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植保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植保导刊

钟天润

月刊

1672-6820

zhibao@agri.gov.cn

010-59194728,59194736

100125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植保导刊/Journal China Plant Prot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测报、检疫、防治、农药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相关方针政策、指导意见,交流植保工作经验。是广大植保技术推广单位及技术人员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语

    魏启文
    1页

    严控生物灾害 紧抓植保减损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魏启文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总结交流"十四五"以来植保植检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从而进一步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中的重要作用.

    "十四五"植保防灾减灾粮食安全

    基于RPA恒温扩增技术对大豆尖孢镰刀菌的快速检测

    宋文静董志涛荣馨锐吴浩田...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尖孢镰刀菌侵染大豆引起枯萎病,导致大豆严重减产.为实现对大豆上尖孢镰刀菌的快速检测,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开展了试验研究,根据大豆尖孢镰刀菌的特异基因设计了正反引物各3个,并通过两两组合筛选出最佳引物对,实现了在恒温(39℃)条件下,反应15~20 min,即可检测90 fg/μL以上浓度的尖孢镰刀菌,且与大豆疫霉菌、大豆灰斑菌等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大豆尖孢镰刀菌检测法,相较于传统PCR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具有快速、便捷、即时观察的特点,为该病原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大豆尖孢镰刀菌快速检测

    烟粉虱嗅觉行为反应在抗烟粉虱豇豆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万秀娟田朝辉琚志君庞淑敏...
    16-1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24种豇豆种质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差异,以便更好地筛选抗性种质资源,采用昆虫嗅觉行为反应测定法,结合盆栽试验与豇豆形态特征调查,研究了 Q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的趋性选择、72 h内产卵量以及趋性与豇豆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的趋性选择差异显著,在参试豇豆材料中,夏豇1号对Q型烟粉虱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种质,而金富翠柳的驱避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种质,后者可作为豇豆抗Q型烟粉虱育种的亲本或栽培品种.参试豇豆种质的蔓性、荚型、荚色等形态特征对Q型烟粉虱趋性选择的影响不大.

    烟粉虱豇豆抗虫性趋性选择嗅觉行为

    白粉菌重寄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效果初评

    唐晓雪李文丽张文震余海龙...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新疆石河子地区3种花卉上采集的150份白粉病株样本中分离出白粉菌重寄生真菌,对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与ITS-rDNA序列分析:分离物的分生孢子器深棕色,多聚生,大小为(40.66~82.92)μm×(34.65~63.05)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两端含油球,大小为(3.88~5.67)μm×(2.19~2.75)μm;菌株的ITS-rDNA序列与Ampelomyces quisqualis序列的同源性达94%~100%,由此将其鉴定为白粉寄生孢(A.quisqualis).测定该菌对荷兰菊白粉病菌的重寄生效能及控病效果,发现供试的12个菌株均可寄生于荷兰菊白粉病菌上,平均重寄生指数为26.21;菌株As-81和Rh-60对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46.62%和46.15%.

    白粉寄生孢重寄生菌鉴定生物防治

    我国玉米南方锈病研究进展

    张瑞平周联东马朝阳王文洁...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性气传病害,一旦发生,极难防治,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国的危害情况、流行的影响因素、病原菌检测方法和致病机制、防治方法,以及玉米抗南方锈病的机制、遗传基础和种质资源等,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玉米南方锈病多堆柄锈菌流行因素遗传基础种质改良防治

    202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计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蔬菜作物上22种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15 541 hm2次,病虫害潜在粮食产量损失超过1.5亿t.因此,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适期防控,对小麦赤霉病、二化螟、玉米南方锈病等病虫害应组织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治,保障粮食安全.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趋势预报

    海南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鉴定与分析

    王秀婷卢辉吕宝乾唐继洪...
    41-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是草地贪夜蛾北迁虫源的重要越冬基地.为监测分析其入侵海南的种群生物型,采用COⅠ和Tpi两种分子标记及碳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对2020-2022年三亚、海口、儋州高空测报灯诱集的草地贪夜蛾样品进行生物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OⅠ基因序列比对草地贪夜蛾水稻型占52.08%,玉米型占47.92%;基于Tpi基因第四外显子gTpi183Y位点鉴定均为玉米型,且gTpi192Y和gTpi198Y位点将玉米型分为了 3个亚型:Tpi-Ca1(占比47.73%)、Tpi-Ca2(占比11.36%)、Tpi-Ca1/Ca2(占比40.91%);碳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2020-2022年草地贪夜蛾取食C4(玉米)植物比例分别为42.86%、57.89%、58.34%,同时取食C3(水稻)、C4植物比例分别为57.14%、42.11%、33.33%,而取食C3植物只有2022年8.33%的样本.本研究有助于跟踪监测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的生物型情况,为精准监测和早期预警提供参考.

    草地贪夜蛾分子标记碳稳定同位素生物型

    葡萄霜霉病流行传播模型和扩散规律研究

    于舒怡李柏宏刘丽王辉...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葡萄霜霉病流行空间传播动态规律,对葡萄霜霉病的传播梯度和空间分布进行定时定株系统调查.应用OriginPro 2019软件中曲线方程拟合程序分别构建病害的直向和多向传播梯度模型,并推导获得病害最大传播距离和传播速率.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葡萄霜霉病初期病株集中在菌源中心附近,且单株病情指数偏低;随后菌源中心四周病株的病情指数急剧增加,且水平方向上单株病情指数呈现明显钟罩状分布.病害直向传播曲线呈中心式传播.Exponential模型是病害直向传播梯度的最佳模拟模型.病害在平行于(或垂直于)垄向的传播呈现典型的偏正态分布,由于风向和风速的不同,发病中心分别向北向和东向发生了 一定的偏移.病害多向传播梯度呈钟罩状非对称分布,Gaussian曲面模型是拟合病害多向传播的最佳模型.利用Exponential模型可较准确预测出东、西、南和北4个方向上的最大传播距离为19.3~41.1 m,日均传播速率为0.18~0.45 m/d.

    葡萄霜霉病空间动态模拟模型传播梯度

    琯溪蜜柚蓟马发生为害规律及药剂防效研究

    武英张天翔史国强林晓兰...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福建南部地区琯溪蜜柚果园蓟马发生情况开展调查,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福建南部地区琯溪蜜柚上的蓟马有黄胸蓟马、茶黄蓟马、稻管蓟马、西花蓟马4个种类,其中黄胸蓟马为优势种群,占96.7%.蓟马主要活动高峰期在3月中旬到5月中旬,不同品种琯溪蜜柚树上蓟马的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吡虫啉和阿维·氯苯酰喷涂树干的防治持效期较长,15d后的校正防效为71.4%和60.4%;5种复配药剂对蓟马都有较好的防效.

    琯溪蜜柚蓟马发生规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