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

沈洁

月刊

1672-5662

aids2006@sina.com;aidsbjb@126.com

010-63030828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艾滋病性病/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IV/AIDS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诊疗质控管理专业委员会耿文清
    11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是一种新发突发传染病.我国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HIV/AIDS患者属于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其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预防、诊断、治疗等均需要临床医生高度关注,然而目前缺乏可供参考的针对HIV/AIDS患者新冠病毒感染诊疗的相关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诊疗质控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多次讨论,总结出21条建议,为HIV/AIDS患者新冠病毒诊治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治疗

    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与HIV/AIDS患者免疫状态的关系

    蒋梅青王芯栎赵萌杜娟...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外周血中CD4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形成聚合体的比例变化,并探讨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聚集的原因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入组符合标准的100例未经cART的HIV/AIDS患者(TN),18例经cART治疗后的免疫应答(IR)者,13例免疫无应答(INR)者与20例健康对照(HC).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的比例和血小板及CD4细胞的自身活化程度,探究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比例变化特点、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参与聚合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TN组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比例显著升高(TN vs.HC:中位数6.420vs.5.200,Z=2.093,P=0.033 2),且该比例与CD4细胞计数、CD4/CD8细胞比值呈显著负相关(CD4细胞计数,r=-0.553 0,P<0.000 1;CD4/CD8细胞比值,r=-0.601 5,P<0.000 1),与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0.329 8,P=0.001 0).经cART后,IR组较TN组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比例显著降低(IR vs.TN:中位数4.535 vs.6.420,Z=2.776,P=0.005 3),而INR组未见降低(INRvs.TN:中位数6.730 vs.6.420,Z=0.654 2,P=0.511 2).TN组外周血中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比例与HLA-DR+CD4+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26 2,P=0.005 5),而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活化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活化型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比例与HIV/AIDS患者疾病进程及cART效果密切相关,且该聚合体的形成主要受CD4细胞自身活化程度影响.

    1型艾滋病病毒活化血小板-CD4细胞聚合体血小板CD4细胞

    征稿启事

    139,194,225页

    2015-2022年我国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晚发现趋势分析

    刘毅苏容李东民韩孟杰...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5-2022年我国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晚发现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信息系统获取2015-2022年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信息.利用Joinpoint 回归模型计算VCT门诊新报告感染者晚发现比例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进行时间趋势检验.以2015-2022年VCT门诊报告HIV感染者年龄构成比例为标准,计算不同人群的年龄标准化晚发现比例(ASPLD).结果 2015-2022年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256 098例,以2019年为转折点新报告感染者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2022年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为58.19%(149 019/256 098),晚发现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1.6%,95%CI:1.2%~2.0%,P<0.05).晚发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60岁年龄组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为72.59%,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18~24年龄组的晚发现比例为44.04%,上升速度最快(AAPC=2.5%,95%CI:1.7%~3.2%,P<0.05).经异性性行为感染的男性感染者ASPLD为60.09%.经异性性行为感染的女性感染者ASPLD为55.11%,呈上升趋势(AAPC=0.9%,95%CI:0.1%~2.6%,P<0.05).结论 我国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中,≥60岁感染者、经异性性行为感染的男性感染者晚发现比例总体水平较高,女性感染者晚发现比例持续上升.晚发现仍然是我国HIV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挑战.未来应完善和优化HIV检测策略;加强针对老年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促进有感染风险的老年人接受HIV检测;开展针对女性人群的HIV检测宣传.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感染状况晚发现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145页

