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疗效及安全性

    韩振宇卞帅博张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来氟米特(LEF)与其他免疫抑制剂(CTX、MMF)对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从pubmed、Cochrane、CNKI、CBM等数据库中收集了近 30 年来 6 篇有关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比了治疗前后的缓解率,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的变化及所有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使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 5。0 作图分析,确定 95%的置信区间。结果 在缓解率、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上:LEF组与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差异;血清白蛋白水平:LEF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白蛋白都有升高,但LEF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LEF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LEF组的不良反应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F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与CTX/MMF同样有效,且治疗后更有助于患者提高白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相对更少。

    来氟米特IgA肾病肾病综合征

    基于OpenFDA数据挖掘和分析瑞莎珠单抗的不良事件信号

    林晓娜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OpenFDA数据库挖掘并分析瑞莎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收录自 2019 年 1 月~2023 年 8 月期间相关瑞莎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通过上报者性别、年龄段、职业等信息分析,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n,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n,PRR),对报告例数居前 80 位的不良事件信号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 数据库显示与瑞莎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31 985 例,其中 2022 年上报数 16 511 例,为历年最高。报告者性别分别为女性 17 120 例(53。53%)、男性 13 322 例(41。65%)。报告来源主要来自消费者或非医疗系统专业人士。经报告比值比法获取具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信号 75 个,其中比值靠前的有银屑病(ROR=30。42)、缩短治疗反应(ROR=27。69)、癣性关节炎(ROR=7。5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ROR=7。26)、皮肤去角质化(ROR=3。81)。结论 通过OpenFDA数据库对瑞莎珠单抗的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和分析,发现和指出其在治疗过程中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瑞莎珠单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值法

    "互联网+药学"的实施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桂若羽陈爱云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我国"互联网+药学"的实施途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互联网+药学"的实施改进提供依据,促进"互联网+药学"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进行文本分析。结果 共纳入 52 篇中文文献。江苏、武汉、成都、广州等地开展了"互联网+药学"实践,服务对象多为慢阻肺(COPD)、2 型糖尿病、肿瘤癌痛、高血压、哮喘等慢病患者;服务内容主要是建立一体化药学服务平台实现患者线上复诊和续方、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或者建立微信群等提供用药咨询及指导、后续随访和追溯反馈等 3 种方式;"互联网+药学"有效缓解了药师资源不足、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但也存在药学服务体制及机制不完善、患者的接受度不高等问题。结论 当前我国"互联网+药学"实施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需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公众认知等措施来推动"互联网+药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药学一体化药学服务用药安全

    超微粉碎对太子参粉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冯东燕孙萍李萌萌杨祺...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太子参粉的理化性质及太子参环肽B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太子参为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粉体,使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粉体综合测定仪和质构仪进行理化性质研究,使用HPLC法测定太子参粉中环肽B的含量。结果 与细粉相比,超微粉碎后的太子参粉粒径减小,粉体流动性变差,填充性变大,水合性能增大,HPLC法测得超微粉碎粉体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比细粉大。结论 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影响太子参的理化性质,促进太子参环肽B的溶出。

    超微粉太子参理化性质高效液相色谱太子参环肽B

    光散射法测定兰索拉唑原料药粒度及粒度分布

    张新芹周礼玲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兰索拉唑原料药粒度及粒度分布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光散射法,颗粒折射率为 1。57,颗粒吸收率为 0。1,振动进样速度为 60%,分散气压为 3。0 Bar,遮光度为 0。5%~6%。结果 该方法重复性好,6 次结果的RSD分别是:d(0。1)为 2。0%,d(0。5)为 2。1%,d(0。9)为 0。7%,D(4,3)为 0。7%;中间精密度良好,12 次结果的RSD分别是:d(0。1)为 1。5%,d(0。5)为 1。8%,d(0。9)为 1。4%,D(4,3)为 0。9%。结论 该方法可靠、准确,可用于兰索拉唑原料药粒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

    光散射法兰索拉唑粒度粒度分布

    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法优化泻白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

