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天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杨金波

月刊

1007-8665

yuwentiandi123@sina.com

0451-88060093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师大路1号

语文天地/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World
查看更多>>以学发展观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学术理论创新,凸显语文学科的前沿理念,实践经验和中学生的写作才华,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良传统,努力为育人、教学和语文学科的发展服务,积极创办一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体性·多元化·生成性——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读写一体"的三个维度

    李优雅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均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但往往被割裂,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进行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和新高考命题趋势下,读写并用、读写融合已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新动线.读写结合实际是融合了阅读与写作的微型写作活动,为了避免读写活动变得单一、随意和冗长,建议以单元为锚点构建整体性的读写活动,并且根据不同文体和学习目标设置差异化、多样态的读写任务,最后保证读写环节的生成性.

    读写一体整体性多元化生成性

    助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五个着力点——以"我和油菜花有个约会"教学为例

    何素芳李珂怡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但当下教学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主题随意无据、活动松散无效、评价因循守旧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通过立足点、切入点、结合点、攻克点、生长点等"五点"策略,试从目标解读、主题选择、资源融合、活动推进、评价跟进五个方面寻求突围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五点"教学策略

    跨学科学习支架:撬动古诗学习的支点——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

    陆云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创新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学习任务群,如何把跨学科思维贯穿在日常教学中,这些问题都值得一线教师思考.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融合历史、音乐、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设计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的学习任务群,尝试运用支架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高阶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现实问题.

    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支架式教学诗歌教学

    新课标"课程育人"视域下的言语审美探析

    姚娣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版新课标提炼出"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两个核心维度,二者融合形成的"言语审美",则成为推动学生精神成长、思维发展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教师需要从新课标素养育人的角度出发,赋予语言感知以审美意蕴.实践中应关注三个层面:价值层面:强化感知理解,在还原再现中践行言语审美;意义价值:扩展认知维度,在统整联结中践行言语审美;形式价值:把握内在思路,在前后联系中践行言语审美.教学中要认识到,阅读的本质需要以具体的语言文字为桥梁;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还原生活中的精彩世界,同时又需要与丰富的人性以及自身丰富、细腻的心灵相融合,将学生的认知引向另一个独特的境界;要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聚焦在言语形式的价值意蕴、意义之美和独特形式上,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文本的独特之感,从而放大课程育人的理念,助力学生内在言语素养不断提升.

    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育人言语审美

    "整"之有理 "建"之有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

    王云南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不仅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也提出了"调整、重组、补充"教学内容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突破狭隘的教学观、教材观,并逐渐回归到综合性、实践性学习中.在这一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并逐渐成为撬动课堂转型的支点.基于此,分析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以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教学为例,针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展开详细的探究,旨在探索一套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中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

    刘洋姜良存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使其有着特殊的育人价值.追溯文论中文道概念的起源,探究语文中文与道的所指与变迁,分析课程标准中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进而提出阅读教学中实现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阅读教学课程育人文道统一

    搭建有效"问题链",探索思辨阅读教学——以《变形记》(节选)为例

    柯妮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链"是依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学习困惑,构建有逻辑而又前后呼应的课堂问题整体设计.《变形记》(节选)采用一线串珠链条式问题链教学设计,以"变形的社会意味"为问题指向.教学中依托四个不同层次的子问题来依次剖析文本,深挖文本的社会批判性,以期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理性思维的内化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变形记》问题链思辨阅读文本细读

    《红楼梦》阅读主观题备考方略——以高考北京卷为例

    张迎雪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 个学习任务群的首位,并指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综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从2017 年起,北京高考卷将《红楼梦》纳入整本书阅读的考查范围,因此,了解命题、考查方向,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将使整本书阅读形成有效抓手,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红楼梦》高考阅读

    《家塾教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意义

    雷琴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彪《家塾教学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著作,阐述了众多精妙的阅读理论,给中学语文阅读提供了系统细致的教学策略.中学阅读需要以"静"为中心基点,也需要熟读精思、起疑驳问,不停地向内深化;还需要博阅精文、切磋交流,不断地向外扩展.如此,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深刻、全面把握.

    唐彪《家塾教学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三个层次

    尹杰呼君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往往指向单篇教学的个性化,注重"个体";而基于大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往往指向单元教学的统整性,强调"整体".面对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所引发的争议,首先需要解决大单元教学的认识确证问题,突破"非此即彼"的认知局限;其次需要把握大单元教学的本质特征问题,明确要从"知识立意"进阶为"素养导向".研究认为,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设计可以分为三种层次:基于课程目标,充分关注"这一单元"的价值定位;立足单元目标,贯通融合"单篇"与"单元"的内在关联;导向素养目标,聚焦个性发掘"单篇"的独特魅力.

    大单元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