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SLC19A2基因敲除小鼠及其表型验证

    钱晨向利群覃媛媛闫婕...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LC19A2基因敲除的纯合子小鼠模型,并验证其表型。方法 设计gRNA载体,将构建好的gRNA载体和Cas9载体进行体外转录后共注射到受精卵,经胚胎移植后获得6只(雌性3只、雄性3只)阳性F0代小鼠。通过繁育获得12只(雄性6只、雌性6只)SLC19A2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SLC19A2-/-小鼠(C57BL/6)]。8周龄野生型C57BL/6小鼠和SLC19A2-/-小鼠各12只(雄性6只、雌性6只),分别设为野生型组与基因敲除纯合子组。采用PCR扩增凝胶电泳法鉴定小鼠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和肝脏组织中SLC19A2 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和肝脏组织中THTR-1蛋白表达。结果 PCR扩增凝胶电泳法成功鉴定出SLC19A2-/-小鼠。基因敲除纯合子组胰腺组织和肝脏组织中SLC19A2 mRNA及THTR-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 SLC19A2基因敲除小鼠。

    SLC19A2基因敲除CRISPR/Cas9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三七总皂苷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刘璐谢乐伍大华姚婷...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七总皂苷相关研究文献,掌握其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4月收录的所有三七总皂苷相关中英文文献,通过VOSviewer 1。6。20、CiteSpace 6。3。R1、Pajek 64 5。18和NoteExpress 3。8对发文量、期刊来源、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 010篇中文文献,其中1 703篇为期刊论文,307篇为学位论文,280篇英文文献,年度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中文文献主要发表于《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草药》等,英文文献主要发表于《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中文文献作者共有4 410名,英文文献有1 476名,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分别是邓常清和ZHANG W。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英文发文量均居于榜首,与多家机构合作,形成跨区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学术团体。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脑出血和再灌注损伤是三七总皂苷的热门方向。结论 三七总皂苷的研究内容广泛,属于学科热门关注点,很多学者仍在深度挖掘其治疗疾病的价值和作用机制,分子机制上主要聚焦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作用途径,疾病治疗中脑出血、再灌注损伤是当前热点研究内容。

    三七总皂苷三七CiteSpaceVOSviewer可视化分析

    新疆农村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于珊陈凤辉车雅洁冯星星...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农村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7月至9月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北疆共13个村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人的衰弱状况、一般人口学特征、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并通过身体测量收集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新疆农村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18份,有效回收率为94。7%。衰弱患病率为25。0%,衰弱得分为2。00(1。00,2。25)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南疆)、社会支持状况(低水平)、视力(下降)、口腔健康状况(评分高)、焦虑状况(重度)、身体功能状况(中等、较差)是新疆农村老年人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疆农村老年人衰弱发生率较高,存在区域差异,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及身体功能状况息息相关。

    农村老年人衰弱影响因素

    蒙古族肥胖青少年伴有胰岛素抵抗对代谢性指标的影响分析

    赛汉花梁丹艳卢少琼唐芳...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蒙古族肥胖青少年伴有胰岛素抵抗(IR)对代谢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4月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3所蒙古族中学符合肥胖标准的学生共225例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根据HOMA-IR分为肥胖伴IR组(HOMA-IR≥2。69)和肥胖无IR组(HOMA-IR<2。69),对肥胖伴IR组与肥胖无IR组间的代谢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MI、腰围均与HOMA-IR、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及TyG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与FBG无相关性(P>0。05)。肥胖伴IR组舒张压、FBG、TG、TC、LDL-C、FINS、TyG均高于肥胖无IR组,而HDL-C低于肥胖无IR组(P<0。05);舒张压、FBG、TG、TC、LDL-C、FINS、TyG均与IR呈正相关(P<0。05),而HDL-C与IR呈负相关(P<0。05),收缩压与IR无相关性(P>0。05);BMI、TyG是肥胖伴IR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每增加一个单位,肥胖伴IR发生风险增加0。202倍,TyG每增加一个单位,肥胖伴IR风险增加3。283倍。结论 蒙古族肥胖青少年的BMI、腰围及IR状态与血糖、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呈相关性,且BMI、TyG是肥胖伴IR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发现及改善肥胖儿童的IR状态对预防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蒙古族肥胖青少年胰岛素抵抗代谢性指标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氧化应激和铁死亡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

    周金泉李依慧袁亚敏马莉...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相关基因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R语言筛选脓毒症数据集差异表达基因(DEG),并与氧化应激及铁死亡基因取交集确定候选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GO/KEGG)通路分析。使用LASSO回归和SVM-RFE机器学习确定诊断基因建立诊断模型,纳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2月收治的3例新发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3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做进一步验证。结果 从876个DEG中共获得10个候选基因,557个GO条目和32个KEGG通路被富集;机器学习后筛选出TXN、TIMP1并建立诊断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均>0。9。脓毒症组血液样本TXN和TIMP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XN、TIMP1两基因模型能够较好地早期诊断脓毒症,可作为新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氧化应激铁死亡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

