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下旬)
职业教育(下旬)

夏志芳

月刊

1671-783X

hdzyjy@188.com

021-32020078

200062

上海市62-005信箱

职业教育(下旬)/Journal Zhongdengzhiyejiaoyu(lilun)
查看更多>>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办刊理念,坚持为“职教理论导航”,努力成为“职教研究园地”,以“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未来,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为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场域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郑沁心张晓津张棉好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场域跨界属性推动下,企业员工带着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行动者的资本增值诉求进入职业教育场域兼职.企业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缓解师资不足、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然而,当前其队伍面临着权利与收益受限导致的低位置感、固有传统认知导致的惯习冲击以及监督管理不完善导致的规则失范的建设阻滞,这些阻滞因素阻碍了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投入与专业发展,也制约了其功能的释放.为保障企业兼职教师队伍质量的持续优化、功能的充分发挥,未来应以价值共同体为目标指引,重塑积极惯习;以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为情感支撑,缓解位置差异;以发展共同体为理念方向,优化场域规则.

    场域理论企业兼职教师职业院校优化路径

    PCK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启示

    刘瑶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教学知识(PCK)是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相应领域工程师的关键知识,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PCK本质上是教师个体基于已有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更新的知识,由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技术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等整合而成,是新手教师发展成专家型教师的重要内容,具有动态性、整合性、转化性的特点.PCK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分别有利于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的互动、教学职业性与教学教育性的整合、"教师知识"到"学生知识"的转换.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研究主要探讨制度和体系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因此从教学知识角度出发,基于PCK理论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应以"双师"为标准,实现教师与技师相转化;以能力为本位,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职后培养为主,注重职前与职后相补充.

    PCK理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知识"双师"教师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与外控协同

    徐淼淼申珊珊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职业发展是内外兼顾的过程,这与内生外控发展模式的理念不谋而合.基于内生外控协同发展模式,分析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构建动力机制模式,提出完善青年助讲导师制,引导青年教师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创建共建共享的协作文化氛围,增强青年教师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平台,完善培训和咨询功能;建立配套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热情等实施建议.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内生与外控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同伴互助研究

    李婉茹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吁职业院校教师大力开展同伴互助,大幅提升师资水平.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职业院校教师同伴互助的价值遵循呈现高度一致性.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同伴互助还呈现诸多问题:在创新方面,存在开展思路狭隘,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协调方面,存在互助内容失衡,保障不全等问题;在绿色方面,存在互助缺乏可持续性,氛围不佳等问题;在开放方面,存在互助对象范围狭窄、深度不够等问题;在共享方面,存在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不充分等问题.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同伴互助开展质量,应以创新理念开阔思路、丰富内容形式,以协调理念均衡内容、健全保障体系;以绿色理念增强可持续性、打造良好生态;以开放理念拓宽互助对象范围、拓展交流深度和广度;以共享理念促进资源成果共享、以教师实际需求为本.

    新发展理念教师同伴互助职教教师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内涵及构建路径

    杨春霞马双双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良心等八个方面,并具有特殊性、群体性、自律性、示范性、时代性等特征.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构建既有其必要性,也具有一定可能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构建可以从国家、学校、教师等维度出发,具体构建路径为:完善职业伦理规章,构建规范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健全职业伦理机制,构建贯穿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提升职业伦理素养,构建内化性的高职院校职业伦理;吸收中西思想资源,构建多元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伦理.

    高职院校职业伦理教师职业伦理内涵路径

    产学研协同视域下日本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敖永春周晓萍马鑫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模式,是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通过多年实践,日本产学研协同育人已形成了共同研究模式、委托研究模式、成立技术研究中心模式,创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有效摆脱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困境.借鉴日本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经验,从教育理念、产学研合作机制、课堂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育人质量和效率的启示和建议.

    产学研协同育人日本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

    英国"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路径探析及启示

    范璐璐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对职教教师提出了"双专业"的目标要求.为培养"双专业"职教教师,英国政府采取了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更新教师资格、吸引行业专家进入教学、开发合作项目四项具体可行的措施.英国职教教师"双专业"的目标定位与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定位相类似,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可从实行"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引进行业专家和鼓励校企共建课程三方面入手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

    英国"双专业"师资培养"双师型"教师

    福建版"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张婉莹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2012—2022年间中国知网上有关福建版"二元制"的国内论文进行研究,发现福建版"二元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二元制"发展体系建构研究、不同视域下"二元制"人才培养研究、"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及制度研究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研究主题、丰富研究方法、增加跨学科研究等未来研究展望.

    福建二元制文献综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安洁米晓彦马桂秋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行现代学徒制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标签,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是现代学徒制得以有效推进的关键.自2015年现代学徒制开展试点以来,主动参与的高职院校逐年增长.然而,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学校思想认识不深刻、企业对学生人文关怀不够、学生自我定位模糊等多方面不足.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IMI现代学徒制项目自实施以来,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师资、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形成了包含静态和动态双螺旋结构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保障机制.基于该机制,学校实现了"学生毕业即可上岗""企业合作积极性提高""培养标准接轨国际"等多方面成效,可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角度为各院校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共生理论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黄凤萍李晓娟张文婧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举措.基于高职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分析框架.分析可知,目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共生单元功能发挥不足,课程思政教学融合难;共生环境建设不足,课程思政主体协同性弱;共生界面单一,课程思政载体单调化等挑战.对此,提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发挥共生单元功能,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融合度;培育正向共生环境,增强课程思政建设主体协同力;丰富共生界面,促进课程思政载体多样化三方面入手,推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共生理论高职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