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

晓苏

月刊

1004-0498

ywjy@mail.ccnu.edu.cn

027-67867086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语文教学与研究/Journal 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强化理论色彩、突出探索意识、推动教育。扩大阅读视野、加强写作训练、迎接语文考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教学的坚守与突围——丁洁访谈录

    丁洁郝楠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各种教学改革层出不穷的当下,语文教学需要坚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立德树人的底线,利用好语文教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从跟风中突围出来,真正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要实现坚守与突围的平衡,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坚守突围语文教学平衡

    "单元学习任务"的特点、价值和实施路径——以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为例

    王海荣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虽处每一个单元之末,但其价值无可替代,它揭示、统帅着教材的内部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足够认识"单元学习任务"的整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足够重视"单元学习任务"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单元学习任务"的教学引领作用,通过"梳理单元任务,提炼目标内容"和"聚焦专题要素,落实研习写作"两种途径将其转化为若干个研习写作任务,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专题阅读要素研习写作任务

    基于评价驱引的创意写作实践路径探索——培育创新素养的视角

    姚友良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培育创新素养为核心教育目标之一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利用创新素养与创意写作在"创造性"这一关键属性上的共通性,建构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一系列创意写作评价要点,实践创意写作与传统文学创作相结合、创意写作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跨学科创意写作、创意写作与科技相结合等路径,能成功地提升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评价驱引创意写作实践路径创新素养

    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李双双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显然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根本需求.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交互化、动态化、共享化、个性化的特征,培养更具个性、多样性的未来人才才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指向.基于此,本文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数字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路径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数字化背景下高质量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数字化高中语文教学变革与实践

    论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系统性思想

    刘艳星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高中语文课改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单元为基础的整体教学正是对系统性原则的具体实施.单元的内、外关系及其背后的思想性,是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一大特色.系统性思想使得课文、单元和分册组成了比较完善的、具有逻辑性的整体.以系统性思想为中心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深入考察教材编排的思想、真正理解教学实施的思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动能、提升学生学习水准的目标.

    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系统性思想

    自我救赎与精神超越——《我与地坛(节选)》文本解读

    厉行威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与地坛(节选)》中,"我"与地坛长久地相伴相应,从地坛生命和伟大母爱中获得了"向死而生"的勇气、力量和品质,藉此实现了自我救赎与精神超越,抵达了生命澄明之境.课文的两节内容貌似两条线索而彼此疏离,实际上在"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要有强劲的生命力量、坚忍的意志品质和博大宽宏的爱"这一主题层面具有内在一致性而达成统一.本文是作者的自诉与自省,是他心灵之音的自然流露,是他"心魂"的真诚书写与吟唱.

    《我与地坛》自我救赎精神超越真诚书写

    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细读教学——《老人与海(节选)》中的"繁"与"简"

    沈周霄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本书阅读,如果仅仅把一本经典读物读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细读来丰富对于经典的认识.本文通过细读教学的方式,探究《老人与海(节选)》中的"繁""简"艺术,丰富对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老人与海冰山理论繁与简

    指向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三有"课堂教学策略

    詹薇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已然成为新课标的践行者和高效语文课堂的探索者.教学的价值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设"三有"课堂,引导学生在"有序""有趣""有效"的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新教材新课标三有课堂

    阅读综合实践的编写背景、逻辑与教学建议——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刘晓磊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版统编初中语文新修教材增设"阅读综合实践"栏目,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创新举措.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研究"阅读综合实践"的编写背景、逻辑和教学建议,发现:该栏目有利于改善课程内容零碎的现状,既综合单元阅读部分内容,又补充教材知识体系的不足;教学中建议采用"群文阅读"方式进行实施,选文差异较大的单元,建议先单篇阅读,再综合实践,文体单元则可以先综合实践,再单篇阅读.

    新修教材阅读综合实践群文阅读

    《背影》中父子情的错位演绎

    曾婵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为经典名篇收录在语文教材当中.一直以来,"背影"意象在文中成为"父子情深"的代名词.然而,细究其时代背景与写作时况,《背影》中的父子情充满着复杂的错位.与题目相呼应的父亲"背影"在文中一共出现四次,"背影"的重复出现是父子之间情感纽带错位和延续的象征.本文从生命与亲情的错位、伦理与父权的错位、裂隙与弥合的错位三方面着手,考察《背影》中父子情的错位演绎与亲情回归,旨在对经典文本作更深入的解读与探讨.

    《背影》"背影"父子情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