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王丽 黄正明

旬刊

1673-7210

yyzx11@vip.163.com

010-59679533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国医药导报/Journal China Medical Heral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化失眠方案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柴佳丽杨科金黄颖谢文文...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失眠方案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6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系统组和常规组,各50例.系统组采用系统化失眠方案,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心血管事件.结果 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系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失眠方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冠心病失眠系统化失眠方案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心血管事件

    脑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封玉宁马思田范小璇林隆杰...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共纳入71例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生活嗜好、家族史、入院血压、随机血糖及生化指标,根据样本特征选取同期35例非脑出血人群配对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脑出血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入院随机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对照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OR=0.884,P=0.001)、LDL-C(OR=21.521,P=0.007)、Hcy(OR=0.863,P=0.007)为脑出血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出血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入院时收缩压升高、Hcy水平增高可能会增加其风险,LDL-C水平增高可能会降低其风险,临床治疗中应对这些指标异常的患者加强监测.

    脑出血危险因素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王超臣蔺姗宋宝忠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头项针组接受头项针治疗,NMES组接受NMES治疗,联合组接受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sEMG),评估3种措施的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WST分级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治疗前,颏下肌群s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头项针组、NMES组,颏下肌群s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头项针组、NM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脑卒中吞咽困难头项针神经肌肉电刺激临床效果

    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姚科李云燕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试验组按血小板浓度给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7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3例;研究组6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4例.两组均无死亡患者;试验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黏膜瘀斑或牙龈、鼻腔出血,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应用于MIS/TIA患者中,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率,但复发风险随之增高.

    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抗血小板血小板浓度出血率

    "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控尿能力和盆底肌力的临床观察

    姜童秦丽娜吕桃桃田野...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的68例P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磁刺激治疗,治疗组给予"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平均24 h漏尿次数、盆底肌肉肌力分级测试(GRRUG)、盆底表面肌电、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平均24 h漏尿次数和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RRU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Ⅱ及得分、肌电Ⅰ及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肌电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Ⅱ得分、肌电Ⅰ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可减少PSUI患者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提升患者的控尿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Ⅱ类肌电信号最大值,增强快肌收缩力有关.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骶四针"盆底表面肌电盆底磁刺激

    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

    崔婷夏亚芳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6例.腹壁强化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联合组采用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直肌超声指标、腹部核心肌群肌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腹直肌间距小于治疗前,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腹直肌间距小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腹直肌厚度、弹性模量值、剪切波速度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肌力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后,三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腹壁强化组、电刺激组(P<0.05).结论 腹壁强化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腹部核心肌群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腹直肌分离神经肌肉电刺激腹壁强化训练临床疗效

    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张春李素花施晓莺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0月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妇产科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中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术前(T0)、注射后15 min(T1)、注射后1 h(T2)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两组收缩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T1时收缩压高于T0时,T2时低于T1时(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1时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两组心率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T,时心率高于T0时,T2时低于T1时(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1时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肌层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子宫肌瘤剔除术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贲如银贲如琴季进锋黄潇潇...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外周血 Th17、MLR.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17、MLR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比、低分化占比及外周血Th17、M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1.985,95%CI:1.167~3.376)、Th17水平(OR=2.126,95%CI:1.310~3.449)、MLR(OR=2.353,95%CI:1.276~4.337)是影响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M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46、0.939.结论 外周血Th17、M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结直肠癌预后评估辅助性T细胞17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联合脂蛋白残粒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翟静晶孙燕瑜顾纯吉陈燕...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联合脂蛋白残粒(RLPs)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T2DM合并AS患者50例纳入研究组,另选T2DM未合并A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sd-LDL、RLPs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采用logistic归回模型分析T2DM患者合并AS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sd-LDL、RLPs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sd-LDL、RLPs及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d-LDL(OR=1.264,95%CI:1.019~1.568)、RLPs(OR=1.379,95%CI:1.064~1.786)、Lp-PLA2(OR=1.842,95%CI:1.135~2.990)、脂蛋白 a(OR=1.704,95%CI:1.058~2.744)均为T2DM合并A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d-LDL、RLPs单独及联合均对T2DM患者合并A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 T2DM合并AS患者血清sd-LDL、RLPs水平升高,对判断T2DM患者AS发病情况具有预测价值.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残粒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

    李娜房洁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8例)与试验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试验组给予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肺功能、血气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SV、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EV1%、FEV1/FVC、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

    肺心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