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校企法律关系重构——以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为分析工具

    秦明月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事实与行为产生了多重且复杂的法律关系.厘清和明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关系,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前提,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以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为分析工具发现,当前校企法律关系受传统法律关系内容的禁锢,相关法律概念界定模糊,对潜在的法律关系把握不清以及缺乏相应的救济体系是校企合作实践中各主体之间纠纷不断、法律问题频出的原因.将霍菲尔德权利理论应用至现代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中,规范法律概念界定,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依据,需要将有关救济权的法律关系纳入重构范畴,平衡校企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促进校企关系健康发展.

    校企合作法律关系霍菲尔德权利理论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的逻辑及路径

    徐淼淼魏鹏飞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互融共生,在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推动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迫在眉睫.共生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可用来分析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机制,推动组织间资源和能量的互动,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共生互惠发展.基于此,通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方面分析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要素,并以此探索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需求与层次失调的共生单元矛盾、资源信息通道流通不畅的共生模式进化不足、权责与利益分配机制待完善的共生环境保障乏力等问题.以此提出对策:明确各方定位,调和共生单元矛盾;贯通资源通道,增进共生模式效能;明晰校企权益,加强共生环境保障.

    高职教育民营经济融合互融共生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逻辑与路径

    安静杨梦迪张畅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设置是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保障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抓手,也是助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蕴藏着三重匹配逻辑:宏观层面上,遵循产业布局匹配逻辑;中观层面上,遵循市场需求匹配逻辑;微观层面上,遵循技术需求匹配逻辑.立足新发展格局,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推进路径必须因时而动,做到以产教融合特色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群布局,以人才供需适配原则前瞻于就业市场变化,以技术创新培养具有类型特色的专业人才,进而提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视阈下职业教育适应性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基于江苏省高职院校的调研

    周燕曹蕾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适应性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目标所在.将人才培养作为产教融合视阈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逻辑主线,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在人才供给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社会认同适应类型教育角色期待和素质培育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三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发现江苏地区高职人才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较高,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较低,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提出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舆情引导体系等对策.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适应性人才培养

    偏离与回归: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研究

    邓洁阳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突出新业态、新专业特色、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而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助力与实现方式.从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高职院校治理逻辑进行审视,其发展过程存在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失去特色化发展的实践偏离.提升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能力的逻辑实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克服院校内部治理危机的过程.因此,提出基于共同利益价值观,回归特色化办学定位,通过多元参与共治,实施特色化管理体制,在动态需求导向下进行特色化专业设置的治理策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推动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发展.

    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治理现代化

    技工院校短视频传播与受众研究——基于广东省技工院校案例分析

    林煜圻李兴军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形态和用户群体的不断迭代,短视频已经取代文字和图片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技工院校短视频宣传也呈现增长趋势.在研究广东技工院校短视频账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总体现状及传播策略的基础上,分析短视频受众的三种心理状态,发现短视频传播存在"信息茧房""数字鸿沟"和议题边缘化三种现实困境,探讨通过精准破茧、鸿沟弥合、议题重构三种解决途径,提高短视频传播的效果.

    技工院校短视频传播策略受众心理

    职业院校形象传播:价值、要素和策略

    张丽娟侯蕾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形象传播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增强学校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展现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职业院校形象传播要从明晰各项传播要素入手,通过确定传播主体、传播受众和对象、传播内容,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重视传播反馈等策略,实现学校形象的有效传播.

    职业院校形象传播价值策略

    高职院校毕业生"缓就业"现象调查

    姚斌熊明珠虞凯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就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缓就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对浙江某高职院校2023届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缓就业"现象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的心理资本越高,求职时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就业行为;经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越高,心理资本也越高,在求职时更有信心;不同就业期望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资本有显著差异,朋辈的就业行为对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资本,缓解"缓就业"现象的建议.

    高职毕业生缓就业就业资本

    乡村振兴与职教赋能:建水紫陶产业学院个案研究

    张兵靳晓莹秦艳丽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深化改革重大发展战略支持下,如何通过职教赋能乡村振兴已成为时代课题.面对乡村资源的匮乏、乡土人才的失衡、乡土文化的式微,建水紫陶产业学院通过非遗文化传承融入产教融合实体建设的职教改革,构建以产业为首、以人才为引、以文化为育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十多年来,紫陶产业学院影响广泛,建立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共生共育共惠机制,激活了乡村文化事业的生命力,提升了学校发展质量,成功地带动了乡村振兴,为乡村文化振兴开辟了活态传承之路.紫陶产业学院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带来如下启示:以产业学院发展走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以活态传承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荣发展,以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个案研究

    高职院校引企入校育人模式研究——基于财会类专业的个案研究

    李国辉潘上永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职业性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有三条路径:模拟实训、校外实习、引企入校.其中引企入校具有其他两条路径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很多学校是空缺的,这是因为其存在着引企入校难和持续合作难两个困境,财会类专业尤甚.结合多年的工作探索,提出解决引企入校困境的方法,并从实际案例中总结成功经验,为高职财会类专业采取引企入校模式开展实践育人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实践育人引企入校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