    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

    刘倩刘雨昂陆秋辰胡芬...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在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眼科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伴中、重度干眼的患者90例(9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sA组、DQS组、联合组,每组30例(30只眼)。CsA组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DQS组使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联合组联合用药。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后2、4、12周比较三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f)、睑板腺缺失评分、眼红分析、角膜染色评分。结果 OSDI评分:治疗2、4、12周后,三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CsA和联合组治疗4、12周后时低于治疗2周后;联合组治疗12周后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2、4、12周后,联合组低于DQS组、CsA组(P<0。05)。NITMH评分:治疗12周后,三组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2、4、12周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治疗4周后高于治疗前,DQS组治疗12周后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4、12周后,联合组高于DQS组(P<0。05)。NIBUTf评分:联合组和CsA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QS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升高(P<0。05)。治疗4、12周后,联合组高于DQS组、CsA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高于DQS组(P<0。05)。脂质层厚度分级评分:联合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2、4周后升高,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CsA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升高,治疗4周后高于治疗2周后,治疗后2周高于治疗前(P<0。05);DQS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升高(P<0。05)。结膜等级评分:联合组和CsA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QS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2周后降低(P<0。05)。治疗4、12周后,联合组低于DQS组、CsA组(P<0。05)。角膜染色评分:治疗12周后三组评分较治疗前,治疗2、4周后降低,治疗4周后三组评分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4、12周,联合组角膜染色评分低于DQS组、CsA组(P<0。05)。结论 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干眼症的客观体征和症状,持续提高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临床实用性较佳。

    干眼干燥综合征环孢素滴眼液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临床疗效

    鼠尾草酚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介导成骨分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易艳梓来孟琪陈秀天江禹来...
    40-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鼠尾草酚对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状态下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阐述鼠尾草酚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力。方法 MC3T3-E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1。0、2。5、5。0、10。0、25。0、50。0、100。0µmol/L)的鼠尾草酚干预24h,分析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最佳的鼠尾草酚干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250。0 μmol/L H2O2干预)、鼠尾草酚低浓度组(250。0 µmol/L H2O2+2。5 µmol/L鼠尾草酚)、鼠尾草酚高浓度组(250。0 μmol/L H2O2+5。0 μmol/L鼠尾草酚),各组细胞干预24 h。比较各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矿化面积比例,Runx2、Osterix、COL1A mRNA表达及Nrf2、HO-1、SOD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选择2。5、5。0 µmol/L鼠尾草酚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OS、MDA含量及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ALP活性,矿化面积比例,Runx2、Osterix、COL1A mRNA及SOD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鼠尾草酚低、高浓度组ROS、MDA含量降低;ALP活性,矿化面积比例,Runx2、Osterix、COL1A mRNA表达及Nrf2、HO-1、SOD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鼠尾草酚低浓度组比较,鼠尾草酚高浓度组ALP活性、矿化面积比例及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鼠尾草酚低、高浓度组ROS,MDA含量,Runx2、Osterix、COL1A、HO-1 mRNA及Nrf2、SOD2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尾草酚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MC3T3-E1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进而促进成骨分化,减轻骨质疏松进程中骨代谢失衡。

    鼠尾草酚骨质疏松症成骨分化Nrf2/HO-1信号通路

    生物模拟纳米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赵红鱼董秋梅敖丽梅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虽能缓解RA症状,但伴随显著副作用且疗效有限。生物模拟纳米药物通过模仿体内天然结构和功能,提升药物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减少免疫原性和副作用,展现巨大的治疗潜力。这些纳米药物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控制炎症介质释放并靶向递送抗炎因子,有效减轻RA症状并防止关节损伤。尽管面临长期安全性、生产复杂性及个体差异等挑战,但生物模拟纳米药物在RA治疗中仍具有广阔前景。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代谢行为和长期安全性,发展个体化治疗策略,将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生物模拟纳米药物炎症调节靶向治疗免疫调控

    高尿酸血症致肾小管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许颖徐思宇王传旭邵命海...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尿酸在体内过度积累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肾脏损伤和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尿酸浓度超过正常生理范围时可引起肾小管的多种病理反应,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导致肾小管损伤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包括高尿酸血症中尿酸诱导的自噬、炎症、氧化应激、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纤维化等过程。

    高尿酸血症肾小管损伤尿酸机制

    TGF-β1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在肾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王季阳何凤霞程圣禹严文君...
    56-5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程中,肾组织受感染、创伤和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刺激,炎症细胞浸润肾组织,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及正常肾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该过程涉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与肾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综述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极化间相互关系及其在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巨噬细胞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