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方智远院士在蔬菜学科与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纪念方智远院士逝世一周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1-7页

    中国重要落叶果树果实品质和熟期育种研究进展

    陈学森王楠彭福田毛志泉...
    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栽培面积66。67万hm2以上的落叶果树有苹果、梨、桃和葡萄4种,针对这些重要果树果实品质和熟期,国内几代遗传育种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在优异种质评价挖掘与创制的基础上,创建了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优质、耐贮、不同熟期、特色多样的苹果和梨系列优质新品种,育成了桃和葡萄早、中、晚熟期配套优质新品种;研发了新品种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推动了自主研发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及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为保障优质水果的周年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

    落叶果树苹果葡萄品质熟期配套耐贮

    中国高口感品质鲜食辣椒产业发展与未来趋势

    邹学校杨莎朱凡远方...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鲜食辣椒的品质包括营养、口感和外观等。在食物十分丰富、营养充足的当下人们更加关注口感品质。目前口感好的薄皮泡椒、螺丝椒和嫩果型鲜食辣椒成为中国辣椒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的热点。本文中介绍了这3种辣椒的特点,采收标准,优异种质资源,育种历史、现状与成果,市场需求与存在问题;提出建立辣椒高端品牌、实现辣椒适度规模生产和选用辣椒加工专用品种是中国辣椒产业未来高质量发展趋势。

    辣椒鲜食口感品质高品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及其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翟挺楷马湘玮陈燕张雪莹...
    3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与第二代测序技术结合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IP-seq)己被广泛用于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解析园艺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靶基因筛选与定位、调控网络构建、染色质开放程度确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 ChIP-seq技术的发展简史及其在园艺植物转录因子和组蛋白修饰中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园艺植物DNA—蛋白互作研究提供参考。

    DNA与蛋白质互作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

    山茶属植物系统发育及分类研究进展

    邝雪琨郑倩孔庆博周佳思...
    5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形态学特征,目前山茶属植物分类主要有Sealy、张宏达和闵天禄所创立的3种系统。由于所关注的表型特征不同,这3种分类观点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山茶属分类研究历史出发,对山茶属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对基于不同的标记类型对山茶属植物系统发育重建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评价不同标记在山茶属物种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利弊。提出目前分类中的问题和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重建山茶属物种间系统关系和解决分类争议提供一定的参考。

    山茶属分类学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调控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的基因定位

    田茂森周震王海敬崔霞...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挖掘调控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的关键基因,以栽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oneymaker')和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PI365967')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混池重测序技术挖掘到6个控制柠檬酸含量的QTL。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末端的主效QTL qCA6。1表型贡献率高达19。28%。为对该位点进行定位,从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挑选出2份柠檬酸含量差异较大,且只在主效位点存在基因型差异的株系作为亲本,构建BC2F2定位群体,通过交换单株后代鉴定,将定位区间缩小到342 kb区间内,并开发了连锁分子标记,为后续克隆基因奠定了基础,也为改良番茄果实柠檬酸含量提供了重要选择标记。

    番茄风味柠檬酸重组自交系QTL

    茶树苯乙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遗传位点的挖掘

    张力岚杨军王让剑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69个茶树种质作为关联群体,利用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技术开发的675 245个高质量SNP标记在2018-2020年3个年份间,对茶树新梢中苯乙醇樱草糖苷的含量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表明,不同年份茶树种质间的苯乙醇樱草糖苷的含量变异系数为61。50%~62。09%,相关系数介于0。95~0。98(P<0。01),广义遗传力为67。49%。3种GWAS分析模型共检测到24个与茶树苯乙醇樱草糖苷含量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P<0。001),解释表型变异率为0。01%~10。63%。进一步利用等位变异效应分析挖掘到36个具备24个主效位点优异等位变异且苯乙醇樱草糖苷含量显著升高的优异种质。初步筛选出10个与苯乙醇樱草糖苷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为 TEA020086。1、TEA003248。1、TEA013029。1、TEA021435。1、TEA016196。1、TEA029411。1、TEA014564。1、TEA014567。1、TEA014571。1 和 TEA014573。1,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茶树次生代谢与转录调控分子过程。

    茶树苯乙醇樱草糖苷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优异等位变异

    茶树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基因CsChlH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叶玙璠王誉洁傅前媛王璐...
    9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隆获得茶树(Camellia sinensis)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基因CsChlH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NCBI登录号:ON256194),对应编码1 382个氨基酸残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茶树CsChlH与猕猴桃AcChlH的亲缘关系密切。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显示,CsChlH可能响应光照、干旱、热激、低温、ABA和乙烯等多种信号,且可能调控叶绿素、类黄酮、糖等代谢以及叶绿体、叶肉、保卫细胞等器官发育。CsChlH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茶树不同组织表达分析显示,CsChlH在富含叶绿素的源组织中表达量高,而在缺乏叶绿素的库组织中表达量低。CsChlH响应长时程弱光、低温、干旱而表达下调,短时程ABA、乙烯以及长时程高温信号能诱导其表达上调。研究结果揭示了 CsChlH在茶树叶绿素代谢和胁迫响应中的重要作用。

    茶树CsChlH启动子基因表达脱落酸GUS酶活

    褪黑素对葡萄叶片发育衰老过程中亚细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王宇航李斗王春恒金鑫...
    10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2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于6月上旬(叶龄22 d)开始分别叶面喷施200 μmol·L-1 DL-4-氯苯丙氨酸(CPA,褪黑素合成抑制剂)和50~200 μmol·L-1褪黑素(MT),以蒸馏水作为对照,每30 d喷施1次,共喷施5次,定期取样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活性氧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酶活性。结果表明:叶片发育至115 d,其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各亚细胞组分活性氧水平逐渐上升,抗氧化酶和AsA-GSH循环酶活性逐渐降低;亚细胞组分对比发现,叶片衰老过程中O-2水平在叶绿体组分中最高,H2O2水平在细胞溶质组分中最高。150 μmol·L-1 MT处理能显著降低各亚细胞组分中的O-2和H2O2水平,各亚细胞组分中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同时,显著提高了各亚细胞组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氧化酶(AAO)、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各亚细胞组分AsA、DHA和GSH含量显著提高,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从而延缓了叶片的衰老进程。CPA处理抑制了各亚细胞组分抗氧化酶和AsA-GSH循环酶活性,活性氧水平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下降。综上所述,外源MT通过提高葡萄叶片中各亚细胞组分的SOD、POD、CAT活性和AsA-GSH循环酶活性,提高各亚细胞组分的AsA和GSH含量,增强叶片抗氧化能力,进而有效清除活性氧,延缓叶片的衰老。

    葡萄褪黑素叶片衰老活性氧抗氧化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缺硼胁迫对枳幼苗根系生长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金天徐月美邝冠翎刘桂东...
    12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缺硼胁迫对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幼苗根系损伤的机制,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缺硼对枳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线粒体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线粒体特性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处理抑制了枳幼苗根系生长,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及根系生物量均明显降低,根系活力也显著下降。缺硼处理降低了根系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了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缺硼处理还使线粒体膜吸光度变化值降低,说明增大了线粒体膜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缺硼处理降低了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a值,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ATP合成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缺硼处理的根系线粒体结构被破坏,线粒体内嵴减少,出现空泡化现象。综上,缺硼会显著抑制枳幼苗的生长发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受损有关。

    柑橘缺硼胁迫根系生长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