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吴淦国

季刊

1006-9372

bjb3162@cugb.edu.cn

010-82323162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教育/Journal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惟一一份地学教育与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是地学教育研究人员、各级领导、教育管理和师生员工的学术论坛、决策参谋和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OBE理念下"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路径探索

    徐树媛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文章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思政体系.通过设定课程思政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机制等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计阶段,探讨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阶段的应用,建立兼顾思政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评价体系,辅以持续反馈改进机制,确保课程思政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能源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地下水动力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

    地下水动力学OBE理念实践路径

    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科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建丽姚俊闵宁马博...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环境科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环境发展的需求.本文对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科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理解与应用;(3)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环境科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环境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而且有效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环境科学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创新能力

    大学地理学中地貌章节的教学设计——以长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貌教学为例

    李智超马超群王晓峰员学锋...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高校教学体制改革,改变长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学中地貌教学浅、散、繁的现状,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地理学课程,实现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教育教学目标,确立了地貌章节"总—分—总"的教学设计方向,构建了"一个模型,辩证统一;两种作用力,内外兼施;三类效果,三位一体;纵横耦合,贯通时空"的教学内容体系,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筛选适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地貌教学的"两性一度"得以彰显,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运用地貌学理论和方法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地貌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土地资源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理论+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探究

    王南张景科刘小伟谌文武...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开展调查研究,构建"理论+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细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及实施过程.教学模式创新面临强化理论基础、案例更新、新技术及规范融合等挑战,需要校企合作、增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优化理论学时结构等策略来推动.通过对教学框架的深入探究,以期为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岩土工程勘察地质工程教学改革

    大类招生背景下海洋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廖远涛任建业何杰佟殿君...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校本科生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选择,但是在具体改革过程中尚存在专业选择冷热不均、课程体系不够优化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改革的效果.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科学类专业为例,提出了学科大类招生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资源共享等措施,以期为科学统筹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提供借鉴.

    大类招生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海洋科学

    有效构建沉积学课堂教学设计范式——基于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考

    由雪莲辛仁臣杨宗锋于炳松...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参赛地质学课程"沉积岩与沉积相"的课堂教学设计范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课程课堂讲授特点入手,对教学目标设计、沉积岩与沉积相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关系、实践性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有效构建沉积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沉积学青教赛教学设计教学竞赛

    基于工程案例和科研反哺融合联动的教学方法研究

    何宝南何江涛毕二平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对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价值观以及树立理想信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工程教育认证的国际化背景下,传统填鸭和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适应时代和行业需求的卓越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工程案例和科研反哺融合联动的教学方法研究,以"污染水文地质学"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工程案例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方法

    行星科学课程体系中"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实践与思考

    付晓辉陈剑张江凌宗成...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深空探测大国,而我国行星科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山东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行星科学本科教学的高校之一,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首门专业课程,已经进行了6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本文介绍了该课程在整个行星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意义,详细阐述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总结和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调整建议.本文为其他高校建设行星科学学科提供借鉴和参考.

    地球科学概论行星科学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教学设计再思考:新文科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意思维"课程

    董行茜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意思维来源现代社会文化再生产对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的需要及探询,21世纪发展为现代社会生活及学生必备核心素养之一.中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创意思维"课程,设置为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的基础核心课程.新时代语境下,新文科技术与科学、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视域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出新要求.面对其中机遇与问题导向,本文运用"文化再生产"方法,论述创意思维契合新文科建设路径,针对"创意思维"课程教学设计缺乏探询文化主体性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设计的三个方向.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新文科

    课程思政赋能地质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李亚林张静王根厚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学拔尖人才培养对我国科技强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专业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针对国际地球科学发展和我国资源、能源、环境发展战略对地质学拔尖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地质学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并实施了以"理想信念、责任使命、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为核心内容且具有鲜明地质学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

    地质学创新人才实施策略