    刘元昆孙建新崔翠翠王瑛兰...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泻白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在对单因素试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运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以溶化时间和pH值的综合评价作为评价指标,对泻白泡腾颗粒中的酸碱比、PEG6000 占泻白药粉的总量比例、甜菊糖苷占泻白药粉的总量比例进行优化。结果 泻白泡腾颗粒的最优配比为:柠檬酸/碳酸氢钠=1。04∶1(g∶g),PEG6000/泻白药粉总量=6。7%,甜菊糖苷/泻白药粉总量=0。80%。结论 泻白泡腾颗粒的溶化时间和pH值均符合要求,且制备工艺简便可行、稳定实用。

    泻白泡腾颗粒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配比制备工艺

    基于LC-MS/MS建立沉香真伪鉴别的方法

    许超杨晓彤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沉香中白木香酸成分,用于沉香药材质量评估和真伪鉴别。方法 色谱柱为BEH C18(2。1 mm×100 mm,1。8 μm),流速为 0。400 ml/min,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柱温为30℃,进样量为2 μl;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负离子扫描方式,离子源为ESI源。结果 沉香药材白木香酸成分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白木香酸成分定量限在0。34 ng/ml,低、中、高3种浓度水平白木香酸成分回收率分别为95。69%、98。31%和 97。56%,重复性和精密度RSD分别为小于 4。21%和 2。64%。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 24 h内稳定,沉香药材中白木香酸成分LC-MS/MS测定方法专属性良好。32批沉香药材共21批合格品,2批伪品,9批不合格品。21批沉香药材合格品均检出白木香酸,含量范围为0。19%~3。48%,平均含量为0。62%;2批沉香药材伪品均未检出白木香酸;9批沉香药材不合格品中5批未检出白木香酸,4批白木香酸含量范围为0。02%~0。07%,平均含量范围为0。05%,远低于沉香药材合格品白木香酸含量最低值。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沉香药材中白木香酸成分LC-MS/MS快速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专属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在沉香药材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估中应用效果良好。

    LC-MS/MS沉香鉴别白木香酸定性离子对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陈皮、青皮质量评价

    万婷杨元丰况弯弯胡佳唯...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陈皮、青皮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多批次不同产地陈皮、青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1。0 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330 nm。对不同产地 10 批陈皮、24 批青皮建立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分析,同时测定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结果 10 批陈皮、24 批青皮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 0。9 以上,陈皮标定 11 个共有峰,青皮标定 13 个共有峰,共指认其中 7 个峰,分别为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橘皮素、5-去甲川陈皮素。通过CA和PLS-DA可将 10批陈皮和 24 批青皮(12 批四花青皮和 12 批个青皮)划分为 2 类,且通过PLS-DA项下的VIP分析在陈皮、青皮共有成分(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含量分别为 4。6~10。82、44。77~131。31、1。31~4。34、0。33~5。72、0。08~3。54 mg/g)中,筛选出橙皮苷、香蜂草苷、橘皮素为陈皮和青皮共有的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陈皮、青皮质量评价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陈皮、青皮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陈皮青皮橙皮苷香蜂草苷橘皮素指纹图谱质量评价

    正交优化肿节风的提取工艺

    李萌萌孙萍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肿节风的提取工艺及喷干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法,以异嗪皮啶、迷迭香酸以及干膏得率为指标,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化水提工艺,以结块强度、内聚力指数和粉体流动性指数为指标,对肿节风浸膏的密度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喷干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 14 倍量水、加热回流 3 次、每次 1 h;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浸膏密度为 1。08 时效果最优。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提取效率高。

    肿节风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干膏得率

    苦槠超微粉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韦天宝吴凯伦龚雪媛沈子博...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苦槠超微粉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含量准确度较高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微打粉技术提取苦槠果实中的有效成分,并使用反相色谱柱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检测含量。选用乙腈以及 0。1%磷酸水溶液作为梯度洗脱流动相,在 270 nm波长下测定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结果 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分别在 0。415 8~10。395 0 μg/ml(r2=0。998 1)、0。180 1~4。502 0 μg/ml(r2=0。999 8)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没食子酸为 97。52%(6 份样品RSD为 2。10%),鞣花酸为 98。36%(6 份样品RSD为1。77%)。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及重复性良好,可为苦槠超微粉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苦槠超微粉没食子酸鞣花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