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生物技术
药物生物技术

吴梧桐

双月刊

1005-8915

ywswjs@cpu.edu.cn

025-83220372

210009

南京童家巷24号

药物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食品化学、农业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应用文章。包括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治疗学以及生物成份的分离纯化和分析、新生物药物的开发和药理、药效及临床研究。本刊读者是从事生物技术科学研究人员,生物科学工作者,生物药物科技人员,药学工作者,医师,高等院校师生和工农业科技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痛舒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清ET-1、NO的影响

    张翠翠李红王艳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心痛舒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唐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瑞舒伐他汀治疗)和联合组(心痛舒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d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T-1和NO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LVEDD、LVESD、TC、TG、LDL-C、hs-CRP和ET-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LVEF、HDL-C和NO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痛舒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心痛舒瑞舒伐他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脂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黄刚王贺龙张伟
    28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与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影响。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02例,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成A组与B组各51例。两组均于准备手术时给予0。5 μg/kg(10 min内)右美托咪定泵入,术毕给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A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质量浓度调整为1。5 ng/mL,B组为1。0ng/mL。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拔管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2)变化。分别在手术前后检测两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P物质(SP)、多巴胺(DA)、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利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B组T3的HR、MAP高于A组,SpO2低于A组(P<0。05)。两组术毕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的血清Cor、NE、MDA水平高于术前,A组低于B组;且两组术毕即刻及术后12、24 h的血清SOD水平低于术前,A组高于B组(P<0。05)。两组术毕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的血清SP、DA、PGE2水平高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术毕即刻及术后12、24 h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9。80%)不良反应率与B组(13。73%)比较无差异(P>0。05)。准备手术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术毕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质量浓度1。5 ng/mL持续泵入,能减轻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安全性高。

    甲状腺癌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应激反应镇痛效果不良反应

    保肾排石膏联合间苯三酚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排石镇痛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苑士利刘永存侯书恒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保肾排石膏联合间苯三酚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排石、镇痛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8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8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当日予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 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当日予保肾排石膏口服,每日2次,连用7 d。比较两组排石效率、排石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缓解及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6。56%(P<0。05);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 d,且观察组术后3、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6,P=0。188);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下降。保肾排石膏联合间苯三酚用于ESWL术后输尿管结石患者,可明显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及住院时间,并可有效缓解疼痛,且安全性好,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输尿管结石保肾排石膏间苯三酚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排石率炎症因子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药物毒性

    舒利迭联合益气宣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黎学聪邢益涛卓进盛刘穗...
    2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舒利迭联合益气宣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在琼海市中医院就诊的86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包括43例患者。A组给予舒利迭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结合益气宣肺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经治疗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痰消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B组FVC、FEV1及FEV1/FVC显著大于A组(P<0。05);B组Pa02、SpO2显著高于A组,PaCO2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益气宣肺汤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舒利迭益气宣肺汤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生活质量

    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低C肽水平老年LADA的临床研究

    常杨赵艳荣
    295-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低C肽水平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疗效。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42例低C肽水平老年L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1)及对照组(n=71)。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观察组予以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胰岛功能、脂代谢指标、安全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5%(65/71),高于对照组78。87%(56/71)(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C肽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7%(7/71)及7。05%(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能调节低C肽水平老年LADA患者糖代谢,促进脂代谢恢复,改善胰岛功能,疗效确切。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C肽糖代谢胰岛功能脂代谢

    多肽稳定性的AI预测和修饰策略

    蒋迅马天玥郑珩
    299-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肽是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和蛋白质之间,具有独特类药空间的一类分子,具有亲和力强、选择性高、免疫原性低等优点。然而,多肽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易被破坏,导致多肽在体内易降解、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多肽的不稳定性制约了多肽的成药性,对多肽进行骨架改造和基团修饰可延长半衰期。基于人工智能的多肽稳定性预测能够加速多肽的开发进程,具有颠覆多肽类药物研发范式的潜力。鉴于影响多肽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多肽的结构稳定性、酶稳定性、代谢稳定性等概念首先被疏理,接着总结了可作为机器学习标签的湿实验指标。近期的多肽稳定性预测研究涉及到多肽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稳定性,据此介绍了多肽制剂稳定性、多肽体外稳定性、多肽胃肠道稳定性、胰岛素类似物PK参数预测的进展,并总结了提升多肽稳定性的常见方法。

    多肽稳定性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多肽修饰胰岛素类似物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基于遗传密码扩增技术的生物医药开发及应用

    苏桃根邹卓锦宋潇达刘玮...
    306-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遗传密码扩增是将具有不同活性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引入到蛋白质的特定位点的化学生物学技术。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的不同基团,可以赋予蛋白质独特的生物活性。遗传密码扩增技术的关键是与宿主内源氨酰tRNA合成酶-tRNA对正交的酶对(aaRS/tRNA),通过对aaRS/tRNA进行定向进化,可以实现在靶蛋白序列中定点引入非天然氨基酸。文章从古菌吡咯赖氨酸氨酰tRNA合成酶对(PylRS/tRNAPyl CUA)出发,介绍了能够引入的不同类型非天然氨基酸和对应的突变位点,以及在生物正交反应、翻译后修饰、生物偶联及生物治疗领域的部分应用。遗传密码扩增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及前景,这将为生物药物的设计开发提供全新的策略。

    遗传密码扩增非天然氨基酸生物正交翻译后修饰生物偶联生物治疗

    mRNA疫苗递送技术研究进展

    何甜迪田浤高向东
    313-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mRNA疫苗是利用编码特定抗原的mRNA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特定抗原蛋白进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激活效应B细胞来产生特异性抗体或激活效应T细胞来发挥杀伤作用,最终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类核酸疫苗。mRNA疫苗具有生产周期短、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是近年来疫苗领域的研究热点。但mRNA极易被核酸酶降解导致的不稳定性和低递送效率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保护mRNA免受核酸酶降解,提高mRNA疫苗的递送效率,促进mRNA疫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mRNA疫苗递送技术。文章将对基于物理途径、脂质、聚合物、蛋白质及无机纳米颗粒的5大类递送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mRNA疫苗的高效递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mRNA疫苗递送技术电穿孔脂质纳米颗粒聚乙烯亚胺鱼精蛋白金纳米颗粒

    髓源性生长因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乐彤何鑫蕊王航尹鸿萍...
    319-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髓源性生长因子是一种由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产生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家族,并且与其他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很低。髓源性生长因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外均有存在。研究表明,髓源性生长因子可通过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炎症等相关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探究髓源性生长因子在这些疾病中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了解其潜在的治疗用途。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从髓源性生长因子的蛋白特点及其在不同疾病模型中信号通路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髓源性生长因子的结构、重组表达、信号通路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后续髓源性生长因子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髓源性生长因子分子机制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炎症

    CAR-T细胞治疗肿瘤领域研究进展

    彭正康黄育婷任瑞钟渚永...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通过体外对T细胞进行修饰转基因扩增后输入人体,经过特异性识别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虽然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瘤中取得显著的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疗效欠佳,文章主要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CAR-T细胞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在血液瘤、实体瘤以及CAR-T联用新技术方面,对其为提高CAR-T治疗效果所做的工作进行综述。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血液瘤实体瘤联合治疗抗体药物生物纳米材料溶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