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魏大成

月刊

2096-1278

xayybj@126.com

029-88445515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小儿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的疗效研究

    孙梅英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PRFA)对小儿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 2021 年 8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72 例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与研究组(行LPRFA),各 36 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h、12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患儿予以LPRFA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手术指标,缓解机体疼痛,调节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射频消融术扁桃体肥大鼾症睡眠质量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刘素琴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片与阿奇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为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选择封丘县妇幼保健院在此期间收治的 86 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将 43 例接受单药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另 43 例接受孟鲁司特钠片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症状(发热、咳嗽与肺啰音)消失时间与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胸腔积液、胸腔增厚、肺不张与肺实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片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提升,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

    肺炎支原体肺炎孟鲁司特钠片阿奇霉素注射液炎性因子

    脑反射治疗仪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李国辉姜波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采用脑反射治疗仪联合虚拟现实训练进行干预对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6 例CI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脑反射治疗仪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对两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量表(FM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反射治疗仪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应用于CI恢复期患者中,可改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反射治疗仪虚拟现实训练脑梗死恢复期认知功能运动功能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丁祥玺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 2021年 8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62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三孔组(行三孔LA,n=30)与单孔组(行单孔LA,n=3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孔组手术切口更大,但手术切口总长度短于三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三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h、12 h、24 h,单孔组疼痛评分均低于三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切口总长度更短,术后愈合速度快、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手术时间也有所延长。临床在实际应用时,可综合考虑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手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孔与三孔LA各自的优势。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单孔三孔切口长度

    血清miR-182联合核素骨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张阳军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82(miR-182)联合核素骨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 107 例发生骨转移的NSCLC患者为观察组,105 例未发生骨转移的NSCLC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miR-182 及核素骨显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外周血miR-182 联合核素骨显像对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分期(Ⅲ~Ⅳ期)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iR-182、核素骨显像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iR-182 及核素骨显像为影响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49、1。812,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iR-182、核素骨显像及两者联合对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诊断的AUC分别为 0。820、0。812、0。916。结论 NSCLC患者机体内miR-182 异常高表达及核素骨显像阳性与患者发骨转移密切相关,且两组联合对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在临床诊断中作为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早期筛查指标。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82核素骨显像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杨光厚孟笑颖王思然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虞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 82 例翼状胬肉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术)及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各 41 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视觉质量、泪膜功能、角膜屈光状态、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拆线时间、视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度(CAD)、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泪膜动态客观散射指数(TF-OS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BUT)长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SIT)大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裸眼视力(UCVA)、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可提升患者视觉质量,改善患者泪膜功能、角膜屈光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视觉质量并发症泪膜功能角膜屈光状态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远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贺垒陈小霞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远期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84 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情况,统计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 30 个月,失访 4 例。80 例患者中,生存 59 例,死亡21 例,5 年无病生存率 62。50%(50/80),总生存率 73。75%(59/80),复发率 11。25%(9/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和死亡组淋巴结清扫总数、脉管浸润、T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总数(OR=4。625,95%CI:4。455~4。707)、脉管浸润(OR=3。746,95%CI:3。711~3。784)、T分期(OR=2。390,95%CI:1。988~2。796)均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主要与淋巴结清扫总数、脉管浸润、T分期有关,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做好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

    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远期预后危险因素脉管浸润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张璐王漠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全身麻醉(GA)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接受治疗的 84 例TH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EA组(n=42,采用CSEA)与GA组(n=42,采用GA),对两组麻醉相关指标、认知功能、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较GA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物用量少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SEA组MMSE评分高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 30 min(T1)、缝合切口时(T2)、入麻醉苏醒室 3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麻醉前(T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在T1、T2、T3 时刻的MAP、HR低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较GA组(26。19%)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应用于THA患者中,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对认知功能的损伤,保持MAP、HR水平平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孕早期C反应蛋白、Gal-13和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预测的价值分析

    张淑丽石云英李威锋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孕早期用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13(Gal-13)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于西华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建档并产检的 98 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 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照组(50 例)未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比较两组孕妇血清CRP、Gal-13、HbA1c水平,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探究血清CRP、Gal-13、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BMI、CR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al-13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HbA1c水平较高、Gal-13 表达水平较低均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因素(P<0。05);血清CRP、Gal-13、HbA1c联合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项检测(Z=2。547、3。676、2。101,P<0。05)。结论 血清CRP、Gal-13、HbA1c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均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C反应蛋白半乳糖凝集素-13糖化血红蛋白孕早期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杨龙华孔全立刘楠楠黄胜豪...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 2020 年 4 月至2022 年 4 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 80 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接受阿片类药物的自控静脉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结合超声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药物自控静脉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疼痛情况[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康复质量(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日舒芬太尼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日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引导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患者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减轻病人疼痛,还有助于提高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

    胸腔镜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