    女用安全套在男男性行为者肛交性行为中使用的初步研究

    李漾辛辛马铭君陶丽...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女用安全套在MSM中使用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MSM使用女用安全套的意愿.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招募MSM并完成调查问卷,先后分别给予5只男用安全套和5只女用安全套,采用使用日记收集女用安全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结果 共计100名MSM完成两阶段的安全套使用和问卷调查,中位数年龄27(24,33)岁.累计发放女用安全套500只,72.0%在单次性行为中被全程使用,22.2%未被全程使用,5.8%未被使用.无女用安全套滑脱、误插入、安全套破裂失败事件报告,4.0%(4/100)调查对象报告女用安全套外环被推入;无使用女用安全套相关的红肿、过敏不良事件报告,9.0%和16.0%调查对象分别报告在使用时感到疼痛和胀感.42.0%认为女用安全套够润滑,75.0%认为女用安全套大小合适,61.0%认为女用安全套舒适,90.0%报告不存在阴茎插入困难的情况.65.0%今后愿意继续使用女用安全套,35.0%表示今后不愿意使用女用安全套.愿意使用女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为防病需要、使用舒适、防病效果好;不愿意使用的原因主要有操作复杂、性伴不喜欢、有隔阂感、不舒服及润滑不够.结论 本研究MSM肛交中使用女用安全套临床失败事件和安全性事件发生比例较低,且MSM肛交中使用女用安全套感受较好,使用意愿较高,女用安全套用于MSM肛交性行为的防病效果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女用安全套肛交

    山东省男男性行为者群交行为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黄鹏翔马霜朱晓艳张娜...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MSM群交行为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4-7月,在山东省6个城市招募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MSM人口学特征和高危行为等信息,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群交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MSM 2 334人,年龄(31.2±9.7)岁,未婚或离异1 773人(76.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 454人(62.3%),43.6%(1018人)自我认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为无或较低,16.0%(373人)曾使用过合成毒品,HIV抗体阳性率3.4%(80人),梅毒抗体阳性率4.4%(103人).19.7%(459人)最近6个月发生过群交行为,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坚持安全套使用率为51.2%(1 196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离异/丧偶(OR=1.45,95%CI:1.04~2.04),外省户籍(OR=1.43,95%CI:1.02~2.00),肛交最主要性伴是商业性性伴或临时性伴(OR=3.32,95%CI:2.13~5.20;OR=1.53,95%CI:1.20~1.97),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OR=1.35,95%CI:1.27~1.44),使用合成毒品(OR=1.58,95%CI:1.44~1.76),最近一年患过性病(OR=2.17,95%CI:1.54~3.03)的MSM更容易发生群交行为.结论 山东省MSM发生群交行为比例高,高危行为广泛存在,应重点加强对有群交行为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群交高危行为

    本刊常用缩略语

    155页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用药规律

    马冲陶庄刘颖邹雯...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全面总结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用药规律,系统分析核心药物.方法 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免疫重建不良的文献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收集、录入,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并运用频数分布分析、药物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共纳入26篇相关文献,获得54味中药,用药总频次为150次,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白术、党参、灵芝、五味子、茯苓、甘草、人参、枸杞子、菟丝子.高频药物性味以甘平为主,归经以肺经、脾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黄芪、白术、党参为核心药物,黄芪与白术、党参、茯苓、枸杞子等药物关联度较高.聚类分析后获得3首潜在核心方剂,分别为C1:人参、茯苓、白术、甘草;C2: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C3:党参、灵芝、黄芪.结论 中医药治疗免疫重建不良多以甘平药物为主,通过调补肺脾、温肾助阳而发挥促进免疫重建之效.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中医药免疫重建不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男男性行为者自费接种HPV疫苗的成本效果分析

    吕朝康署丽盼·阿斯力别克顾园申张泽文...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MSM自费接种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成本效果.方法 招募MSM通过问卷调查自费接种HPV疫苗意愿,采集肛门脱落细胞检测HPV感染状况,构建静态马尔可夫模型模拟MSM生殖器疣和肛门癌未来40年发展的自然状态与治疗费用,计算自费接种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总成本,比较愿意自费接种疫苗相对不接种疫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结果 共有1 283名MSM参与调查,自费HPV疫苗的可接受率为61.8%.任一型、低危型、高危型肛门HPV感染率分别48.7%、12.6%、36.2%.相对于不接种疫苗,MSM接种四价疫苗预防生殖器疣和肛门癌的ICER值分别为39 324.10元/QALY和33 379.88元/QALY,而接种九价疫苗预防生殖器疣和肛门癌的ICER值分别为62 240.56 元/QALY和53 096.97元/QALY,以2022年中国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判定阈值,接种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均符合成本效果.结论 MSM对自费接种HPV疫苗具有较高的接受意愿.从卫生体系角度看,扩大至MSM接种四价和九价疫苗均具有成本效益,MSM接种四价疫苗更具经济性.

    男男性行为者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马尔可夫模型成本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