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天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杨金波

月刊

1007-8665

yuwentiandi123@sina.com

0451-88060093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师大路1号

语文天地/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World
查看更多>>以学发展观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学术理论创新,凸显语文学科的前沿理念,实践经验和中学生的写作才华,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良传统,努力为育人、教学和语文学科的发展服务,积极创办一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堂观察:虞大明课堂教学语言赏析——以公开课《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例

    施锦丽马利云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收集课堂资料的手段,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它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课堂观察,从组织类、阐释类和问题类三个维度设计课堂教学语言的观察量表,对虞大明的公开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进行研究.经分析,获得以下启示:组织类教学语言应做到"少而精";阐释类教学语言应做到"准而深";问题类教学语言应做到"明而启".

    课堂观察语文教学教学语言虞大明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的启示

    杨淇婷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崧舟的教育理念富有新意,在语文教学领域独树一帜,引起众多教师学习.因此,以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为研究对象,从"诗意语文"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概述、审美教育观以及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等方面,厘清王崧舟"诗意语文"有关内容,对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思想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王崧舟诗意语文中小学

    语用学视角下《老王》教学之比较——以黄厚江、王君执教为例

    王婧怡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用学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随着近年来语用学的发展,语用学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为中学语文教师创造性解读文本和生动性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语用学视角比较分析黄厚江老师和王君老师在执教《老王》时所体现的语用学理论,总结出关注文本留白、创设话语情境、利用合作原则三种教学方法,力求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语用学课例比较黄厚江王君《老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逸文本教学

    李鑫龙令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隐逸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值性,在"三新"背景下,基于历史与时代之思,需要教师厘清隐逸文化之内涵,甄别隐逸文化之利弊,把握隐逸文化教学之尺度.从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才能正确传承隐逸文化精髓,助力学生的精神塑形和生命成长.

    隐逸文化中学语文教材隐逸文本教学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践

    李继录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乐读书吧"作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特色板块,对接的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读整本书"的理念;在统编教材中主要承担整本书阅读并建构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快乐读书吧"的编者意图,认真分析"快乐读书吧"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探索适合自己班级学情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切实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

    对高中语文单篇与单元教学关系的深入思考

    宋华兵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单篇课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成为研究与探索的热门话题.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妥善处理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的关系,在充分融合中发挥二者的优势,以引领学生在不同任务群学习中进入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单篇教学单元教学

    单元整体视域下单篇教学的情境创设

    郑鸾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任务群"作为语文课程的"组织与呈现形式",衍生出的"大单元"教学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把握好单元下的每一篇课文,才能构建充实而富有逻辑关联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单篇课文的特点以及其与单元整体之间的联系设置相应的情境,从而更好地凸显单元体系下的单篇教学.教师需要在外显驱动下,强化教材单篇的载体效能;需要在融入情境下,彰显教材单篇的驱动效应;需要在关联统整下,释放教材单篇的运用价值.基于单元整体下的单篇教学情境,需要与整个单元的定位一脉相承,也需要展现出足够鲜明的单篇元素.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视域单篇教学情境创设

    "召唤结构"语境下高中语文教材"学习提示"拓展内容的应用

    孟瑶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提示"内容丰富,其中的拓展类内容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召唤结构"是西方接受理论代表人物伊瑟尔的研究成果,强调读者对文本的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召唤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探究"学习提示"中的拓展类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学习提示"中拓展内容的类别及作用做进一步分析,并探寻其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策略,能够助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召唤结构学习提示拓展内容语文教学

    《秋天的怀念》的有限虚构及教学启示

    刘小玉刘光成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天的怀念》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因其中存在大量虚构因素,尤其是将母亲去世时间由春季改为秋季,而引发了部分读者关于这篇文章的文体是否为散文的讨论.《秋天的怀念》虽然虚构了季节,但这是为了渲染特定的情境氛围而进行的"有限虚构",符合文学创作所追求的艺术真实,因此视其为散文未尝不可.围绕"季节虚构"展开其意图探讨,着重挖掘"秋天"的文化内涵以及其联想机制之下的菊花的丰富意蕴,探究作者史铁生在散文创作中进行虚构变形的艺术匠心,进而归纳教学启示.

    《秋天的怀念》有限虚构散文教学

    梳理名篇情感脉络 体味千古人生感喟——《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梦游天姥吟留别》文本解读

    刘兴国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读古典名篇是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有效途径和绝佳契机.找到一把打开古典名篇情感密码的钥匙,无疑能指导学生更深刻更轻松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以《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诗文为例,分析不同时代、个性迥异的文学巨匠在不同的作品中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相同的心路历程的原因,由喜悦转悲,再由悲伤转为旷达,几乎是其共同的情感密码.

    《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命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