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郭子楠王艳虹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U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濮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U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PLM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性激素水平、生活能力、月经量、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首次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 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 个月月经量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患者采用SPLM、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均会减少月经量,安全性较高,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SPLM治疗手术时间较长,但会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性激素水平及生活能力,缓解疼痛程度.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对面颈部衰老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海燕张二伟王新杰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对面颈部衰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至2024年1月于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治疗,观察组(3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状态、面部年轻化程度与疼痛程度及皮肤屏障功能.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皮肤状态及面部年轻化程度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经皮水分丢失量(TEW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皮肤油脂与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吸脂加埋线提升联合超声炮治疗面颈部衰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促进面部年轻化,提升皮肤屏障功能,且对患者造成的痛感较低.

    面颈部衰老面部吸脂埋线提升超声炮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社会支持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彭少华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的家属病耻感状况及社会支持需求状况,分析社会支持需求与家属病耻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调查分析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病区收治的 126 例SCH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运用Link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评价家属病耻感,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家属社会支持需求状况,分析比较 126 例患者和家属一般资料,家属病耻感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需求与家属病耻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SCH患者家属病耻感平均得分为(2.61±0.82)分,家属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1.03±7.21)分.SCH患者家属病耻感与患者的病程、住院次数及家属的家属月收入等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家属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及患者的发病年龄等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得分越低、住院次数在 3 次及以上,SCH患者家属病耻感得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H患者家属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具有较严重的病耻感,且社会支持得分普遍较低,住院次数在 3 次及以上、社会支持得分低是患者家属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社会支持也与SCH患者家属病耻感呈负相关关系,临床可以从加强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入手,降低患者家属的病耻感.

    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社会支持

    绝经期T2DM患者血糖变异、低密度脂蛋白与骨质疏松发病的关系

    李南南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期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变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骨质疏松(OP)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226 例绝经期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并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血糖监测,计算血糖变异参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24 h平均血糖水平(MBG)和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采用X线吸收法检测患者骨密度,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73)、骨量减少组(n=86)和OP组(n=67),比较三组临床资料、骨代谢指标和血糖变异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糖变异、LDL-C与绝经期T2DM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T2DM病程、血清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血清三酰甘油(TG)、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骨量减少组血清血钙、血磷、ALP、P1NP水平均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组血清ALP、P1NP水平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组、骨量减少组MAGE、CV、SDBG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组MAGE、CV、SDBG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糖变异参数(MAGE、CV、SDBG和)血清LDL-C水平与绝经期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病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期T2DM患者LDL-C以及血糖变异参数(MAGE、CV、SDBG)与骨质疏松发病有显著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有利于绝经期T2DM患者OP的早期诊断.

    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骨质疏松相关性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

    宋加加王莎莎李妍芳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生产的 86 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 43 例,采用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于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情况、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 2 h的治疗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74.42%)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子宫底下降速度相对更快,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相对更短,产后 2 h出血量及产后 24 h出血量均相对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24 h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更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术前缩短,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较好,子宫底下降速度相对更快,恶露持续时间更短,且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 24 h出血量均相对更少,同时改善凝血功能,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产后出血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用药对预防子宫收缩无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祝二霞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以及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在预防子宫收缩无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期间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且产后存在子宫收缩乏力的 93例产妇,将其分为两组,A组(48 例)予以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B组(45 例)予以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后 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凝血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产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B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 1 天两组产妇的血红蛋白(Hb)和凝血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预防性治疗后两组产妇的Hb均增加且B组产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凝血指标结果均降低,其中A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期间B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宫缩持续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底下降速度则快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的康复,其产后应用安全性也更为理想.

    产后出血缩宫素卡贝缩宫素麦角新碱子宫收缩无力

    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孙磊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 11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患者 55 例.对照组采用Henry入路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经皮穿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围手术期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8~12 周影像学参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进行逐项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8~12 周影像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皮穿针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式优势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改良经皮穿针技术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申国庆甘文云刘辉索美芳...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4 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及观察组(n=47),对照组接受NPPV治疗,观察组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圣乔治呼吸量表评分(SGRQ).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pH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维度呼吸问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PPV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相关问题.

    无创正压通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COPD呼吸衰竭有效性安全性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轻型肺炎患者对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研究

    卜巧云王静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与莫西沙星联合应用在老年轻型肺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洛阳市中心医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老年轻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0 例实施莫西沙星治疗,实验组 40 例实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气促、肺啰音与咳嗽)改善情况、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咳嗽、肺啰音与气促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前均下降,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升高,其中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轻型肺炎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肺炎炎性因子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

    刘文双王亚丽王娟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3年 9 月在镇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82 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与研究组(41 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术后恢复指标、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流动力学[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苏醒、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研究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2 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术后72 h 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 24 h、术后 72 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6 h、术后 12 h时VAS评分低于术后 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各项指标均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血流动力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9.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能够加快术后康复,缓解疼痛程度,减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发生.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高龄髋部骨折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