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成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尚志平

半月刊

1004-6577

0531-82620118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文教大厦南楼

中国成人教育/Journal China Adult Educ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十年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群体终身学习研究概述

    邬亚楠王运武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双重背景下,终身学习是老年人最好的养老方式.数字技术作为时代发展产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教育体系与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数字技术迭代更新为银发群体终身学习带来强大的、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文章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终身学习价值内涵、老年教育起源与发展、老年人数字素养培养及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系统把握,便于对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群体终身学习展开研究,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数字技术银发群体终身学习综述分析

    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曾东升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学徒制经过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工培训的新模式.梳理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国际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建设经验,以现场工程师这一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新范式为研究切入点,分析我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提出有关建议与思考.

    学徒制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学徒制

    高校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逻辑和实践探索

    余艺艺陈胜权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要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需要更全面的政策保障、更多元的组织参与、更广泛的社会动员.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转型发展对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高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影响着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成效.本文主要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逻辑关系、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功能定位寻求终身教育体系和国家发展目标的相适性,并围绕高校责任和职能分析高校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逻辑,从国家立法、组织合作和内部变革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高校终身教育体系价值逻辑实践

    大数据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功能转型的困境与路径

    王笑卿石宝峰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教育数字化成为必然.大数据应用助力高校继续教育功能转型,促进继续教育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使学习者从"学会"转向个性化的"会学",引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功能转型面临着现实困境,包括学科模式和教学体系陈旧、教育数字化建设落后以及教师信息素养不足等.高校继续教育功能转型需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树立数据管理思维;推进产教合作和科教融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资源体系;创新"大数据+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增强教师信息素养.

    大数据高校继续教育功能转型

    "上好一门课"理念的表达与实践——一项基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质性研究

    曹霞任改妮
    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教师如何理解"上好一门课"的理念,并将这些理解落实到教学实践,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参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获得省级一等奖的 10 位青年教师进行质性研究.通过分析其竞赛材料和访谈,发现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有效的教学实施是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检验步骤,自觉的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实践的助推力量.

    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大学教师质性研究

    ChatGPT技术下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转换与实现路径

    李雪莉李尽晖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自发布后引发了职业教育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ChatGPT技术视域下,更高效的知识生产方式、更软化的知识形态、更灵活的知识传播环境促使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场域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时空突破物理枷锁、教育生态不断变革重塑.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场域的变化促使职业院校教师角色由"照本宣科"的知识单向传递者转变为"教学相长"的知识双向建构者;由"线性思维"的知识教学传授者转变为"关系思维"的学生学习引导者;由"墨守成规"的人机分离教书匠转变为"革新纳新"的人机协同育人者.为了使职业院校教师在"百舸争流"的ChatGPT技术时代下保持角色的充盈和生命的张力,要以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理论研究激发"想用"意识,以组建人工智能在线学习社区厚实"能用"条件,以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提升"善用"能力.

    ChatGPT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转换人机协同

    技术赋能开放教育全新学习场景:OMO教学模式构建

    彭梓涵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新兴技术"迅猛发展之际,我国开放大学综合改革转型发展关键之时,OMO(Online Merge 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具备"融场景""融时空""融数据""融体验""融服务"全维度融合的特点,是提升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需求、职责、场景三个维度的原则,构建了开放教育OMO教学模式教学场景.同时,从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构建智能化的开放大学;保障教学支持服务,提供多维度教与学引导;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强化OMO教学技能;加强学习方法教育,提升数字化学习技能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开放教育全面推进应用OMO教学提供有效实施路径借鉴.

    开放教育成人教育OMO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学习场景实施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基本方略与实践图景

    李福灼覃延鑫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化教学设备的日趋完善,促使人们对学习行为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与机的相互协作,人机协作学习必将是今后教育的一个主要构成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智力科技产物,既要研究其多重作用,也要重视从道德伦理角度考察其对学习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深度剖析.目前,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可以让个性化学习规划与学习资源同步生成、让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数据供给双向交互,让个性化学习成效和学习能力公开透明.主要的实践聚集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研究范围,合理服务学生;二是融合核心技术,寻找最佳契合点;三是丰富表征资源,由知识传授转向知识共生;四是将网上与线下相结合,使人机协作达到一体化;五是寻求多方协作,构建个性化学习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学习教育信息化学生发展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机制和路径——与《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探讨

    艾兴郭昊沄李俞萱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空心化"治理是当前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因其跨界融合性对农村"空心化"治理有着独特的价值.刘奉越教授所著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一书从可持续生计视域阐述职业教育的多功能性,通过列举国内外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案例,多角度论证了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逻辑和路径,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职业教育可以将内生动力和外界推力相结合,通过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农村干部的"领头雁"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的内外联动、推动农村经济数字化发展等路径,共同助推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实现.

    职业教育空心化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校企合作

    2024年《中国成人教育》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