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典籍翻译——以《孟子·公孙丑上(人有四端)》为例

    李迅钱文新李颖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优秀的古典书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为了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译者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节选并翻译了《孟子》中的名篇《孟子·公孙丑上(人有四端)》,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转换现象,探索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中国典籍文本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孟子》翻译转换理论典籍翻译

    从文化翻译视角看《莫言:讲演新篇》英译中的文化"传真"

    李倩倩王姗姗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了学界对文化翻译的多重解释,认为文化翻译指的是原文中特有文化内容/因素的翻译.在此视角下,本文选取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莫言:讲演新篇》英译本为语料,探究汉语四字结构、方言习语及特色词汇的翻译方式,揭示文化"传真"原则的把握尺度,希望进一步促进国际社会客观而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

    文化翻译文化"传真"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莫言:讲演新篇》

    翻译美学视角下中医语言隐喻的英译策略

    李少丽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清中医隐喻的认知主体是翻译中医古文典籍的重要一环.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挖掘中医语言隐喻的英译策略.隐喻认知主体的相似性体现了语言的通俗美,译者可采用直译;而认知主体"扬美抑丑"的思维惯性传达出语言的含蓄美,译者可采用意译;隐喻主体的映射性表现出"意则期多,字唯求少"的简洁美,译者可用回译、释译补全原文信息;认知主体的整体性表现出中医术语和中药名的独特美,译者可用音译保留原文的独特性.

    中医语言隐喻翻译美学英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中餐菜名英译策略

    闫玉荷刘凌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目的论,以《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和《美食译苑》中的中餐菜名英译为例,概括中餐菜名的主要特点,将菜名分为写实型菜名和写意型菜名,并分析总结对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餐菜名英译提供参考,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外国消费者的误解,吸引消费,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目的论菜名英译《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美食译苑》

    从文学批评角度分析《孔乙己》英译本

    李琼郑慧慧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文学批评中的文学叙事学和翻译的不定点两个维度,对比分析鲁迅的名篇小说《孔乙己》的杨戴夫妇译文和莱尔译文,从文学叙事的视角、时限以及叙事话语分析三个方面,探析译本如何再现小说的跌宕起伏;采取翻译的不定点作为补充,阐述如何在审美要素上使译文和原文相契合,确保译文的艺术效果与原文的艺术魅力相统一.

    《孔乙己》文学叙事学不定点

    许渊冲"三美"论下的唐诗英译研究

    贺鉴淋杨佑文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全盛时期的产物,以多样的体裁和丰富的内容铸就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音美、意美、形美)与诗歌独特的韵律与意境相契合,这也为诗歌英译提供了典范.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对比分析唐诗《早发白帝城》的三个英译本,探讨该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应用及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美"理论《早发白帝城》诗歌翻译对比研究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吴板桥英译《劝学篇》研究

    任静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之洞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受清政府重用,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所作《劝学篇》为阐述"中体西用",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作,影响深远.美国传教士吴板桥于1899年发表《劝学篇》英译文,该英译文后经出版、再版,也成为西方国家认知中国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出发,聚焦目的性原则,剖析译者的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评析译本及译者形象.

    吴板桥《劝学篇》文化传播

    翻译模因论视域下流行语"云XX"的英译

    陈清霞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变得皆可"云",大众的生活也进入了"云"化,网络流行语"云XX"应运而生且层出不穷,成了反映社会文化状况的一面镜子,满足了当下的人际交往需求."云XX"结构的迅速发展符合强势模因的快速复制和传播模式.本文在充分理解模因、语言模因及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基础上,以翻译模因论为指导,对"云XX"结构的翻译进行研究,以促进人们对此类同构异义网络流行语的认识理解和规范运用.

    语言模因"云XX"结构同构异义翻译

    许渊冲"三美论"在《楚辞》英译本中的应用评析

    胡一丰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渊冲的"三美论"具有中国特色.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评析许渊冲在《楚辞》英译本中对"三美论"的具体应用,分析"三美论"的内涵、外延和不足之处,为诗歌翻译及诗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许渊冲《楚辞》英译三美论

    生态翻译"十化"译法之中式菜名翻译

    李娜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智慧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翻译领域,译者需注重生态和谐、绿色翻译,以此确保译文的生命之姿、和谐之态.本研究以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托,以其生态翻译"十化"译法为"脚手架",对《新时代核心英语教程综合英语2》Unit 5中的中式菜名翻译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丰富生态翻译学理论在中式菜名翻译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生态翻译学"十化"译法中式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