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章也

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Journ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earn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译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

    乔晓燕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为个案,采用个案深描的方法,从教学材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分标准和学生评估六个维度详细描述了该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环节。

    口译课堂教学方法评分标准学生评估

    语境顺应在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黄淋李琛
    60-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各国的商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广告的作用十分重要,而广告的翻译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了语境顺应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广告语顺应论语境顺应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红色旅游翻译研究

    王燕欧求忠喻爱华
    62-6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红色旅游已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加强红色旅游翻译的研究,有利于开拓旅游国际市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功能翻译理论指导红色旅游翻译能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传递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流。

    红色旅游翻译功能翻译理论

    美剧字幕翻译方法及对英语翻译学习的启示

    张涵睿王亦石李莉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美剧字幕翻译的发展现状和美剧双语字幕的语言特点,结合美剧字幕翻译实例,文章探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等常用翻译方法的实际应用,并概括总结了美剧字幕翻译对英语课堂翻译学习的启发作用。

    美剧字幕翻译方法课堂学习

    基于"三美论"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赵彦春英译本评析

    李军霞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名诗人林徽因的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所有的美演绎到了极致,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统一,而对此新诗的英译也颇受学界的关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使译语读者充分感受此诗歌的三美,获得最大程度上听觉、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成为译者的追求。本文以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为依据,赏析赵彦春的英译本是如何具体体现诗歌翻译的音、形、意美。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三美原则赵彦春诗歌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以杨静远译本《彼得·潘》为例

    楼赛郑玮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因其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以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为基本理论框架,通过研究杨静远的《彼得·潘》译本,从译本的选词和修辞角度来分析三大原则在翻译时起到的指导作用。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翻译目的论三大原则

    谈《论语》英译版本中"君子"与"小人"的翻译

    邓芬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经典代表作品,拥有众多英文译本。"君子"和"小人"这两个基本概念词在《论语》中频频出现,贯彻始终。"君子"和"小人"蕴含的意义是多层面的,可以从学识抱负、道德修养、地位出身、经济价值现和政治立场等方面来剖析。恰当地翻译这两个关键词,对译本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部分译本试图找出一对词来完全取代在各个语境中出现的"君子"和"小人",有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论语》的不同英译本,探讨"君子"和"小人"在不同语境下的独特意义及其英译。

    《论语》君子小人翻译

    用关联理论解析中日语互译中的跨文化现象

    刘仝乐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日语互译中存在有大量细微的跨文化现象,仅仅靠单纯的翻译理论来解释是不全面的。本文将翻译看作一种特殊的"会话",试图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解析跨文化现象,为其找到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解决途径。

    关联理论中日语互译跨文化现象

    老子核心思想不同英译版本的分析——以许译和韦译为例

    赵敏杰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体现了古代先贤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总结。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首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它不仅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方国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在世界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被翻译成多种译本,旨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直到现在,《道德经》对于做人、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众多的翻译版本中,以亚瑟·韦利的译本因通俗易懂而被外国人所知,传达了《道德经》的核心意思,在国内还有许渊冲的译本,不同的译本反映了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道德经》进行阐释。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不同《道德经》英文译本中对老子核心思想的翻译。

    《道德经》英译老子核心思想哲学

    "信、达、雅"视角下布宁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四汉译本对比研究

    师慧敏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达、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一经问世,影响译界近百年。本文按照"信、达、雅"翻译标准对1933年布宁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四汉译本进行比较与评析,并总结其中翻译不当的原因,以期能对俄演说词汉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信达雅严复布宁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