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陈丽声

双月刊

1003-5052

cls.2006@163.com

022-23312219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148号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
查看更多>>卫生科普刊物。主要登载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普及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的专业知识,指导城乡企业搞好生产促进城乡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化健康认知及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的护理效果

    方玥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健康认知及功能锻炼对帕金森病患者肢体功能及肌张力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92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健康认知及功能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肌张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为(117.59±10.28)分,高于对照组的(104.63±9.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9,P<0.05).结论 强化健康认知及功能锻炼可有效提升帕金森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肢体功能及肌张力改善效果更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健康认知功能锻炼帕金森病自护能力护理效果

    精细化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沈倩倩成晓翠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以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精细化护理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精细化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疼痛评分、治护依从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精细化护理组疼痛缓解时间、晨僵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护理组治护依从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4 8,P=0.024 3).精细化护理组护理态度、护理方式、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好,能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护依从性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精细化护理常规护理疼痛护理质量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研究

    刘涛李庆超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探寻更好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接受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颈椎功能、脊椎功能.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5.06±24.5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52.21±36.97)mL,平均住院时间为(9.71±1.95)d.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末次随访ASIA分级D级和E级占比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中,一期前后路联合术式的应用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颈椎功能与脊髓功能的恢复,还能实现脊柱重建、环脊髓减压的目标,可以作为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重要方法.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支持加蓝光治疗效果研究

    付德龙杜云龙钟睛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持加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支持加蓝光治疗.比较两组心肌酶指标、胆红素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DH、CK-MB及α-HB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BIL、TCB及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 支持加蓝光治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支持加蓝光治疗心肌酶胆红素

    CBL结合EBM模式在妇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时娟娟杨慧杜超刘洋...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开展以案例为中心的学习(CBL)结合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实习的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6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观察组采取CBL结合EBM教学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成绩、教学质量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与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78.13±12.16)、(88.10±8.1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30±8.97)、(70.50±1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0、2.067,P<0.05).观察组学习积极态度、学习兴趣、利于理论实践结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及查阅文献能力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结合EBM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初步形成循证能力,提高学生满意率和教学质量,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进步获益的教学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以案例为中心的学习循证医学实践教学

    动物致伤伤口感染处置经验研究

    彭志敏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动物咬伤门诊动物致伤后感染处置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总结2019年9月-2023年9月天津市东丽医院201例动物致伤后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门诊处置经过及预后,分析动物致伤伤口感染患者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感染伤口均为Ⅲ级暴露伤口,致伤动物绝大多数为犬和猫,呈现明显的春、夏季高发特点.感染伤口多数位于四肢,手部更多见.伤口经过外科处置及抗生素治疗全部愈合.动物致伤伤口是否一期缝合问题目前仍具有争议,一期缝合伤口的前提基础是临床无感染、伤口彻底的冲洗、清创.一期缝合后伤口一旦感染化脓后愈合时间将会明显延长.该组患者中11例为一期缝合后伤口继发感染,平均就诊时间明显高于未缝合的感染伤口就诊时间.结论 充分评估伤口情况,根据伤口是否感染采取相应的外科处理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彻底冲洗、清创的基础上进行一期缝合,将有效提高动物致伤伤口的愈合效果,为动物致伤伤口感染处置提供指导.

    动物致伤伤口感染急诊处理伤口冲洗一期缝合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进展

    蔡长生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脊柱外科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颈椎、胸椎和腰椎等许多脊柱外科疾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传统手术因对患者身体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陷,应用频率逐渐下降.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下,多种新型技术被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为微创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基于该技术的优势,临床已经有不少脊柱外科医生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采用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随着该技术在临床脊柱外科中应用频率的增加,其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且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该技术.不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地区医疗机构缺乏对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的了解,导致脊柱外科缺乏对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因此,本文对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颈椎疾病腰椎疾病

    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任慧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具有较高发病率、死亡率,可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尽早进行有效治疗.手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原位癌、早期患者甚至可通过手术取得痊愈效果.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微创技术因具有创伤小、病变切除完整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代替传统开腹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取得了明显进步,获得了较好效果.从开腹手术到腹腔镜下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设备、器械以及技术等愈加科技化,且精准性不断提高,使得结直肠癌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等得到明显提升,临床对于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成为了研究重点.因此,本文对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结直肠癌微创手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

    Xpert MTBRIF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曹广秀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Xpert MTBRIF即利福平耐药实施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技术,主要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发现,结核病患者出现耐药性的概率相对较高,当患者出现耐药性后会影响其治疗效果及自身健康,为此在患者管理过程中应该以耐药性试验检测分析为主,帮助患者做好疾病筛查评价,并在诊断过程中给予患者科学的诊断.以XpertMTBRIF试验作为结核病诊断技术,能够满足患者的诊断需求,对患者疾病的评价有一定帮助,同时该项试验分析过程中,也能够针对不同结核病人群进行筛查.鉴于此,本文对XpertMTBRIF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力图能够为结核病诊断技术选择提供帮助,为结核病患者诊断提供依据,以提高结核病临床诊断处置能力.

    XpertMTBRIF结核病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尿酸性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吕小雪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酸性肾病是尿酸结晶在肾脏部位沉积引发的肾脏疾病,关键会沉积在间质、肾髓质亦或是远端的集合管中.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尿酸盐沉积物四周存在炎症细胞浸润,在后期会出现肾小管上皮萎缩、损伤和变性等特征,肾小球的基底膜明显增厚,疾病进展到晚期,患者的肾小管会出现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球纤维化的特征,最后引发患者出现肾功能的损伤.在临床中尿酸性肾病可以被分成慢性尿酸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以及尿酸性肾结石.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尿酸性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血尿酸指标是尿酸性肾病诊断与疾病预后效果的主要预测因素.在对该疾病积极诊断的同时,更需要探析疾病治疗方式.因此,本文综述了尿酸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以期为尿酸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尿酸性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