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天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

杨金波

月刊

1007-8665

yuwentiandi123@sina.com

0451-88060093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师大路1号

语文天地/Journal Chinese Language World
查看更多>>以学发展观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学术理论创新,凸显语文学科的前沿理念,实践经验和中学生的写作才华,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良传统,努力为育人、教学和语文学科的发展服务,积极创办一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范进中举》中的"七个一"分析

    马小洁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七个一"的浮夸表现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七个一"具体包括:看了一遍、又念一遍、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往后一交、一脚踹在、淋漓一身的水.通过对"七个一"的分析,于细微字词的运用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

    《范进中举》"七个一"课程资源"三观"

    《穷人》的错位关系书写

    陈仕菊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现收编于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小说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再现了沙皇统治时期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现状,赞美了他们关怀他人、珍视生命的高尚品质,饱含着作者托尔斯泰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小说中存在着多处错位关系,从环境错位、言行错位和贫富错位三个方面来解析其中的人文情怀具有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错位关系人文情怀

    《鸿门宴》"学习提示"的导学策略

    阳云兰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提示"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注重引导且贯穿始终,具有导学优势,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读课文《鸿门宴》为例,对"学习提示"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即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示要点,确立自主学习目标;指点方法,点明自主学习路径;拓展延伸,深化自主学习内容;匹配目标,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所有这些,旨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指明方向、扫除障碍,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鸿门宴》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登泰山记》之地理文化分析

    沈会玲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姚鼐的《登泰山记》具有地理学游记性质,行文重点是对泰山地理环境的描写,尤为重视地理知识的记录和考证,对游程、路径、气候等如实记录.同时,泰山作为一个地理意象又承载着作者的情意,姚鼐以地理学家和文学家的眼光对泰山进行观察与勾勒,对于《登泰山记》而言,是文学与地理学的二重奏.文章言浅意深,情思表达极为含蓄,泰山作为一个地理与文化的双重符号承载着作者的人生思考,通过探讨其中的地理文化,对于《登泰山记》的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文化登泰山记

    以大概念教学优化文言文复习效果

    韩渤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初中文言文考前复习中的"浅表化、碎片化"现象,基于"文体、文言、文化"三大概念,提出相应的大概念教学策略,通过加深学生对文体特征的理解、强化文言文基础知识、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能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文言修养.实践证明,大概念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理解文言文,优化文言文复习效果.

    初中文言文大概念教学复习

    "审美"与"思辨"齐飞"感知"共"表达"一色

    庄巍巍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审美"与"思辨"两个维度之间相辅相成:学生思维的运转需要美学元素的支撑和推动,美感的体悟需要学生积极的思维作为动力.在情境的支撑和观照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审美洞察、体悟理解,从而实现认知的升级与生命的超越.在主客观的观照下,学生可以在思辨状态下发现语言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在教学中,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美感元素的探寻和开发上,将学生的全部身心和意识都浸润在美感氛围之中,促进审美和思辨的融通,在合力之下助推学生创意表达的完美呈现.

    小学语文审美思辨感知表达

    聚焦素养 以评促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施

    朱露青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统编版教材中的活动·探究(新闻单元)为例,阐述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指导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实施路径.聚焦素养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秉承素养立意,拓宽评价视野,通过观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学生行为,关注其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素养的成长.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语文素养"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致性:再构小学语文教学新样态

    潘桂敏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学习从知识素养转化为能力素养为主,教学应该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教学目标定位要精准,有整体意识,创新教学设计,逆向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在多样情境和多维实践性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评价贯穿教学始终,优化教学,创建小学语文教学新样态.

    "教—学—评"一致性逆向教学重审评价小学语文新样态

    群文阅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材的国家形象教学

    巩思伟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形象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而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载体,其选文中所涉及的国家形象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具体包括物质形象、历史形象和文化形象.通过对这三类选文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情感认同、中国历史的使命担当、优秀文化的民族自信心,从而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塑造国家物质形象的立体性、国家历史形象的整体性、国家文化形象的时代性,在学生心中建构出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国家形象,群文阅读作为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议题式跨单元教学、课内外多文本教学、情境教学等策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国家形象教学效益,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供有效途径.

    初中语文教材国家形象群文阅读

    小学语文浸润式阅读教学研析

    曹可怡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浸润式教学是一种以情境、活动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净化内心、成长成才的教学方法.浸润式教学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突出育人优势,能够发挥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对"浸润式教学"的思想渊源及其内涵与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探讨浸润式教学的应用影响,反思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小学语文浸润式阅读教学未来研究的走向,希望为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浸润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