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地的誓言》说课

    余映潮
    37页

    综合性学习抛锚式教学法设计与研究——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

    邵慧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综合性学习和任务群学习的特征,依托"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步抛锚式教学法,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语文综合性学习任务群设计与研究.通过资源整合、任务设计、策略实施、学教变革等教学实践,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任务群"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路径.

    抛锚式教学综合性学习学习任务群"教—学—评"一体化

    民俗里的中国——八下第一单元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秦晓静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明确要求,针对当下单元整体教学出现的"华而不实"之症,以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为例,进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设计围绕"民俗里的中国"这一主题,在纪录片拍摄情境中完成赏民俗、寻历史、寄情思等一系列层级式任务.在任务递推中聚焦语用,同时融入地理、历史、哲学等跨学科知识,助力核心素养落地.

    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民俗文化

    精读与跳读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卓玲丽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基于文本特质和阅读重点,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一是通过抓住名著在叙述、情节、叙事结构上不断重复的特点,精读叙事结构的要素,跳读重复的内容.二是将研读"心"的修炼作为阅读重点,跳读无关的内容.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达到读薄、读深《西游记》的阅读效果.

    精读跳读叙事框架阅读目标《西游记》

    "探究型融通语文课堂"实施策略例说——以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

    杨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型融通语文课堂"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融通"为主要教学策略,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设置相关学习任务,带领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建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通过思、品、启、赏等探究活动和悟、用、辨、育等融通策略,最终达成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探究型融通课堂教学策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多角度设问,构建学生思维层——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与探究

    毛红明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可从题目、人物、文体等7个角度精心设置,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快速、精准地破解教学重点、难点,让课堂提问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武器,成为沟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的重要桥梁.多角度的课堂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逐步构建学生的多层级思维.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多角度设问思维层

    聚焦思维和审美 迎接老课文回归——《谁是最可爱的人》任务教学

    冯群超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典老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回语文教材,教师应锁定教和学的重点,以思维和审美为内核,以学习任务为外在形式,高度整合文本资源,综合考虑学科的内在逻辑、学生的生活逻辑和学习逻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化活动中发展语文能力,内化价值观,充分释放老课文作为经典的育人价值.

    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任务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读写融合策略进入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实践

    籍欢欢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写融合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观念,强调读写并重,互融互通.将读写融合运用到单元整体设计过程中,通过目标确定、活动设计、评价制定、作业设计等关键环节的辅助,将有助于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单元整体设计核心素养读写融合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陈琴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维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无论是语言、形象还是意境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培养具有极高的价值.鉴于王维山水田园诗此项特质,以具体诗歌为例,通过对其中蕴涵的禅意美、色彩美、动静美进行充分挖掘,以助力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王维古诗歌阅读意象审美教育

    对游记"所感"的三种还原——以八下第五单元游记散文教学为例

    徐文娟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游记散文审美熏陶与文化濡染的价值,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认识游记出发,遵循"所至""所见""所感"的阅读路径,在理解分析游记的形相特点、情思意蕴和文化特色的过程中,还原作者的喜怒哀乐、情感变化和文化思考,深化"所感"的合理性、独特性和文化性,领悟作者的审美理性,获得此类文本的文化滋养.

    游记散文文本解读阅读路径"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