隐讳的秉笔直书.只有弄清《水浒传》的文本特征,才能科学进行《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文本特征教学

    在整本书阅读中培育辩证思维

    李华平尹莉夏语曼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很适合利用整本书阅读进行学习.具体体现为体察文本内容的辩证性、文本形式的辩证性和阅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辩证性.通过整本书阅读培育辩证思维的基本途径是:掌握语文辩证思维规律,建构辩证思维框架;以深度学习方式在统整延展和情境活动中发展提升辩证思维.

    整本书阅读辩证思维培育策略

    "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节奏

    陈世东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节奏,除了课堂,还应指向教学行程."双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节奏的有效控制主要应注意五个方面:瞄准课标,了解学情,规划节奏;瞄准课标,通读教材,运行节奏;依据文本特征,推敲节奏;把握思维规律与课堂实情,协调节奏;关注课型变化与意外课情,"机动"节奏.

    课标文本情境思维课型

    谁人解得宝玉情——《红楼梦》导读教学实录及反思

    张安群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生对贾宝玉之情提出的疑惑进行专题研读,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整合、分析鉴赏、思辨探究、迁移运用等方法,依据文本释疑解惑,以正确理解宝玉之情,感受《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魅力,从而建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而对教学进行的反思则可以由一课导读明确整本书阅读的宗旨和实施路径.

    宝玉之情人物形象学生活动阅读方法

    以戏曲为路径,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新法

    钟义民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陷入低效的困境,结合多次教学实践,提出以统整戏曲元素的方式来激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新尝试.以定调悲剧来梳理情节脉络,以品析唱词来理解人物性情,开展对比阅读,并演绎有创意的短剧以增强深度体验、拓展表现空间,这是抓住戏曲与小说的审美共性的合理教学策略选择.

    戏曲课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跨媒介阅读

    徐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介阅读具有对比分析的性质,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媒介资源,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利用京剧电影《野猪林》最后一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和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跨媒介阅读,品味被电影删掉的细节、赏析创造性增加的唱段、讨论改编的艺术效果、咂摸京剧电影语言,可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理解的深入与阅读方式的重构.

    跨媒介阅读戏曲小说语言

    大概念视域下统编教材《古诗词诵读》栏目教学路径探究

    费毅诚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诵读》栏目的内容编排相对缺乏整合性,不利于古诗词的深度学习.在大概念视域下,从大概念的提取、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嵌入式教学评价角度对其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度体认古诗词美感,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古诗词诵读大概念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