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莫晓虹

半月刊

2095-4530

ZDZYJYXS@126.com

0571-85170300-81013;81033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40号1003室

职业教育/Journal ZhiYe JiaoYu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受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的直接指导,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教学成果,发表科研论文的机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接纳性语言在职业学校学生工作中的使用策略

    盛柳柳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传递情感和价值观的媒介.语言运用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学生心态、构建信任关系以及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接纳性语言,是一种强调理解、尊重和接纳的沟通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传统的学生工作方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不接纳性语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学生工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都相对较低.接纳性语言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还能够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接纳性语言的使用策略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建立起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接纳性语言职业学校学生工作心理健康

    心理资本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郭一
    9-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深化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对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其创业精神有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学校层面存在教育定位偏差、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不完善、教育条件不充分等因素,另一类是在创业学生个体层面存在自我效能不足、创业希望缺失、没有乐观创业心态、缺乏创业韧性等因素.为此,高职院校应构建心理资本视域下的"产教赛创"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解决高职院校与学生个体的现实之困,多措并举,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以期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心理资本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提升的路径探索

    李佳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其科学的生成逻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当前,受心理素质、工作环境、评价考核等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缺失已成为各院校突破教师发展困境的普遍性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含的情感意蕴对于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因此,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挖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意蕴,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情感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而更好地提升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

    基于TMOF理论的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与优化对策研究

    艾倩楠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与优化对策,提出TMOF理论,基于"跟踪—监控—优化—预测"(tracing-monitoring-optimizing-forecasting)的闭环优化路径,对江苏省某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问卷,并建立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就业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卷结果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计算结果为2.7,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偏向于一般,总体就业质量有待提升.根据监控评价结果,从需求侧与供给侧平衡服务、加强过程服务指导、强化宣传和社会引导三个方面分析就业服务优化策略,以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交通专业就业质量TMOF理论监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高职院校教师学术评价模式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李岩孙璐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职教师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法规背景、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维度,较为详细地梳理了相关的政府文件与学术研究文献,分析了高职教育开展教师(学术)评价的法规政策依据及其理论逻辑,从多个层面阐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文献研究基础.

    高职院校高职教师学术评价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

    唐春秦川张敏林昌发...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教师课程领导力"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中文库中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发文量、主要研究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发文数量较多,但研究热度不够持续;研究对象多样化,但不够全面;研究内容多元化,但不够统一.

    教师课程领导力

    初中后教育选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1992-2022年CNKI期刊的统计分析

    姚雪松李婷婷
    32-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也在提高个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将面临人生第一次教育选择:普高还是中职?进入普高会有更大的可能性接受高等教育,而进入中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低.因此,初中毕业生的教育选择,是影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决定.基于此,研究该领域发展状况及热点,借助CiteSpace对1992-2022年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82条文献进行发文量、关键词共现、聚类的可视化分析,并针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育分流、影响因素、随迁子女的教育机会与获得、农村初中和城市初中的区域研究、教育选择等方面.其中,在初中生教育分流研究中,众多学者分别对农村和城市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家庭背景中文化资本是影响学生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普高仍然是学生的首要选择,即使选择中职也是迫于无奈且很少考虑农学专业.通过梳理,反思过去30年我国初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研究,提出值得深入探究的方面,如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对象的选择、国际区域的比较、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及层次的提高.

    初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教育机会教育分流CiteSpace文化资本

    融合职业特征和法学要素的高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王锦涛王梅贾婧蓥李莎...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是劳动社会性的表征、经济性的实现和技术性的固化.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融合职业特征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求.通过法律手段平衡劳动关系,关注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校劳动教育应该完善家庭基本途径,强化学校主要途径,拓宽社会延展途径,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要求.

    高校劳动教育职业特征法学要素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制度体系建立与生态型运行机制的研究

    宫晓峰郑红于仁萍
    4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策略.分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制度体系建立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找出制度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和团队协同状态的影响因素,搭建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团队制度体系.通过绘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同运行因果关系图谱,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跨组织成员协同运行进行实例验证,进一步丰富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理论.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制度体系卓越绩效模式动力学模型

    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吴竞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新入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新入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认同度高、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较高、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需求强烈.结合相关政策、文献资料和调研结果,建议高职院校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加大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力度,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监测评价工作.

    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